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09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是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和广泛工业用途的宝贵生物资源,大豆含蛋白质40%左右,其中含有人类所不能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具有完美蛋白的美称,脂肪含量在20%左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人的血清胆固醇,是优质的保健食用油原料,发展大豆生产,除需要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外,建立合适大豆生产的高效栽培措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直接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中国是世界上氮肥利用率较低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处于一个利用率较低的状态,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进程存在一定的阻碍。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大豆种植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具体的:(1)选择颗粒饱满的大豆种仁,浸入浓度为0.02-0.03%的醋酸铜溶液中,在温度为5-8℃下处理3-4小时;(2)在大田开挖播种穴,播种穴直径为40-45cm,深度在35-40cm,在穴底均匀铺洒一层释缓尿素,将大豆播种至穴内,填满原土,所述释缓尿素在制作时,在尿素表面均匀裹覆一层厚度为0.5-0.8cm,由沼泽土、食盐、水按100:1:15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得到的释缓涂层,涂覆完成后,在60℃的焙烤温度下焙烤30分钟;(3)大豆定值后至苗期,每隔5天,浇灌一次ph值为3-3.5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2-3ml;(4)大豆结荚后,每隔3天,浇灌一次ph值为3-3.5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1-1.5ml;(5)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在大田浇灌一次有机碳浓度在10-15mg/l的水溶液,拌合40-50cm深,30-40天后,再次拌合一次,即可再次播种。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大豆种植方法能显著降低大豆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量,较传统常规大豆种植氮肥用量减少55%以上,其中,将大豆浸入浓度为0.02-0.03%的醋酸铜溶液中低温处理3-4小时,能显著提高豆种的出苗率以及出苗成活率,在穴底均匀铺洒一层释缓尿素,在尿素外层涂覆由沼泽土、食盐、水混合得到的释缓涂层,能够抑制土壤中尿酶的活性,从而延缓尿素分解过程,提高尿素的释缓性能,大豆定值后至苗期,以及大豆结荚后,每隔几天,浇灌一次ph值为3-3.5的水溶液,有利于促进大豆根系在此期间扩大生长,增加根瘤,从而显著提高大豆根系在苗期及成熟期固氮水平,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浇灌一次机碳浓度在10-15mg/l的水溶液拌合腐熟,有助于快速恢复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固氮菌的含量,为下次高产打下基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具体的:(1)选择颗粒饱满的大豆种仁,浸入浓度为0.02%的醋酸铜溶液中,在温度为5℃下处理3小时;(2)在大田开挖播种穴,播种穴直径为40-45cm,深度在35-40cm,在穴底均匀铺洒一层释缓尿素,将大豆播种至穴内,填满原土,所述释缓尿素在制作时,在尿素表面均匀裹覆一层厚度为0.5cm,由沼泽土、食盐、水按100:1:15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得到的释缓涂层,涂覆完成后,在60℃的焙烤温度下焙烤30分钟;(3)大豆定值后至苗期,每隔5天,浇灌一次ph值为3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2ml;(4)大豆结荚后,每隔3天,浇灌一次ph值为3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1ml;(5)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在大田浇灌一次有机碳浓度在10mg/l的水溶液,拌合40-50cm深,30天后,再次拌合一次,即可再次播种。实施例2、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具体的:(1)选择颗粒饱满的大豆种仁,浸入浓度为0.03%的醋酸铜溶液中,在温度为8℃下处理4小时;(2)在大田开挖播种穴,播种穴直径为40-45cm,深度在35-40cm,在穴底均匀铺洒一层释缓尿素,将大豆播种至穴内,填满原土,所述释缓尿素在制作时,在尿素表面均匀裹覆一层厚度为0.6cm,由沼泽土、食盐、水按100:1:15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得到的释缓涂层,涂覆完成后,在60℃的焙烤温度下焙烤30分钟;(3)大豆定值后至苗期,每隔5天,浇灌一次ph值为3.5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3ml;(4)大豆结荚后,每隔3天,浇灌一次ph值为3.5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1.5ml;(5)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在大田浇灌一次有机碳浓度在15mg/l的水溶液,拌合50cm深,40天后,再次拌合一次,即可再次播种。实施例3、一种大豆种植中减施氮肥的方法,具体的:(1)选择颗粒饱满的大豆种仁,浸入浓度为0.025%的醋酸铜溶液中,在温度为7℃下处理3.5小时;(2)在大田开挖播种穴,播种穴直径为40-45cm,深度在35-40cm,在穴底均匀铺洒一层释缓尿素,将大豆播种至穴内,填满原土,所述释缓尿素在制作时,在尿素表面均匀裹覆一层厚度为0.8cm,由沼泽土、食盐、水按100:1:15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得到的释缓涂层,涂覆完成后,在60℃的焙烤温度下焙烤30分钟;(3)大豆定值后至苗期,每隔5天,浇灌一次ph值为3.2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2.5ml;(4)大豆结荚后,每隔3天,浇灌一次ph值为3.2的水溶液,每次每株浇灌1.2ml;(5)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在大田浇灌一次有机碳浓度在12mg/l的水溶液,拌合45cm深,35天后,再次拌合一次,即可再次播种。以下结合具体种植对比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试验材料:试供大豆品种为黑河43号,所用大豆种子为上一年从同一种植场所产的大豆种子,将所产大豆种子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对照组6、对照组7共九·组,每组100粒;试验于2015年在枞阳县金社乡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土,各组地块土壤肥力相近;其中,实验组按照实施例3方式进行种植管理;常规组按照常规大豆种植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1)处理工序;对照组2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2)中在尿素表面均匀裹覆一层释缓涂层;对照组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步骤(2)中的释缓尿素替换成市售常规释缓尿素;对照组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3);对照组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4);对照组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3)和步骤(4);对照组7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5);其中,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仅在穴内施加氮肥,且氮肥施加量相同,常规组按常规方法施加氮肥(尿素),除此之外,各组其余管理方式均相同;试验期间,统计各组大豆播种后出苗率及出苗成活率,试验结束,统计各组大豆亩产量,其余各组相对于常规组氮肥施加增加或减少百分比,大豆根系干重,以及土壤中固氮菌含量,结果见下表1:组别出苗率(%)出苗成活率(%)大豆亩产量(kg)对于常规组氮肥施加增加或减少百分比(%)大豆根系干重(g/株)土壤中固氮菌含量(个/g)实验组100100540-5515.81×106常规组8375520-12.21×103对照组18570511-5515.21×106对照组2100100460-5515.61×106对照组3100100480-5515.01×106对照组4100100472-5512.51×106对照组5100100455-5512.21×106对照组6100100410-5512.01×106对照组7100100536-5515.71×103由表1可知,采用实施例3种植方法在保证大豆亩产量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氮肥施用量,其中,将大豆种仁,浸入浓度为0.025%的醋酸铜溶液中,在温度为7℃下处理3.5小时能显著提高大豆种仁出苗率以及出苗成活率,本申请释缓尿素的释缓性能优于市售常规释缓尿素的释缓性能,大豆定值后至苗期以及大豆结荚后,在大田浇灌ph值为3.2的水溶液,有助于促进大豆根系根瘤形成及扩大,增加大豆根系干重,大豆收获后,将大豆根与原土拌合并浇灌有机碳浓度在12mg/l的水溶液进行腐熟,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固氮菌含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