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77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培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蔬菜种植方式是地面土壤种植,慢慢的发展为温室大棚地面土壤种植,然后进一步的发展为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种植,现在温室大棚地上无土栽培成为一个新的种植方式,随着新的种植方式的产生,其中具有代表的就蔬菜基质栽培技术。

蔬菜基质栽培技术是指用固体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固体基质固定于覆膜中的圆孔内部,蔬菜基质栽培技术以其省工省力、省水省肥、优质高效、环保少污染以及避免连作障碍等优点正逐渐被广大菜农所认可,栽培范围也不断扩大,现有水培技术逐渐的出现了不能充分利用地温,且其育苗漂浮板固定不能灵活移动、水流量不易调节、容易堵塞管道以及不易方便采摘蔬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充分利用地温,且其育苗漂浮板固定不能灵活移动、水流量不易调节、容易堵塞管道以及不易方便采摘蔬菜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包括水培床和床区地面,所述床区地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下挖形成的工作走道,所述水培床位于两条所述工作走道之间的床区地面上,且所述水培床的底部与所述床区地面直接接触,所述工作走道另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以行走周转车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工作走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还包括漂浮板,所述水培床为长方体板,所述长方体板的四周均设有挡水堰,所述漂浮板放置于所述水培床内,所述水培床内设有一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挡水堰之间设有用以实现所述漂浮板横向移动的横移通道,所述漂浮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基质大小相适应的栽培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水培床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导水管道,所述进水导水管道的两端封闭,且所述进水导水管道的朝向水培床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分水孔,所述进水导水管道底面设有若干进水口,所述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导水管道,且所述出水导水管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水位调节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利用一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导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上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加水筒和流量控制阀,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利用一回水管连接所述水位调节装置;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进水导水管道的分水孔上设有喷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喷头上设有挡水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装置设有一水位调节管,所述水位调节管与出水口固定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出水导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水位调节装置的观察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进水导水管道与出水导水管道均为硬质塑料方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包括水培床和床区地面,床区地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下挖形成的工作走道,水培床位于两条工作走道之间的床区地面上,且水培床的底部与床区地面直接接触,工作走道另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以行走周转车的导轨,导轨沿工作走道的延伸方向设置,还包括漂浮板,水培床为长方体板,长方体板的四周均设有挡水堰,漂浮板放置于水培床内,水培床内设有一挡板,且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挡水堰之间设有用以实现漂浮板横向移动的横移通道,漂浮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基质大小相适应的栽培孔,水培床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导水管道,进水导水管道的两端封闭,且进水导水管道的朝向水培床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分水孔,进水导水管道底面设有若干进水口,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导水管道,且出水导水管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利用一进水管连接进水导水管道的进水口,进水管上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加水筒和流量控制阀,水泵的进水口利用一回水管连接水位调节装置;回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基于以上结构,水培床分为进水端和出水端,且进水端与出水端两端分别设有工作走道,工作走道内可铺设管道,并且人可行走于工作走道内,且工作走道内壁与底面均已硬化,且靠近其中一工作走道的地面上设有导轨,导轨上可以放置导轨车,这样从运苗到收获成熟的采摘,都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导轨的周转车来收获蔬菜,可提高种植与收获的效率,水培床中间设有一个挡板,挡板的两侧可以放置漂浮板,并且漂浮板可以利用挡板两头的空间形成一个回路,漂浮板进行横向移动,这样可以方便的移动漂浮板,而不需要将漂浮板搬起,且漂浮板上设有若干栽培孔,该栽培孔可以放置蔬菜的幼苗,水培床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出水端设有水位调节装置,该水位调节装置可调节水位的高度,且管道回路上设有进水口、过滤器、储药器以及水泵,构成一个水培装置的循环工作。

分水管的分水孔上设有喷头,基于以上结构,设有喷头,水从导水管道内流入到喷头内,然后经过喷头流出到水培床内。

喷头的上设有挡水板,基于以上结构,可防止因水流过快而冲散漂浮板内的基质。

水位调节装置装置设有一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与出水口固定安装,基于以上结构,可以利用水位调节管调节回水口水位。

导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水位调节装置的观察孔,基于以上结构,基于以上结构,设有观察孔,可以查看导水管道内水位的高低且可以利用该观察孔调节水位的高低。

管体均为硬质塑料方管,基于以上结构,硬质塑料管更为结实耐用,且布置管路更加清晰明了。

综上,本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充分利用地温、且其育苗漂浮板固定不能灵活移动、水流量不易调节、容易堵塞管道以及不易方便采摘蔬菜的缺陷,实现了可充分利用地温,且漂浮板可以灵活移动、水流量以调节、不易堵塞管道以及方便采摘蔬菜的优点,该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培床,2、漂浮板,3、导轨,4、水泵,5、进水管,6、回水管,7、过滤器,8、进水导水管道,9、加水筒,10、水位调节装置,11、出水导水管道,12、工作走道,13、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地面式水培装置,包括水培床1和床区地面,床区地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下挖形成的工作走道12,水培床1位于两条工作走道12之间的床区地面上,且水培床1的底部与床区地面直接接触,工作走道12另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用以行走周转车的导轨3,导轨3沿工作走道12的延伸方向设置,还包括漂浮板2,水培床1为长方体板,长方体板的四周均设有挡水堰,漂浮板2放置于水培床1内,水培床1内设有一挡板,且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挡水堰之间设有用以实现漂浮板2横向移动的横移通道,漂浮板2上设有若干个与基质大小相适应的栽培孔,水培床1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导水管道8,进水导水管道8的两端封闭,且进水导水管道8的朝向水培床1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分水孔,进水导水管道8底面设有若干进水口,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导水管道11,且出水导水管道11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水位调节装置10。还包括水泵4,水泵4的出水口利用一进水管5连接进水导水管道8的进水口,进水管5上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加水筒9和流量控制阀13,水泵4的进水口利用一回水管6连接水位调节装置10;回水管6上设置有过滤器7,分水管的分水孔上设有喷头,设有喷头,水从导水管道内流入到喷头内,然后经过喷头流出到水培床1内,喷头的上设有挡水板,可防止因水流过快而冲散漂浮板2内的基质,水位调节装置10装置设有一水位调节管,水位调节管与出水口固定安装,可以利用水位调节管调节回水口水位,导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水位调节装置10的观察孔,设有观察孔,可以查看导水管道内水位的高低且可以利用该观察孔调节水位的高低,管体均为硬质塑料方管,硬质塑料管更为结实耐用,且布置管路更加清晰明了。

在本实施例中,水培床1分为进水端和出水端,且进水端与出水端两端分别设有工作走道12,工作走道12内可铺设管道,并且人可行走于工作走道12内,且工作走道12内壁与底面均已硬化,且靠近其中一工作走道12的地面上设有导轨3,导轨3上可以放置导轨3车,这样从运苗到收获成熟的采摘,都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导轨3的周转车来收获蔬菜,可提高种植与收获的效率,水培床1中间设有一个挡板,挡板的两侧可以放置漂浮板2,并且漂浮板2可以利用挡板两头的空间形成一个回路,漂浮板2进行横向移动,这样可以方便的移动漂浮板2,而不需要将漂浮板2搬起,且漂浮板2上设有若干栽培孔,该栽培孔可以放置蔬菜的幼苗,水培床1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5,出水端设有水位调节装置10,该水位调节装置10可调节水位的高度,且管道回路上设有进水口、过滤器7、储药器以及水泵4,构成一个水培装置的循环工作。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