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柑橘的绿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的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又可以加工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柑橘的产量居百果之首,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柑橘长寿、丰产稳定、经济效益高,是中国果树的最主要树种,对果农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种植柑橘的果农越来越多,大多数果农为了提高产量,在种植时,施磷肥、有机肥和农药等,不仅增加了果农的种植成本,而且收获的柑橘在绿色安全方面不能使人们放心。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安全的食品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填饱肚子,更重要是满足我们对放心、安全、绿色、不危及生命的放心食品的需要。很多人已经认识到食品污染的危害,但只是苦于找不到真正天然、无污染价格又合适的放心食品。因此如何通过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得到安全、质优的放心果疏成为了广大种植业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柑橘的绿色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预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野草生长旺盛、ph值在6-7的土地作为种植地;开穴种植前,拔根去除种植地野草,并就地堆放发酵成有机肥,然后将发酵成的有机肥深耕入土,同时施用生石灰。
2、开穴施底肥:按行距和株距各为3.5-4cm挖种植穴,穴深80-100cm,然后进行肥层布置;具体如下:穴底先施用一层厚2-3cm的石灰层,覆盖一层开穴土,然后再施用一层底肥,再覆土,依次向上一层肥一层土直至将定植穴填满,且由下至上每次的底肥逐渐增厚;布肥完成后1-2天内开挖定植穴移植。
3、移栽定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开挖的定植穴中,四周用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再覆盖草木灰与秸秆末按1:1比例混合的定植表土5-10cm。
4、林间管理:在定植后的1-2年内放任树体生长,待树冠长到1米左右高时,采用拉枝、撑枝、扭枝、摘心等技术培养主枝和副主枝;生长期及时补充能量水,对于林间生长的野草要及时去除并就地堆放发酵后,再逐株施用于树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家肥300-400份、猪粪180-250份、牛粪150-200份、鸡粪100-120份、秸秆末50-80份、过磷酸钙15-20份、腐殖酸10-15份、海泡石8-12份、稀土元素肥5-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由下而上第一层底肥厚度为3-5cm,以上每层比下一层增施厚度3-5cm,相邻底肥层的覆土厚度为10-1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能量水为水与复合肥按100:8-10的比例混合的水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石灰的施用量为10-12kg/亩。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对种植环境、土壤、地下水不会带来任何污染,而且对人是安全健康的。本发明采用合理的肥层布置,结合原生野草等就地发酵,为柑橘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需求,保证了苗木生长的各个时期均有足够的养分来源,使苗木成活率高。通过合理的幼树的整形修剪及柑橘树后期的能量水补水追肥管理,使柑橘涨势好,生长块,生产的柑橘各体大小均匀,香甜多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野草生长旺盛、ph值在6-7的土地作为种植地。开穴种植前,拔根去除种植地野草,并就地堆放发酵成有机肥,然后将发酵成的有机肥深耕入土,同时每亩施用生石灰10kg。
2、取农家肥3000kg、猪粪1800kg、牛粪1500kg、鸡粪1000kg、秸秆末500kg、过磷酸钙150kg、腐殖酸100kg、海泡石80kg和稀土元素肥50kg配制成底肥,备用。
3、按行距和株距各为3.5cm挖种植穴,穴深80cm,然后进行肥层布置。具体如下:穴底先施用一层厚2cm的石灰层,覆盖一层开穴土,然后再施用一层底肥,再覆土,依次向上一层肥一层土直至将定植穴填满。由下而上第一层底肥厚度为3cm,以上每层比下一层增施厚度5cm,相邻底肥层的覆土厚度为10cm。
4、布肥完成后1天内开挖定植穴移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开挖的定植穴中,四周用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再覆盖草木灰与秸秆末按1:1比例混合的定植表土5cm。
5、在定植后的2年内放任树体生长,待树冠长到1米左右高时,采用拉枝、撑枝、扭枝、摘心等技术培养主枝和副主枝。
6、生长期,按水与复合肥按100:8的比例混合制成能量水,及时进行果林的水肥同补。对于林间生长的野草要及时去除并就地堆放发酵后,再逐株施用于树根位置。
实施例2:
1、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野草生长旺盛、ph值在6-7的土地作为种植地。开穴种植前,拔根去除种植地野草,并就地堆放发酵成有机肥,然后将发酵成的有机肥深耕入土,同时每亩施用生石灰12kg。
2、取农家肥4000kg、猪粪2500kg、牛粪2000kg、鸡粪1200kg、秸秆末800kg、过磷酸钙200kg、腐殖酸150kg、海泡石120kg和稀土元素肥100kg配制成底肥,备用。
3、按行距和株距各为4cm挖种植穴,穴深100cm,然后进行肥层布置。具体如下:穴底先施用一层厚3cm的石灰层,覆盖一层开穴土,然后再施用一层底肥,再覆土,依次向上一层肥一层土直至将定植穴填满。由下而上第一层底肥厚度为5cm,以上每层比下一层增施厚度3cm,相邻底肥层的覆土厚度为15cm。
4、布肥完成后2天内开挖定植穴移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开挖的定植穴中,四周用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再覆盖草木灰与秸秆末按1:1比例混合的定植表土10cm。
5、在定植后的2年内放任树体生长,待树冠长到1米左右高时,采用拉枝、撑枝、扭枝、摘心等技术培养主枝和副主枝。
6、生长期,按水与复合肥按100:10的比例混合制成能量水,及时进行果林的水肥同补。对于林间生长的野草要及时去除并就地堆放发酵后,再逐株施用于树根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