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91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塑料大棚棚架,主要是以钢管、木结构、水泥柱或竹竿构成,棚的两端用土墙来封闭保温,棚内采用多排水泥柱作为支撑。这种结构的大棚占地面积大,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采用多排水泥柱作为棚体支撑,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抗风能力不佳,强风来袭时棚体摇晃容易造成多排水泥柱根部断裂,致使棚体倒塌;二是由于不同作物种植时需起陇的间距不同,多排水泥柱容易导致棚内种植耕作空间受限。

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稳定、抗风抗压能力强的温室大棚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抗风抗压能力强的新型温室大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棚架,棚架之间采用水平设置的棚架连接杆连接,所述棚架上方敷设有塑料膜。棚架包括拱形骨架,拱形骨架的两端与预先埋设在地面上的预埋件连接,拱形骨架的中间位置处与地面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柱。

进一步地,拱形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采用中间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左支架与右支架的中间连接处的上方设有倒V型盖板。倒V型盖板盖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连接处上方,防止敷设在棚架上方的塑料膜被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连接处刮坏。

进一步地,支撑立柱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拱形骨架铰接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地面连接。支撑杆用于支撑拱形骨架,增强大棚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地,支撑杆之间设有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用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起到固定支撑杆的作用。

进一步地,支撑杆与拱形骨架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拱形骨架连接,起到支撑拱形骨架增加棚体的承重抗压能力。

进一步地,斜支撑杆的底端与横向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连接处连接。为了便于安装和拆除,将斜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横向连接杆和支撑杆相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地,棚架连接杆采用U型卡与拱形骨架连接。U型卡将相互平行排列的棚架连接到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拱形骨架的两端通过底角连接件与预埋件连接。底角连接件焊接在预埋件上,底角连接件与拱形骨架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地,拱形骨架的两端与水平面呈80-9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温室大棚,采用拱形结构,跨度大,易于耕作,棚体采用拱形骨架,棚体结构稳定,抗风抗压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温室大棚,拱形骨架具有支撑立柱和斜支撑杆,承重能力强,拱形骨架具有良好的弧度,雪能够自然下落,易于清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拱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拱形骨架,11-左支架,12-右支架,2-底角连接件,3-预埋件,4-棚架连接杆,5-U型卡,6-中间连接件,7-倒V型盖板,8-支撑杆,9-横向连接杆,10-斜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棚架。棚架包括采用镀锌钢轧制而成的拱形骨架1,拱形骨架1的两端与水平面呈80-90°夹角,拱形骨架1的两端通过底角连接件2与预埋件3连接,底角连接件2焊接在预埋件3上,底角连接件3采用螺栓与拱形骨架连接。根据棚架之间的跨度的不同,拱形骨架1之间采用多组水平设置的棚架连接杆4连接,棚架连接杆4采用U型卡5与拱形骨架1连接,平行排列的拱形骨架1上方敷设有塑料膜。

拱形骨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采用中间连接件6连接。左支架11与右支架12的中间连接处的上方设有倒V型盖板7,倒V型盖板7可以防止敷设在棚架上方的塑料膜被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刮坏。

拱形骨架1的中间位置处与地面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两个支撑杆8,支撑杆8的顶端与拱形骨架1铰接连接,支撑杆8的底端与地面连接。支撑杆8之间设有横向连接杆9。支撑杆8与拱形骨架1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支撑杆10。斜支撑杆10的底端与横向连接杆9和支撑杆8的连接处连接。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