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05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糯稻品种培育领域,尤其是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糯稻属于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种质资源丰富。糯稻的特点是胚乳中的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达95-100%,直链淀粉含量极低(<2.0%)。因为具有胶稠度软、粘度大、不易回生等特点,糯米成为粽子、糍粑、八宝粥、各式甜品和酿造黄酒、甜米酒等诸多产品的必需原料,糯米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提出了新要求,生活节奏的加快为方便米饭和速冻食品等新型食品的发展创造了新空间。因此,市场需求的拓展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给糯稻育种指出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糯性胚乳是由水稻染色体的第一连锁群上的一对隐性基因(wxwx)所控制,位于水稻的第6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糯质基因wx直接控制籽粒中淀粉的合成,影响食味品质和籽粒产量。我国糯稻分布广泛,各主要稻区均选育了符合当地地理、市场环境需要的糯稻品种。北方稻区以粳型糯稻为主,一般为晚稻,较耐寒耐旱;南方糯稻籼粳都有,品种类型繁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福建育成的糯稻品种较多,产量较高;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地区由于地理和人文环境特殊,资源丰富,包括许多特种米,但因地理环境限制产量一般不高,其他突出的性状特点为耐阴耐冷、不抗倒伏。专用和特种糯米的选育集中于长江下游地区,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如酒米、保健有色米、以及聚集多个优良性状的巨胚糯米、香糯米等。在生产上应用糯稻品种以常规品种为主,杂交糯稻品种鲜少看见,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可以提高有效穗和每穗粒数,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本专利用杂交选育技术,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良、病虫害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两系糯稻杂交稻亲本不育系,通过配组的杂交糯稻在产量性状和其它性状表现出比较强的杂种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可以筛选产量高、品质高、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糯稻品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好的优质常规糯与优良大面积推广的两系不育系杂交,收获f1代所结的种子;

(2)将步骤(1)得到的f1代种子在长沙气候下种植,种植出的杂交f2代开始出现分离,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发现有分离的不育株,选择完全不育株;

(3)将步骤(2)得到的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气候条件下的冬季繁殖,不育株禾蔸结实产生种子,经过用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或者种子晒干后剥开开颖壳后鉴定,选择鉴定出的糯稻种子;

(4)将步骤(3)得到的糯稻种子在长沙气候条件下种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分离后代选择完全不育株,再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气候条件下的冬季繁殖,经过6-8代循环选育,不育株系开始稳定,培育出稳定的糯稻两系不育系;

(5)在长沙气候条件下进行育性鉴定,在23℃低温情况下,在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进行低温处理,选择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

(6)将步骤(5)得到的低温敏不育系与另外的遗传背景不同的其他优良糯稻品种进行配组和测交,通过f1代杂种优势表现评价,可以筛选稻产量高、品质高、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稻品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糯稻两系不育系为株型优良、生育期适合和病虫害抗性好的的糯稻两系不育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解决了常规糯稻品种株型不好、产量低、病虫害抗性和品质差等问题,由此可以筛选稻产量高、品质高、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糯稻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收集好的优质常规糯与优良大面积推广的两系不育系杂交,收获f1代所结的种子;

(2)将步骤(1)得到的f1代种子在长沙气候下种植,从f2代开始出现分离,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发现有分离的不育株,选择和鉴定完全不育株;

(3)将步骤(2)得到的完全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气候条件下的冬季繁殖,不育株禾蔸结实产生种子,经过用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或者种子晒干后剥开颖壳后鉴定,选择鉴定出的糯稻种子;

(4)将步骤(3)得到的糯稻种子在长沙气候条件下种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分离后代选择完全不育株,再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气候条件下的冬季繁殖,经过6-8代选育,株系开始稳定,培育出株型优良、病虫害抗性好、生育期适合的糯稻两系不育系;

(5)在长沙气候条件下进行育性鉴定,在23℃低温情况下,在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进行低温处理,选择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

(6)将步骤(5)得到的低温敏不育系与另外的遗传背景不同的其他优良糯稻品种进行配组和测交,通过f1代杂种优势表现评价,可以筛选稻产量高、品质高、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稻品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解决了常规糯稻品种株型不好、产量低、病虫害抗性和品质差等问题,由此可以筛选产量高、品质高、抗性好和生育期适合的杂交糯稻品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繁殖产量达到2-3吨/公顷,糯稻杂交稻制种产量达到3-4吨/公顷,两系糯稻杂交稻大面积种植可以达到8-10吨/公顷,并常规糯稻品种高出2-3吨/公顷,两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和褐飞虱的抗性达到中抗以上。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的糯稻常规品种与优良两系不育系杂交,收获F1代种子在长沙种植,杂交F2代开始分离,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不育系结实产生种子,选择糯稻种子并将其在长沙进行种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分离后代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经过6‑8代循环选育,培育出稳定糯稻两系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育性鉴定,在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进行23℃低温处理,选择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通过与另外遗传背景不同的其它优良糯稻品种进行配组和测交,通过F1代杂种优势表现评价,可筛选产量高、品质高和抗性好的糯稻杂交稻品种。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远;吕启明;罗泽宇;朱立煌;袁定阳;符习勤;辛业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7.03.22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