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小豆,又名红豆、饭豆、米豆、赤小豆,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红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红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红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营养价值如此丰富的红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其市场供应量往往供不应求,但是红小豆的传统种植方法,使得红小豆种子携带的病菌不易消除,且红小豆植株的抗病能力弱,使得病害严重,从而导致红小豆产量并不理想;因此,发明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来降低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选择及处理4月下旬,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前茬种植莴笋的种植地土壤,施入腐熟有机肥2200~2300kg/亩,深耕28~29cm,作畦;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粪1600~1700份、大豆秸秆280~290份、椰子壳95~100份、鲜酸浆草44~46份、鲜西瓜皮33~35份、鲜海芋叶39~41份、福寿螺粉26~27份、磷酸铵11~12份、硫酸钾14~15份、尿素23~24份;(2)红小豆种子的选择、处理及播种5月初,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眼的红小豆种子,浸没于浸种液中浸泡65~70min并通入功率为69~71w、频率为79~81khz的超声波进行超声处理,滤液取出,置入温度为-7~-6℃的冷冻箱内冷冻24~26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16%,播种于种植地的种植穴内,每个种植穴内播种3粒、播种深度为3.4~3.5cm,行距为51~52cm、穴距为23~25cm,播种后每穴立即浇水95~97ml;所述的浸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车前子8.5~8.7份、牵牛子4.3~4.5份、苦楝皮9.7~9.9份、麻黄根2.3~2.5份、硫酸铜1.1~1.2份、水280~290份;(3)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出苗2~3天后进行第一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2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4~45ml,出苗7~8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8~49ml,出苗15~16天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6~17天叶面喷施一次直至开始采收、期间及时摘去枯叶老叶病叶;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草甜素0.22~0.24份、熊果叶提取物0.41~0.43份、田基黄提取物0.17~0.19份、花旗松素0.37~0.39份、维生素b50.65~0.67份、柠檬酸螯合锰0.92~0.94份、磷酸二氢钾15~16份、柠檬酸镁1.4~1.5份、水550~560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鲜酸浆草和鲜海芋叶投入转速为2300~25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16~17min,取出,投入重量为鲜酸浆草重量4.2~4.4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15~16min并用转速为80~90r/min的搅拌器不断进行搅拌,室温自然冷却,得草叶汁;b.将牛粪投入转速为3200~34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8~30min,取出,与草叶汁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4~35℃的条件下发酵105~110h,得发酵牛粪粉;c.将大豆秸秆和椰子壳投入转速为4500~47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6~38min,取出,投入温度为83~84℃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22~23min,取出,与粉碎后的鲜西瓜皮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1~32℃的条件下发酵79~81h,得发酵皮壳秆;d.将福寿螺粉、发酵牛粪粉和发酵皮壳秆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8~39℃的条件下发酵57~59h,期间每隔15~16h翻搅一次,加入磷酸铵、硫酸钾和尿素混合搅拌均匀,调整含水量为7.2%~7.4%,造粒,得腐熟有机肥。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种剂,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车前子、牵牛子、苦楝皮和麻黄根投入转速为3500~37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3~35min,取出,投入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39~41min,过130~140目滤布,取滤液,加入硫酸铜用转速为150~160r/min的搅拌器搅拌18~19min,得浸种剂。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每次的喷施量为21~22ml/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对种植地土壤进行施肥处理,不但有效提高土壤的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有害物质过氧化氢分解,防止对红小豆植株造成毒害,提高脲酶活性,提高土壤的氮元素含量,从而提高红小豆植株根系的固氮能力,提高其养分的积累,为开花结荚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土壤虫害的发生和土壤病菌的滋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前对红小豆种子进行处理,不但能够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细胞活性,促进其快速发芽,而且有效提高红小豆幼苗的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细胞分裂的能力,从而促进根系的伸展和粗壮生长;播种后定期喷施营养液,不但有效提高植株滋生的抗病抗旱能力,杀灭外来侵染的有害菌,降低病害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植株对营养的吸收运输转化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合成,提高红小豆产量和品质,使得粒大饱满、色泽鲜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选择及处理4月下旬,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前茬种植莴笋的种植地土壤,施入腐熟有机肥2200kg/亩,深耕28~29cm,作畦;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粪1600份、大豆秸秆280份、椰子壳95份、鲜酸浆草44份、鲜西瓜皮33份、鲜海芋叶39份、福寿螺粉26份、磷酸铵11份、硫酸钾14份、尿素23份;(2)红小豆种子的选择、处理及播种5月初,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眼的红小豆种子,浸没于浸种液中浸泡65min并通入功率为69w、频率为79khz的超声波进行超声处理,滤液取出,置入温度为-7℃的冷冻箱内冷冻24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播种于种植地的种植穴内,每个种植穴内播种3粒、播种深度为3.4~3.5cm,行距为51~52cm、穴距为23~25cm,播种后每穴立即浇水95ml;所述的浸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车前子8.5份、牵牛子4.3份、苦楝皮9.7份、麻黄根2.3份、硫酸铜1.1份、水280份;(3)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出苗2~3天后进行第一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2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4ml,出苗7~8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8ml,出苗15~16天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6~17天叶面喷施一次直至开始采收、期间及时摘去枯叶老叶病叶;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草甜素0.22份、熊果叶提取物0.41份、田基黄提取物0.17份、花旗松素0.37份、维生素b50.65份、柠檬酸螯合锰0.92份、磷酸二氢钾15份、柠檬酸镁1.4份、水550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将鲜酸浆草和鲜海芋叶投入转速为23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16min,取出,投入重量为鲜酸浆草重量4.2倍量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15min并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器不断进行搅拌,室温自然冷却,得草叶汁;b.将牛粪投入转速为32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28min,取出,与草叶汁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4℃的条件下发酵105h,得发酵牛粪粉;c.将大豆秸秆和椰子壳投入转速为45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6min,取出,投入温度为83℃的旋转炒锅内恒温炒制22min,取出,与粉碎后的鲜西瓜皮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1℃的条件下发酵79h,得发酵皮壳秆;d.将福寿螺粉、发酵牛粪粉和发酵皮壳秆混合搅拌均匀,盖上塑料薄膜,在温度为38℃的条件下发酵57h,期间每隔15h翻搅一次,加入磷酸铵、硫酸钾和尿素混合搅拌均匀,调整含水量为7.2%,造粒,得腐熟有机肥。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种剂,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车前子、牵牛子、苦楝皮和麻黄根投入转速为3500r/min的粉碎机中粉碎33min,取出,投入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39min,过130目滤布,取滤液,加入硫酸铜用转速为150r/min的搅拌器搅拌18min,得浸种剂。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每次的喷施量为21ml/株。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选择及处理4月下旬,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前茬种植莴笋的种植地土壤,施入腐熟有机肥2250kg/亩,深耕28~29cm,作畦;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粪1650份、大豆秸秆285份、椰子壳98份、鲜酸浆草45份、鲜西瓜皮34份、鲜海芋叶40份、福寿螺粉26.5份、磷酸铵11.5份、硫酸钾14.5份、尿素23.5份;(2)红小豆种子的选择、处理及播种5月初,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眼的红小豆种子,浸没于浸种液中浸泡68min并通入功率为70w、频率为80khz的超声波进行超声处理,滤液取出,置入温度为-6.5℃的冷冻箱内冷冻25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5.5%,播种于种植地的种植穴内,每个种植穴内播种3粒、播种深度为3.4~3.5cm,行距为51~52cm、穴距为23~25cm,播种后每穴立即浇水96ml;所述的浸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车前子8.6份、牵牛子4.4份、苦楝皮9.8份、麻黄根2.4份、硫酸铜1.15份、水285份;(3)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出苗2~3天后进行第一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2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4.5ml,出苗7~8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8.5ml,出苗15~16天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6~17天叶面喷施一次直至开始采收、期间及时摘去枯叶老叶病叶;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草甜素0.23份、熊果叶提取物0.42份、田基黄提取物0.18份、花旗松素0.38份、维生素b50.66份、柠檬酸螯合锰0.93份、磷酸二氢钾15.5份、柠檬酸镁1.45份、水555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每次的喷施量为21.5ml/株。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治红小豆病害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种植地土壤的选择及处理4月下旬,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前茬种植莴笋的种植地土壤,施入腐熟有机肥2300kg/亩,深耕28~29cm,作畦;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粪1700份、大豆秸秆290份、椰子壳100份、鲜酸浆草46份、鲜西瓜皮35份、鲜海芋叶41份、福寿螺粉27份、磷酸铵12份、硫酸钾15份、尿素24份;(2)红小豆种子的选择、处理及播种5月初,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眼的红小豆种子,浸没于浸种液中浸泡65~70min并通入功率为71w、频率为81khz的超声波进行超声处理,滤液取出,置入温度为-6℃的冷冻箱内冷冻26min,取出,晾晒至水分含量为16%,播种于种植地的种植穴内,每个种植穴内播种3粒、播种深度为3.4~3.5cm,行距为51~52cm、穴距为23~25cm,播种后每穴立即浇水97ml;所述的浸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车前子8.7份、牵牛子4.5份、苦楝皮9.9份、麻黄根2.5份、硫酸铜1.2份、水290份;(3)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出苗2~3天后进行第一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2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5ml,出苗7~8天后进行第二次间苗查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生长健壮的红豆幼苗、间苗查苗补苗后每穴浇水49ml,出苗15~16天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6~17天叶面喷施一次直至开始采收、期间及时摘去枯叶老叶病叶;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草甜素0.24份、熊果叶提取物0.43份、田基黄提取物0.19份、花旗松素0.39份、维生素b50.67份、柠檬酸螯合锰0.94份、磷酸二氢钾16份、柠檬酸镁1.5份、水560份。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种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每次的喷施量为22ml/株。使用本实施例的种植方法与对比例红小豆的传统种植方法在蚌埠市涂山村对“龙垦红小豆”进行种植实验,种植20亩,分为4组,平均每组5亩,统计其病害率、平均百粒重和平均亩产量,实验对比结果如下表: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病害率(%)0.590.560.548.97平均百粒重(g)19.5319.5919.6716.45平均亩产量(kg)173.12173.89174.78138.65增产率(%)24.8625.4226.06——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红小豆的病害率,提高其百粒重和亩产量,使得病害率降低8.38%~8.43%,增产25.85%~27.42%,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