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416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与种植领域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积越来越紧张,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却有了更高的要求。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鱼菜共生系统占用面积大,且不易移动容易造成光照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栽培主体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设置在所述栽培底座上方,所述栽培主体与所述栽培底座之间设有回转装置,所述栽培主体能够在所述栽培底座上做回转运动,所述栽培主体外壁设置多个栽培盆座,所述栽培盆卡设在所述栽培盆座中,所述鱼缸与所述栽培底座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与所述栽培盆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系统,栽培主体能够在栽培底座上做回转运动,在使用过程中,放置在栽培盆座中的栽培盆中的植物能够充分的吸收光照,以至于均匀生长;同时,本发明能够利用鱼类排泄物作为植物的肥料,实现鱼菜共生,达到生态平衡。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栽培主体的形状为底部设有敞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或多棱柱形,所述栽培底座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所述栽培主体与所述栽培底座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

本发明提供的鱼菜共生系统,栽培主体设置在栽培底座上,栽培主体和栽培底座之间形成中空腔体,优选地为,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中空腔体,一方面有利于节省原料,另一方面,形成的空腔内能够放置其他物体,以利于节省空间。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发酵袋、硝化区和灌溉机构,所述中间水箱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中,所述发酵袋与所述硝化区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中,所述栽培底座与所述发酵袋连通,所述发酵袋设置于所述硝化区的上方,所述发酵袋与所述硝化区连通,所述中间水箱与所述灌溉机构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底座通过管道与所述发酵袋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水泵。

本发明提供的水循环装置将中间水箱放置于栽培底座和栽培主体形成的中空腔体中,然后将发酵袋和硝化区放置于中间水箱中,发酵袋以及硝化区是利用微生物将鱼类的粪便进行硝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无机物,发酵袋以及硝化区占用空间面积大,同时也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要求,节省空间的同时有利于环境的整洁。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水箱中还设置有水位平衡返水管、自流回水管和水位感应开关,所述自流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侧壁连通,所述自流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鱼缸连通,所述水位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自流回水管上,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为上下贯通的中空圆柱,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的顶部低于所述栽培主体顶部位置的高度。

本发明人在中间水箱中设置水位平衡返水管,水位平衡返水管为上下贯通的中空圆柱形,通过水位平衡返水管能够准确判断中间水箱中的水位,水位平衡返水管的侧壁与自流回水管连接,在自流回水管上设置水位感应开关,当中间水箱中的水达到最高限水位时,感应开关打开,经过硝化作用的水重新返回鱼缸。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延伸至所述栽培主体的外侧。

为了避免光照补足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最影响致植物的生长,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中间水箱的顶部设置补光灯,补光灯延伸至栽培主体的外侧,栽培主体在栽培底座上做回转运动,而补光灯设置在中间水箱顶部,补光灯静止,而栽培主体相对补光灯运动,这样有利于栽培主体上各方向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装置还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的底部。

本发明人在中间水箱的底部设置紫外杀菌灯,用于杀灭经硝化处理的水中的藻类,防止藻类的繁衍危害鱼菜共生系统的生态环境。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灌溉机构为滴灌机构,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滴灌泵、滴灌主管和多个毛细滴管,所述滴灌泵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中,所述滴灌泵与所述滴灌主管连接,所述滴灌主管与多个所述毛细滴管连通,所述毛细滴灌延伸至所述栽培盆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滴灌机构还包括湿度检测单元,所述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栽培盆连接,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湿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滴灌泵的启闭。

为了提高灌溉的效率,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本发明采用滴灌的方式对植物进行灌溉,将湿度传感器放置于栽培盆中,当栽培盆中的湿度小于55%时开启控制器,对植物进行灌溉,当栽培盆中的湿度大于85%时关闭控制器,停止对植物进行灌溉。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栽培盆座倾斜设置,所述栽培盆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为了扩大植物的生长空间,本发明的发明人将栽培盆座设计为倾斜的,这样将栽培盆放置于栽培盆座中,植物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如上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底座的外部设置有三个以上万向轮。

为了方便栽培装置的移动,便于栽培装置、水循环装置和鱼缸的位置相配合,本发明在栽培底座上设置万向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鱼缸中的含有鱼类粪便的污水通过水循环装置的分解发酵,硝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为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物小分子,经过处理的水通过灌溉机构为植物提供水分,这种鱼菜共生系统将养殖鱼类产生的污水处理之后为植物所利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达到鱼菜共生的生态平衡;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栽培主体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为底部设有敞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或多棱柱形,圆柱形或多棱柱形的设计能够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在种植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种植占用的平面面积;所述栽培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栽培盆座,栽培盆卡设与栽培盆座中,蔬菜或者花卉等植物能够种植于栽培盆中,这种设计种植方面,更换土壤操作简单容易,且能够随时调整花盆位置,便于蔬菜、花卉的搭配造型;所述栽培主体与所述栽培底座设有回转装置,栽培主体能够在栽培底座上做回转运动,这种设计有利于分布在栽培装置各个方向的植物均匀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栽培主体与所述栽培底座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水循环装置能够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中,节约空间,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缸;2-栽培底座;3-栽培主体;4-回转装置;5-栽培盆座;6-中间水箱;7-发酵袋;8-硝化区;9-水位平衡返水管;10-自流回水管;11-水位感应开关;12-补光灯;13-滴灌泵;14-滴管主管;15-毛细滴灌;16-水泵;17-紫外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1、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2、栽培主体3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3设置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方,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之间设有回转装置4,所述栽培主体3能够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做回转运动,所述栽培主体3外壁设置多个栽培盆座5,所述栽培盆卡设在所述栽培盆座5中,所述鱼缸1与所述栽培底座2连通,所述水循环装置与所述栽培盆连通。

实施例1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1、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2、栽培主体3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3设置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方,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之间设有回转装置4,所述栽培主体3能够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做回转运动,所述栽培主体3外壁设置多个栽培盆座5,所述栽培盆座5倾斜设置,所述栽培盆座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栽培盆卡设在所述栽培盆座5中,所述鱼缸1与所述栽培底座2连通;所述栽培主体3为底部设有敞口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栽培底座2上部设有敞口,内部中空,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6、发酵袋7、硝化区8和灌溉机构,所述中间水箱6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中,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6中,所述栽培底座2与所述发酵袋7连通,所述发酵袋7设置于所述硝化区8的上方,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连通,所述中间水箱6与所述灌溉机构连通;所述灌溉机构为滴灌机构,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滴灌泵13、滴灌主管14和多个毛细滴管15,所述滴灌泵13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2中,所述滴灌泵13与所述滴灌主管14连接,所述滴灌主管14与多个所述毛细滴管15连通,所述毛细滴灌15延伸至所述栽培盆中。

实施例2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1、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2、栽培主体3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3设置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方,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之间设有回转装置4,所述栽培主体3能够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做回转运动,所述栽培主体3外壁设置多个栽培盆座5,所述栽培盆座5倾斜设置,所述栽培盆座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所述栽培盆卡设在所述栽培盆座5中,所述鱼缸1与所述栽培底座2连通,所述栽培主体3为底部设有敞口且内部中空的六棱柱形,所述栽培底座2上部设有敞口,内部中空,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6、发酵袋7、硝化区8和灌溉机构,所述中间水箱6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中,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6中,所述栽培底座2与所述发酵袋7连通,所述发酵袋7设置于所述硝化区8的上方,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连通,所述中间水箱6与所述灌溉机构连通;所述灌溉机构为滴灌机构,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滴灌泵13、滴灌主管14和多个毛细滴管15,所述滴灌泵13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2中,所述滴灌泵13与所述滴灌主管14连接,所述滴灌主管14与多个所述毛细滴管15连通,所述毛细滴灌15延伸至所述栽培盆中;所述中间水箱6中还设置有水位平衡返水管9、自流回水管10和水位感应开关11,所述自流回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侧壁连通,所述自流回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鱼缸1连通,所述水位感应开关11设置在所述自流回水管10上,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竖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6,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圆柱,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的顶部低于所述栽培主体3顶部位置的高度,所述中间水箱6底部设有紫外杀菌灯17。

实施例3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缸1、水循环装置和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栽培底座2、栽培主体3和栽培盆,所述栽培主体3设置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方,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之间设有回转装置4,所述栽培主体3能够在所述栽培底座2上做回转运动,所述栽培主体3外壁设置多个栽培盆座5,所述栽培盆座5倾斜设置,所述栽培盆座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栽培盆卡设在所述栽培盆座5中,所述鱼缸1与所述栽培底座2连通,所述栽培主体3为底部设有敞口且内部中空的八棱柱形,所述栽培底座2上部设有敞口,内部中空,所述栽培主体3与所述栽培底座2相连接形成中空腔体;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6、发酵袋7、硝化区8和灌溉机构,所述中间水箱6放置于所述中空腔体中,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6中,所述栽培底座2与所述发酵袋7连通,所述发酵袋7设置于所述硝化区8的上方,所述发酵袋7与所述硝化区8连通,所述中间水箱6与所述灌溉机构连通;所述灌溉机构为滴灌机构,所述滴灌机构包括滴灌泵13、滴灌主管14和多个毛细滴管15,所述滴灌泵13设置于所述栽培底座2中,所述滴灌泵13与所述滴灌主管14连接,所述滴灌主管14与多个所述毛细滴管15连通,所述毛细滴灌15延伸至所述栽培盆中,所述滴灌机构还包括湿度检测单元,所述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栽培盆连接,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湿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滴灌泵的启闭;所述中间水箱6中还设置有水位平衡返水管9、自流回水管10和水位感应开关11,所述自流回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侧壁连通,所述自流回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鱼缸1连通,所述水位感应开关11设置在所述自流回水管10上,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竖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水箱6,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圆柱,所述水位平衡返水管9的顶部低于所述栽培主体3顶部位置的高度,所述中间水箱6底部设有紫外杀菌灯17,所述中间水箱6的顶部还设置有补光灯12,所述补光灯12延伸至所述栽培主体3的外侧,所述栽培底座2的外部设置有三个万向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