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莴笋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食品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进入人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而且很容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中或体内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气度还已经广为人知,因此,人们对食品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十分关注,对果蔬不同条件下硝酸盐含量变化有很多研究和报道,但对莴笋中的硝酸盐还研究较少,因此,应当对其栽培条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处理:将种子晒8小时后,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后用浸种液浸种,每100g浸种液中包含:链霉素0.08-0.15g、戊唑醇可湿性粉剂0.4-0.7g、次氯酸钙0.2-0.3g、2,4-表油菜素內酯0.1-0.2g;用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到温度为2-4℃的冷藏室中冷藏;(2)种植管理:在土壤中加入酸性紫色土壤,调节土壤ph值为5.8,水分系数为0.98,植株生长15天后,每个5天对其喷施一次营养液,喷适量为一次100-200ml/株,所述营养液中按重量计包含全氮0.132-0.158%、全磷0.022-0.028%、l-2-氨基丁酸0.025-0.047%、全钾0.046-0.056%、腐殖酸85-100mg/l、总氨基酸44.5-45.8mg/ml,ph值为7.2-7.5;在生长后期出现花薹时,将嫩茎分化出的花薹摘掉;到采收期分批采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营养液由当地黑猪养殖场和梅花鹿养殖场收集粪便,与农作物发酵得到。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莴笋的栽培土壤为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培养管理过程中,营养液作为日常水源的一部分,营养液不足所需水分时加水补足。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种子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有助于种子在播种初期的抗病性;从增加营养液开始能够明显促进莴笋生长,检测莴笋在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营养液对莴笋叶片氨基酸、维生素、可溶性糖都有一定影响,在实现增产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莴笋的营养品质,适合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处理:将种子晒8小时后,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后用浸种液浸种,每100g浸种液中包含:链霉素0.12g、戊唑醇可湿性粉剂0.5g、次氯酸钙0.3g、2,4-表油菜素內酯0.1g;用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到温度为2-4℃的冷藏室中冷藏;(2)种植管理:在土壤中加入酸性紫色土壤,调节土壤ph值为5.8,水分系数为0.98,植株生长15天后,每个5天对其喷施一次营养液,喷适量为一次100-200ml/株,所述营养液中按重量计包含全氮0.144%、全磷0.025%、l-2-氨基丁酸0.038%、全钾0.051%、腐殖酸90mg/l、总氨基酸45.2mg/ml,ph值为7.4;在生长后期出现花薹时,将嫩茎分化出的花薹摘掉;到采收期分批采收。其中,所述营养液由当地黑猪养殖场和梅花鹿养殖场收集粪便,与农作物发酵得到;述莴笋的栽培土壤为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培养管理过程中,营养液作为日常水源的一部分,营养液不足所需水分时加水补足。实施例2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处理:将种子晒8小时后,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后用浸种液浸种,每100g浸种液中包含:链霉素0.08g、戊唑醇可湿性粉剂0.7g、次氯酸钙0.3g、2,4-表油菜素內酯0.2g;用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到温度为2-4℃的冷藏室中冷藏;(2)种植管理:在土壤中加入酸性紫色土壤,调节土壤ph值为5.8,水分系数为0.98,植株生长15天后,每个5天对其喷施一次营养液,喷适量为一次100-200ml/株,所述营养液中按重量计包含全氮0.132%、全磷0.028%、l-2-氨基丁酸0.025%、全钾0.046%、腐殖酸100mg/l、总氨基酸44.5mg/ml,ph值为7.2;在生长后期出现花薹时,将嫩茎分化出的花薹摘掉;到采收期分批采收。实施例3一种无公害莴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种子处理:将种子晒8小时后,用质量浓度为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后用浸种液浸种,每100g浸种液中包含:链霉素0.15g、戊唑醇可湿性粉剂0.4g、次氯酸钙0.3g、2,4-表油菜素內酯0.2g;用浸种液浸种20-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到温度为2-4℃的冷藏室中冷藏;(2)种植管理:在土壤中加入酸性紫色土壤,调节土壤ph值为5.8,水分系数为0.98,植株生长15天后,每个5天对其喷施一次营养液,喷适量为一次100-200ml/株,所述营养液中按重量计包含全氮0.158%、全磷0.028%、l-2-氨基丁酸0.047%、全钾0.046%、腐殖酸85mg/l、总氨基酸44.5mg/ml,ph值为7.5;在生长后期出现花薹时,将嫩茎分化出的花薹摘掉;到采收期分批采收。设置对照组1,所述种子处理按常规方法消毒浸种,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设置对照组2,营养液中按重量份计包含全氮0.144%、全磷0.025%、全钾0.051%、腐殖酸90mg/l、总氨基酸45.2mg/ml,ph值为7.4;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中相同;设置对照组3,营养液中按重量份计包含全氮0.075%、全磷0.025%、l-2-氨基丁酸0.038%、全钾0.051%、腐殖酸90mg/l、总氨基酸45.2mg/ml,ph值为7.4;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中相同;以大白甲为试验品种,在当年5月上旬在中的莴笋,种植管理48天后采收,在种植25天时、35天时和45天时,分别对叶片的亚硝酸盐含量(mg/kg)进行检测,得到以下结果:表1种植天数25天35天45天实施例1174.3106.838.4实施例2182.5115.240.8实施例3176.4107.541.6对照组1175.9138.462.3对照组2174.8132.683.5对照组3178.2149.268.4实施例1-3中亚硝酸盐含量通过施用营养液和相应管理有效降低,符合健康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方向,其中实施例3为现有营养液的成分,对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实施例1-3对硝酸盐含量影响更大,种子处理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对各组莴笋株高、鲜重进行检测,得到如下结果:表2组别株高(cm)鲜重(g/棵)实施例127.1108.2实施例226.8112.5实施例326.9107.8对照组127.2104.8对照组226.897.2对照组327.398.4通过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技术提高了莴笋的产量,但增加量较小。对各组莴笋营养含量进行检测,得到如下结果:表3种植天数vc(mg/kg)可溶性糖(mg/kg)氨基酸(mg/kg)水分(mg/kg)实施例1352.81.25279.391.5实施例2356.41.24278.992.2实施例3357.21.22282.491.3对照组1342.80.96254.392.5对照组2335.70.87230.892.4对照组3362.40.94248.692.2通过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管理方法对莴笋营养品质有明显改善,能够提高莴笋的商品价值。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