玉米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665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玉米收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收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收割机具有:收割部,收割玉米穗状体;以及搬运部,将收割的穗状体向后方搬运。在收割部具有将收割的穗状体横向搬运并收集的螺旋器。在搬运部具有:箱体,在前表面设有入口,所述入口接收螺旋器搬运来的穗状体;以及环形转动式搬运装置,收纳在箱体,将箱体的下部侧作为搬运路径。

就现有的玉米收割机而言,通过将搬运部的前端部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从而在螺旋器和箱体的下部之间确保较大的落差,由此,当使穗状体从收割部的螺旋器向后方落下并传递至搬运部的箱体内时,能够避免穗状体散落在螺旋器和箱体之间。

然而,由于现有的玉米收割机需要将搬运部的前端部的高度设定得较低,因此,在收割作业中,容易导致搬运部的前端部接触残留在农田的玉米残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没有障碍地将玉米穗状体从收割部传递至搬运部,并能够将搬运部的前端部的高度设定得较高的玉米收割机。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收割机具有:收割部,收割玉米穗状体;以及

搬运部,将收割的所述穗状体向后方搬运,

在所述收割部具有将收割的所述穗状体横向搬运并收集的螺旋器,

在所述搬运部具有:箱体,在前表面设有入口,所述入口接收所述螺旋器搬运来的所述穗状体;以及环形转动式搬运装置,收纳在所述箱体,将所述箱体的下部侧作为搬运路径,

所述玉米收割机具有下引导部件,所述下引导部件连接所述收割部的底部的后端部和所述箱体的底部的前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从收割部向搬运部传递穗状体时,能够将由下引导部件从螺旋器向后方搬运的穗状体通过下引导部件顺利地引导至搬运部的箱体内的下部。因此,能够避免穗状体散落在螺旋器和箱体之间。而且,即使在螺旋器与箱体的下部之间未确保较大的落差,也能够通过下引导部件将穗状体顺利地从螺旋器引导至箱体内,因此,能够将搬运部的前端部的高度设定得较高。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没有障碍地将玉米穗状体从收割部传递至搬运部,又能够将搬运部的前端部的高度设定得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下引导部件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向上方凸出。

根据该结构,当穗状体越过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时,能够自然地沿下引导部件的倾斜滚落,从而顺利地引导至搬运部的箱体的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下引导部件具有所述收割部侧的第一引导部件和所述箱体侧的第二引导部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收割部侧的第一引导部件和箱体侧的第二引导部件能够分别装卸等,因此,例如,与下引导部件由1个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对下引导部件进行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搬运装置的前侧旋转体能够沿着所述搬运部的搬运方向变更位置,

所述第二引导部件以追随所述旋转体的位置变更的方式进行位置变更。

就形成于搬运装置的环形转动体和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搬运路径的起始端口而言,若过大,则搬运装置对穗状体的耙入效率降低,若过小,则容易导致穗状体堵塞。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二引导部件随着搬运装置的前侧旋转体一起进行位置变更,因此,即使在通过变更前侧旋转体的位置从而调整搬运装置的环形转动体的张紧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形成于搬运装置的环形转动体和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搬运路径的起始端口保持在预设的规定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收割部和所述入口之间,在所述下引导部件的上方具有将所述穗状体向下方侧引导的上引导部件。

根据该结构,即使穗状体欲向螺旋器的上方飞出,该穗状体也能够被上引导部件引导,从而下落至下引导部件等,并被顺利地向搬运部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上引导部件的引导面的后端,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体。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板状体的弹性变形使穗状体撞击上引导部件的势头减弱,因此,能够将穗状体顺利地向搬运路径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收割部、搬运部、下引导部件和上引导部件等的附近的侧面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侧面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收割部

2:搬运部

3:螺旋器

7:入口

8:箱体

9:搬运装置

10:前侧旋转体

19:底部

20:底部

21:下引导部件

22:第一引导部件

23、123:第二引导部件

24: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

25:上引导部件

26:引导面

27:板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图1和图2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为“前”,箭头B的方向为“后”。

如图1所示,玉米收割机具有一边前进行驶一边收割玉米穗状体的收割部1、将收割的穗状体向后方搬运的搬运部2、对从搬运部2侧搬运来的穗状体进行回收的回收部(未图示)等。

收割部1具有将收割的穗状体横向搬运并收集的螺旋器3。如图1的箭头A1所示,就螺旋器3而言,将螺旋器3的下部侧作为穗状体的搬运路径。就螺旋器3而言,在第一套筒部件4的周部空出规定间隔地安装有第一搬运体5,使第一搬运体5绕第一旋转轴6旋转,从而通过第一搬运体5推动并搬运穗状体。

搬运部2具有箱体8和环形转动式搬运装置9,箱体8在前表面设有入口7,入口7接收从螺旋器3搬运来的穗状体,搬运装置9收纳在箱体8。

如图1的箭头A2所示,搬运装置9将箱体8的下部侧作为穗状体的搬运路径。

搬运装置9具有前侧旋转体10、后侧旋转体(未图示)、横跨并卷绕在前侧旋转体10和后侧旋转体的环形转动体11以及空出规定间隔设置在环形转动体11的多个第二搬运体12。

支承前侧旋转体10的第二旋转轴13的套筒部件14支承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件15。第一安装部件15通过拧接部件16(例如螺栓)相对于箱体8定位并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件15的前部固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件17。

搬运装置9的前侧旋转体10能够沿着搬运部2的搬运方向变更位置。前侧旋转体10的位置变更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即,变更拧接部件16(例如螺栓)在设置于箱体8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孔18中的拧接位置。

(下引导部件)

如图1所示,在收割部1和搬运部2之间具有下引导部件21,下引导部件21连接收割部1的底部19的后端部和箱体8的底部20的前端部。

下引导部件21具有收割部1侧的第一引导部件22和搬运部2的箱体8侧的第二引导部件23。

在从侧面观察时,下引导部件2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24向上方凸出。在从侧面观察时,下引导部件21中的第一引导部件22呈弯曲状地向上方凸出。

第二引导部件23固定在第二安装部件17。也就是说,第二引导部件23经由第二安装部件17、第一安装部件15,能够与前侧旋转体10一体变更位置。换言之,第二引导部件23以追随前侧旋转体10的位置变更的方式进行位置变更。

图1中的实线示出了前侧旋转体10和第二引导部件23位置变更至前侧的状态,图1的双点划线示出了前侧旋转体10和第二引导部件23位置变更至后侧的状态。

(上引导部件)

如图1所示,在收割部1和入口7之间,在下引导部件21的上方,具有将穗状体向下方侧引导的上引导部件25。

在上引导部件25的引导面26的后端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体27。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引导部件21中的第二引导部件23以追随前侧旋转体10的位置变更的方式进行位置变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下引导部件21中的第二引导部件123以不能变更位置的方式支承在箱体8。此时,第二引导部件123支承在除前侧旋转体10以外的其他部件。并且,此时,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搬运装置9的前侧旋转体10不能沿着搬运部2的搬运方向变更位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侧面观察时,下引导部件2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24呈弯曲状地向上方凸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从侧面观察时,下引导部件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也可以呈倒L字形的角状地向上方凸出。并且,例如,在从侧面观察时,下引导部件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也可以直线状地向后下方倾斜。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引导部件21具有收割部1侧的第一引导部件22和箱体8侧的第二引导部件23,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下引导部件21也可以由单个部件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引导部件25的引导面26的后端,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体27,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上引导部件也可以不具有上述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体27。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收割部1和入口7之间,在下引导部件21的上方,具有将穗状体向下方侧引导的上引导部件25,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具有上述上引导部件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