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849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由于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已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保健食品。同时,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紫薯种植前,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育苗,一是用大苗棚培育,通过外力加热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育苗步骤复杂,工艺繁琐、设备成本高;二是采用冷床小中棚育苗,将紫薯整体埋入土中,这种育苗方法会导致紫薯下半部发芽困难,出苗率及出苗质量较差,育苗效率低、幼苗成活率及成活质量差,导致幼苗栽培种植后,结出的紫薯质量较差,降低了紫薯种植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目前种植紫薯的需求,现提供一种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麦茬田中栽培紫薯,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麦田免耕,整地做畦前,全层施足基肥多效有机菌肥100-150kg、45%三元硫基复合肥70kg,加尿素10-15kg;用机械开挖丰产沟,沟宽30cm、深20cm,畦宽160cm;

选新鲜、光滑、整齐、无病虫害的紫薯做种薯;提前10-15d进行,采用浓度为200mg/l的赤霉素药液浸种30min,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捞出置于室内阴凉处摊开,上覆湿砂或湿草苫,覆盖10~15d出全芽,芽长1cm时摊薄见光炼芽;切块,芽眼露白后,将大种薯纵切数块,每块重20-30g,带芽眼2个以上,切后用草木灰蘸切口;

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壤表面,薯眼斜向接近土面,每畦播4-5行,行距30-40cm,株距25cm,畦边各留20cm.每亩植5000-5500株。

所述麦茬地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麦茬田,ph值5.8-6.5,小麦收割时麦桩宜留15~20cm。

中等肥力所述麦茬田每亩施农家肥1000-l500kg或多效有机菌肥100-150kg,施硫酸钾复合肥70kg,再加尿素10-15kg。

该方法步骤还包括播种后薯块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厚度以8~10cm为宜。

该方法步骤还包括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8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700倍喷施,每隔7-10d再喷1次,连用2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选择在麦茬田中种植紫薯,省去了传统栽培中的翻耕、整地、挖薯几道工序,省工节本,高产高效,而且避免了在病虫害防治,保证生产出的紫薯纯天然,不受污染,品质安全,放心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麦茬田中栽培紫薯以提高种植紫薯效益,省去了传统栽培中的翻耕、整地、挖薯几道工序,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本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麦茬地选择: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麦茬田(ph值5.8-6.5),小麦收割时麦桩宜留15~20cm,紫薯栽培能减轻和避免病虫危害,调节土壤理化性状和均衡养分,可有效地促进块茎生长,提高抗逆性。

整地做畦:麦田免耕,整地做畦前,全层施足基肥多效有机菌肥100-150kg、45%三元硫基复合肥70kg,加尿素10-15kg;用机械开挖丰产沟,沟宽30cm、深20cm,畦宽160cm。开沟的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使畦面略呈弓背形,以免积水。同时.要开好边沟,沟宽30cm,沟深25cm,做到沟沟畅通,雨过无积水。

种薯选择:麦茬田中栽培紫薯选用春季收获的早熟品种优良薯块作种薯,选新鲜、光滑、整齐、无病虫害的紫薯做种薯。

种薯处理:提前10-15d进行,采用浓度为200mg/l的赤霉素药液浸种30min,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捞出置于室内阴凉处摊开,厚度不超过15cm,上覆湿砂或湿草苫,覆盖10~15d可出全芽,芽长1cm左右时摊薄见光炼芽;切块,芽眼露白后,将大种薯纵切数块,每块重20-30g,带芽眼2个以上,切后用草木灰蘸切口,催芽后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小心搬运,尽量避免碰断种芽。

播种: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壤表面,薯眼斜向接近土面,每畦播4-5行,行距30-40cm,株距25cm,畦边各留20cm.每亩植5000-5500株左右。

科学施肥:根据麦田肥力和产量要求一次施足基肥,不追施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薯田环境和紫薯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l500kg或多效有机菌肥100-150kg,施硫酸钾复合肥(15-15-15)70kg,再加尿素10-15kg。在开沟做畦前全层基施,以防肥害。若以腐熟的厩肥作基肥,可适当掺土播种时直接分施在种薯上,在收获前1个月,用紫薯专用叶面肥喷施植株可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覆盖稻草:播种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轻轻拍实.厚度一般以8~10cm为宜。每亩用稻草1000kg左右。覆盖厚度以畦面不透光为度。

清沟理水:盖草后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地压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风刮走,造成种薯外露,理通三沟,防止渍涝。

水分管理:稻草覆盖栽培紫薯不需进行追肥与中耕除草,但必须做好水分管理。在紫薯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薯块膨大期,植株地上部蒸腾旺盛,地下茎生长迅速,因此薯块需水量较多,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块茎膨大,并促进稻草腐烂。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不可用大水漫灌。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方,应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而造成烂薯。

病虫害防治:免耕紫薯采用稻草全程覆盖栽培,地表小气候得到较大的改善.病虫危害相对减轻,一般不需喷施农药。一旦发生晚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8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700倍喷施.每隔7-10d再喷1次,连用2次;如发生青枯病,每亩用新植霉素100g兑水4000倍喷施1-2次。

适时收获:茎叶呈现黄色为可收获薯块。利用稻草覆盖种植紫薯,70%的薯块都生长在土表,收获时只要拨开稻草就可拣起大部分薯块。每亩紫薯平均产量多在l350-1450kg,高产田块可达2000kg。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麦茬田中栽培紫薯,包括如下具体步骤:麦田免耕,整地做畦前,全层施足基肥多效有机菌肥100‑150kg、45%三元硫基复合肥70kg,加尿素10‑15kg;用机械开挖丰产沟,沟宽30cm、深20cm,畦宽160cm;选新鲜、光滑、整齐、无病虫害的紫薯做种薯;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壤表面,薯眼斜向接近土面,每畦播4‑5行,行距30‑40cm,株距25cm,畦边各留20cm.每亩植5000‑5500株。本发明选择在麦茬田中种植紫薯,省去了传统栽培中的翻耕、整地、挖薯几道工序,省工节本,高产高效,而且避免了在病虫害防治,保证生产出的紫薯纯天然,不受污染,品质安全,放心食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2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