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种植
技术领域:
,也涉及栽培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的种植范围广,品种繁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贵州作为多种名贵中药材的生产地,对于黄精的引种栽培正在有序进行。但是由于药农对于黄精生长习性的了解不够,在栽培过程中病害频发,产量较低,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中药品质下降严重。当前技术中,关于黄精的栽培技术研究较多,但是大多局限于黄精的套种,如专利号为cn201310174604.3的一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植方法,其步骤包含选地、整地、根茎繁殖、移栽、中耕除草、合理追肥、摘除花芽、采收,由于在竹林下种植多花黄精,可以提高多花黄精的品质,减少种植成本,增加竹农的收入。但是对于黄精的野生栽培是当前中药种植的共识,也是提高黄精品质与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黄精仿野生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湿润荫蔽环境,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远离污染源并且没有发生过严重病害;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或二级标准;基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1996)一级或二级标准;远离污染源并未施用化学锄草剂的林地;(2)种茎选择及处理,选择健壮,颜色润黄,无病虫害,无破皮,具有顶芽的根茎作种栽,将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2节,有1~3个芽眼,经浸泡消毒后再进行栽种;(3)整地,根据林地地势和树木的生长疏密度程度挖穴,同时将杂草和枯枝落叶切碎,与牲畜粪尿混合,加入市售em菌发酵制作为基肥,5月中旬,将选定地块上的灌木、杂草等植物残枝收割,切碎均匀撒开,翻耕土地35cm以上,于栽植前整地作畦,畦宽110cm,畦高25cm,沟宽25cm;(4)栽种,栽种株行距20-25cm,深约15cm,施足基肥,再覆细土约3cm厚,将种茎平放芽眼向上,每穴1株,覆土之后浇透水,投放蚯蚓种,再盖土,过3~5天后再浇水1次,栽培时根据植被生长情况挖穴,穴深15cm,定植密度200~250株/亩;(5)田间管理,4月初多数苗出土后,根据生长情况及时除草,土壤含水量低于15%及时进行灌溉,并做好排水沟渠;(6)采收,栽培3~4年后,在其秋季倒苗前或早春发芽前采收,看其生长情况收大留小。所述步骤(2)中浸泡消毒使用的溶液为多菌灵溶液、甲基托布津溶液、草木灰浆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步骤(3)中基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将杂草和枯枝落叶加工到粒度3cm以下,与牲畜粪尿按质量比(3~5)∶1混合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含水量为60%~75%,加入发酵原料质量0.5%~1%的市售em菌稀释液,密闭发酵7~10天即可,其中所述市售em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个/ml,稀释100倍后再使用。所述步骤(4)中基肥的使用量为800~1000kg/亩;所述步骤(4)中蚯蚓种的投放量为100~200kg/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荫蔽度良好的林地进行黄精的栽培,免去了黄精栽培种大棚搭建的工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在栽培过程中施足基肥,利用市售em菌与蚯蚓的生物活动,提高树林落叶枯枝降解效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成分含量,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限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减少黄精栽培过程中追肥次数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于黄精的质量、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地选择湿润荫蔽环境,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远离污染源并且没有发生过严重病害;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或二级标准;基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符合《大气环境质量要求》(gb3095~1996)一级或二级标准;远离污染源并未施用化学锄草剂的林地;第二步:种茎选择及处理选择健壮,颜色润黄,无病虫害,无破皮,具有顶芽的根茎作种茎,将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2节,有1~3个芽眼,经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后再进行栽种;(3)整地,根据林地地势和树木的生长疏密度程度挖穴,同时将杂草和枯枝落叶切碎,与牲畜粪尿混合,加入市售em菌发酵制作为基肥,5月中旬,将选定地块上的灌木、杂草等植物残枝收割,切碎均匀撒开,翻耕土地35cm以上,于栽植前整地作畦,畦宽110cm,畦高25cm,沟宽25cm;(4)栽种,栽种株行距20-25cm,深约15cm,每亩使用基肥800kg,再覆细土约3cm厚,将种茎平放芽眼向上,每穴1株,覆土之后浇透水,每亩投放100kg的蚯蚓种,过5天后再浇水1次,栽培时根据植被生长情况挖穴,穴深15cm,定植密度200株/亩;(5)田间管理,4月初多数苗出土后,根据生长情况及时除草,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及时进行灌溉,并做好沟渠及时排水;(6)采收,栽培4年后,在其秋季倒苗前或早春发芽前采收,看其生长情况收大留小。所述步骤(3)中基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将杂草和枯枝落叶加工到粒度3cm以下,与牲畜粪尿按质量比3:1混合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含水量为60%,加入发酵原料质量0.5%的市售em菌稀释液,密闭发酵7天即可,其中所述市售em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个/ml,稀释100倍后再使用。试验例试验于2011年11月18日开始,地点位于铜仁江口县黄精种植基地,海拔高度700m~900m,灌溉良好,排水方便,距主干公路10km,周围无同种同属植物;年平均气温18℃,全年日照1257.3小时;基地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变质岩,耕地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土。土壤ph6~7、有机质含量5.8%~7.82%、全氮含量3.1g/kg~7.51g/kg、有效磷4.89mg/kg~13.4mg/kg、速效钾35.9mg/kg~129.6mg/kg。对照组按照常规大田栽培,面积5亩,栽前施入30000kg/hm2的优质有机肥;试验组采用本发明仿野生栽培方法,试验面积5亩,两组同一地域,气候水质条件无明显差异,收获时每个处理随机选取50株,调查须根总数、鲜重和种根茎鲜重,测定不同处理新生根茎多糖含量和产量。试验结果试验组对照组须根数/个19.216.3新根茎鲜重/g18.912.3根状茎总鲜重/g131.992.8根茎多糖含量22.9%17.6%产量kg/hm25031.64852.1可以看出,相对于使用常规种植方法的对照组,使用本发明种植方法后,黄精的须根个数提高了17.8%,新根茎鲜重提高了53.7%,根状茎总鲜重提高了42.1%,根茎多糖提高了5.3%,产量增加了18.3%,显示本发明具备良好的使用效果。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制。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