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394阅读:1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包含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螨类俗称红蜘蛛,是蛛形纲害虫,常见的害螨多属于真螨目和蜱螨目,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螨类危害植物的叶、茎、花等,刺吸植 物的茎叶,是果树、棉花、茄科蔬菜和观赏花卉上常见的有害生物,初期叶 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巻缩脱落,造成大量落叶。有时从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生,叶片逐渐变黄。螨害发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强,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螨虫数量能在较短时间迅 速成倍地增长,给果树等农作物造成危害。并对杀螨剂易产生抗药性,若害螨严重发生又得不到及时防治,受害作物的叶片会失绿发白,提前凋落给果树等农作物造成危害,螨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

乙唑螨腈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螨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开发了30%乙唑螨腈悬浮剂产品。乙唑螨腈对植食性蛮累如柑橘全爪螨、柑橘绣螨、苹果叶螨、棉花叶螨、茄叶螨等表现出极高的火星,对螨虫的各个时期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丁氟螨酯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果树、蔬菜、茶树等农作物和花卉防治寄生于植物的主要螨类。该产品为20%悬浮剂。对叶螨的卵和成螨均有效,对若螨的活性更高。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杀螨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防止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杀螨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虫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目前,尚无关于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单一农药易产生抗性、持效期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的杀螨增效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增效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螨的用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其中,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重量比为1:20-20:1。

进一步的,所述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重量比为1:5-10: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0.5-90%,优选为5-6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辅以农药剂型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农药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成膜剂、着色剂、填料和溶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与其它具有杀虫、除草、杀菌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与杀线虫剂、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使用量随农作物、害虫、天气情况变化而又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螨,特别是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苹果红蜘蛛、苹果二斑叶螨、棉花红蜘蛛的用途。

本发明的杀螨组合物可以直接制成成品制剂形式,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直接用于杀螨;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由单独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述活性物质的浓度。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均为重量百分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增效作用明显,各组分活性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螨组合物共同使用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可以减少农药有效成分的使用量,符合“减量增效”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21%乙唑螨腈·丁氟螨酯水分散粒剂(1:20)

乙唑螨腈 1%

丁氟螨酯 20%

木质素磺酸钠 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4%

硫酸铵 5%

硅藻土 余量

2、实施例2:40%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可湿性粉剂(29:11)

乙唑螨腈 29%

丁氟螨酯 11%

聚羧酸盐 4%

十二烷基硫酸钠 6%

高岭土 余量

3、实施例3: 24%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可湿性粉剂(5:1)

乙唑螨腈 20%

丁氟螨酯 4%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3%

白炭黑 4%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硅藻土 余量

4、实施例4:30%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微乳剂(1:5)

乙唑螨腈 5%

丁氟螨酯 2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

N-甲基吡咯烷酮 8%

丙二醇 4%

硅油 0.5%

去离子水 余量

二、生测实施例

1、室内毒力测定

为了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柑橘红蜘蛛,本申请发明人以乙唑螨腈、丁氟螨酯为试验药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农药活性成分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浸渍法,将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配成不同的系列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将带有红蜘蛛的柑橘叶片带回室内,用双面胶带剪成3cm长贴贴在载玻片一端挑选个体大小基本一致的红蜘蛛,用小毛笔将其背部粘贴在粘胶,每玻片30头,设4次重复,先在保湿条件下放置4小时,用双筒解剖镜检查,将死亡红蜘蛛挑出弃用,再补足。然后将粘有红蜘蛛的玻片浸入药液中轻轻摇动,浸5秒左右取出,用吸水纸吸去粘胶表面及周围的药液,每处理重复3次。药后24小时检查各处理红蜘蛛的存活数,计算死亡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致死终浓度LC50,按照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用的共毒系数CTC值。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在1:20-20:1的范围内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均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两者配比为1:5-10:1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5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

2、田间药效试验

好的验证本发明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4的制剂进行防治柑

橘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三棵树,各处理小区之间设有隔离行,每处理重复4次。

供试药剂:(1)21%乙唑螨腈·丁氟螨酯水分散粒剂(1:20);(2)40%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可湿性粉剂(29:11);(3)24%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可湿性粉剂(5:1);(4)24%乙唑螨腈·丁氟螨酯可湿性粉剂(5:1);(5)对比例1:30%乙唑螨腈悬浮剂;(6)对比例2: 20%丁氟螨酯悬浮剂。

分别于药后7天、14天调查虫口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药后7天和14天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效均高于80%。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柑橘作物有药害产生,也未观察到药剂对有益天敌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乙唑螨腈和丁氟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用药成本、提高用药效率等,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