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77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培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蔬菜种植方式是地面土壤种植,慢慢的发展为温室大棚地面土壤种植,然后进一步的发展为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种植,现在温室大棚地上无土栽培成为一个新的种植方式,随着新的种植方式的产生,地上供水装置也是应运而生,其中具有代表的就是利用水泵进行地上供水装置。

伴随着人们的长期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的现有技术的不足,这种供水方式需要加溶氧设备,增加了成本,以及溶氧量比较低,使用起来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加溶氧设备,增加了成本,以及使用效果一般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包括输气装置、输气管、集水筒以及导水管;

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集水筒内部连通;

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水管内部,且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

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气装置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水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集水筒内部,在正常工作时,所述导水管的末端处于所述集水筒的液位以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输气管的延伸段出气口处于所述集水筒的液位以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输气装置采用气泵。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气泵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出气孔的管口连接有一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输气管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集气筒,所述集气筒将所述输气管划分为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集气筒两端设有密封端盖,其中一所述密封端盖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凸起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热熔连接有管头,所述管头与所述凸起管配合连接;所述集气筒的外表面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出气口设有凸起管,且所述凸起管与所述集气筒内部相通,所述凸起管外接一双通管头,并利用所述双通管头与所述第二输气管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出气口至少一个。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出气口采用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包括输气装置、输气管、集水筒以及导水管;导水管与集水筒内部连通;输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导水管内部,且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输气管的另一端与输气装置相连,基于以上结构,输气装置能够通过输气管将高速气流导入导水管内,由于输气管在导水管内部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因此,高速气流会相对集中的沿出水方向喷射,从而使得导水管内的气流速度加快,导水管内气压降低,集水筒内的水会随着高速气流沿着导水管流动,实现了供水。在供水过程中,由于导水管内的水是由输气管进入的气体推动的,因此两者会充分混合,输气管进入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会充分混合在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送水的含氧量,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充氧设备,成本较低。

导水管的末端延伸至集水筒内部,且处于集水筒的液位以下,输气管的延伸段出气口处于集水筒的液位以下,输气装置采用气泵,气泵设有气缸,气缸具有出气孔的管口连接有一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与输气管连接,输气管上设置有集气筒,集气筒将输气管划分为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集气筒两端设有密封端盖,其中一密封端盖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有凸起管,第一输气管热熔连接有管头,管头与凸起管配合连接;集气筒的外表面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第二输气管,出气口设有凸起管,且凸起管与集气筒内部相通,凸起管外接一双通管头,并利用双通管头与第二输气管连接,出气口至少一个,出气口采用三个,基于以上结构,设有延伸段且延伸段向上,从延伸段吹出的高速气流会向上流动,设有流量控制阀可以有效的控制高速气流的流量,设有双管头可以有效防止因频繁拧动输气管而损坏集气筒。

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供水方式需要添加供氧设备且成本高,以及溶氧量比较低,使用起来效果一般的问题。实现了不需要添加供氧设备,且成本低,溶氧量高且使用效果好,该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泵;2-输气管;3-流量控制阀;4-集气筒;5-双通管头;6-导水管;7-集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培的气动供水装置,包括输气装置、输气管2、集水筒7以及导水管6;导水管6与集水筒7内部连通;输气管2的一端延伸至导水管6内部,且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输气管2的另一端与输气装置相连,导水管6的末端延伸至集水筒7内部,且处于集水筒7的液位以下,输气管2的延伸段出气口处于集水筒7的液位以下,输气装置能够通过输气管2将高速气流导入导水管6内,由于输气管2在导水管6内部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因此,高速气流会相对集中的沿出水方向喷射,从而使得导水管6内的气流速度加快,导水管6内气压降低,集水筒7内的水会随着高速气流沿着导水管6流动,实现了供水。在供水过程中,由于导水管6内的水是由输气管2进入的气体推动的,因此两者会充分混合,输气管2进入的气体中含有的氧气会充分混合在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送水的含氧量,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充氧设备,成本较低。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输气装置采用气泵1,气泵1设有气缸,气缸具有出气孔的管口连接有一流量控制阀3,流量控制阀3与输气管2连接。

输气管2上设置有集气筒4,集气筒4将输气管2划分为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其中,第一输气管与流量控制阀3相连,第二输气管末端延伸至导水管6的内部。集气筒4两端设有密封端盖,其中一密封端盖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设有凸起管,第一输气管热熔连接有管头,管头与凸起管配合连接;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输气管与一具有外螺纹的管头热熔连接,进气口设有一带有内螺纹的凸起管,且凸起管与集气筒4内部相通,管头的外螺纹与凸起管的内螺纹配合连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快速安装的结构,例如,采用快装接头。

集气筒4的外表面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第二输气管。述出气口设有凸起管,且凸起管与集气筒4内部相通,凸起管外接一双通管头5,并利用双通管头5与第二输气管连接。为了方便安装,凸起管设置有内螺纹,双通管头5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二输气管与具有外螺纹的管头热熔连接,从而利用双通管头5将凸起管和管头连接,出气口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出气口采用三个,相应的,第二输气管和导水管6均设置有三个,导水管6以集水筒7的轴线环列分布,集水筒7的筒壁上开设有通孔,导水管6通过通孔延伸到集水筒7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集水筒7内壁上设有卡扣,可以将第二输气管卡入到卡扣中,当第二输气管比较多的时,可以做到有序放置,其中卡扣可用吸盘替代,且吸盘一端设有一套,且该套套装于第二输气管上。

在本实施例中,集水筒7的内壁上设有刻度线,可以查看水位的深浅,集水筒7的水面上设有漂浮灯,当照明条件差的环境下可以查看水面状况,并且可以辅助查看水位的深浅,其中集水筒7可用透明的塑料筒,更方便观察内部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集气筒4的另外一端盖上设有压力表,可以查看到集气筒4的空气的压力,其中压力表可以是指针压力表也是可以是数字显示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输气装置能够通过输气管2将高速气流导入导水管6内,由于输气管2在导水管6内部具有沿出水方向的延伸段,因此,高速气流会相对集中的沿出水方向喷射,从而使得导水管6内的气流速度加快,导水管6内气压降低,集水筒7内的水会随着高速气流沿着导水管6流动,实现了供水,供水可以用来为水培床提供循环用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