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212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习知技术中的植物种植在全称均采用相同条件的条件。例如中国专利cn106665050a公开了一种豆角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一种无土栽培豌豆苗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初期准备:采用栽培架、育苗盘和栽培基质进行立体生产;栽培架用于摆放多层育苗盘,育苗盘采用塑料育苗盘,栽培基质选用包装纸;种子准备:选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播种前剔除虫蛀、破残、霉烂、畸形的种子;浸种:浸种容器下边设有排水孔;将上述经过筛选的种子淘洗干净后,先用50℃水浸种10~2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再用常温水浸种8~10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种子2~3次,便可进行催芽;催芽:将育苗盘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盘底铺上包装纸,用水将纸浸湿,将上述浸种后的种子均匀撤播在育苗盘内,将播好种的育苗盘摞叠在一起,放在栽培架上,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晚温度保持在18~22℃范围内,每天进行一次倒盘,调换育苗盘上下前后位置,同时浇水一次,浇水时以育苗盘内不积水为度,经2~3天催芽,豌豆种出苗达1.5厘米高时,将摞叠的育苗盘分层放开,整齐摆放在栽培架上,在出盘前后几天时间内,要检查豌豆种子发芽情况,及时将未发芽的种子夹出;芽苗生长期:豌豆苗生长期间温度保持在14~30℃,每天至少通风1次,每天喷淋2-4次水,浇水量以育苗盘内的包装纸湿润为度;产品的形成:豌豆苗经过10~13天的生长,苗高10~15公分,即可采收。常温水中加入甲醛进行浸种8-10小时,水与甲醛的重量份数比为,水∶甲醛=500∶3。芽苗生长期步骤中,喷甲基托布津液一次。

以上现有技术中,由于在作物所生长的整个阶段都采用相同的条件(例如温度、营养液浓度等),这样导致作物的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一种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植物的萌芽期施以190~21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1~13小时的光照周期和全光谱的光照条件;

在植物的幼苗期施以230~2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3~15小时的光照周期和由光配比为3.5~4.5:1红光、蓝光所组成的红蓝复合光的光照条件;

以及,在植物的成长期施以230~2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3~15小时的光照周期和由光配比为5.5~6.5:1红光、蓝光所组成的红蓝复合光的光照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萌芽期的时间为6~12天。

进一步地,所述幼苗期的时间为8~15天。

进一步地,所述成长期的时间为8~15天。

进一步地,所述萌芽期所用的营养液的ec浓度为0.6~1.2ms/cm,萌芽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幼苗期的定植板上孔位数为80~120孔/㎡,所述成长期的定植板上孔位数为30~60孔/㎡。

进一步地,所述幼苗期所用的营养液的ec浓度为1.0~1.5ms/cm,萌芽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进一步地,所述幼苗期的温度为10~25℃左右,空气湿度60~80%,二氧化碳浓度600~800ppm。

进一步地,所述成长期所用的营养液的ec浓度为1.5~2.0ms/cm,成长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进一步地,所述成长期的温度为10~25℃左右,空气湿度60~80%,二氧化碳浓度800~1000ppm。

本发明的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在不同生长阶段施以不同的光照条件,在萌芽期使用全光谱有利于种子萌发,在幼苗期使用红蓝光,增加蓝光比例有利于培育壮苗。在成长期使用红蓝光,增加红光比例有利于叶片生长,由此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之术语:

“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4”、“1~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质量份”指表示多个组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计量单位,1份可表示任意的单位质量,如可以表示为1g,也可表示2.689g等。假如我们说a组分的质量份为a份,b组分的质量份为b份,则表示a组分的质量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a:b。或者,表示a组分的质量为ak,b组分的质量为bk(k为任意数,表示倍数因子)。不可误解的是,与质量份数不同的是,所有组分的质量份之和并不受限于100份之限制。

“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本发明的用于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植物的萌芽期施以190~21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1~13小时的光照周期和全光谱的光照条件;

在植物的幼苗期施以230~2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3~15小时的光照周期和由光配比为3.5~4.5:1红光、蓝光所组成的红蓝复合光的光照条件;

以及,在植物的成长期施以230~2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13~15小时的光照周期和由光配比为5.5~6.5:1红光、蓝光所组成的红蓝复合光的光照条件。

上述萌芽期、幼苗期和成长期为植物生长的相继发生的三个阶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都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呈抛物线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率又减慢以至停止;营养需求随着生长速率表现出“少-多-少”,即开始时生长速率缓慢营养需求少,随着生长速率达到顶峰营养需求快速增大,然后生长速率减慢营养需求减少,环境需求随着植物生长则表现出“高-低-高”的规律。

萌芽期内,植物体积小、生长缓慢、营养需求少、环境要求高的阶段进行集中管理;在幼苗期内,植物体积变大、生长加快、营养需求增高、环境要求降低的阶段集中管理;在成长期内,植物生长速率达到最高点时进行采收。

以上三个阶段,不同生长阶段施以不同的光照条件,因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配方不同,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质不同,萌芽期使用全光谱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期使用红蓝光,增加蓝光比例有利于培育壮苗。成长期使用红蓝光,增加红光比例有利于叶片生长,提高生物量。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强不同,随着生长速率加快,所需光强也不断增高。

另外,在三个阶段植物的体积不同,三个阶段的种植密度则不同,相同种植面积萌芽期种植密度为幼苗期的14倍,幼苗期为成长期2.5倍。三段法节约的种植面积,降低成本。成长期营养液浓度为幼苗期营养液浓度的1.5倍,幼苗期营养液浓度为萌芽期营养液浓度的1.5倍。分阶段营养液管理既可以避免整个生长阶段使用同一营养液出现的问题例如:萌芽期易出现盐毒害现象,成长期易出现缺素现象,同时又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节约营养液成本。

上述三个阶段的时间可以均为9~11天,优选为10天。这样,整个生长阶段为30左右,一年可以产出36茬植物。三段法真正做到循环产出,产量达到最大化。

以上术语“全光谱”是指可见光色的整个频段,光波段为400~800nm。在萌芽期内萌芽期专用营养液,ec浓度为0.6~1.2ms/cm;此处,ec浓度是指电导率法表示的浓度,通常配制营养液用的水溶性无机盐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具有导电作用,导电能力的强弱可用电导率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即浓度与电导率呈密切的正相关,含盐量愈高,溶液的电导率愈大。因此营养液的电导率能反映溶液中盐分含量的高低,但电导率只反映营养液中各种盐类总盐分的浓度而不能反映各种盐类的单独浓度,但这已能满足无土栽培中控制营养液的需要,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测定方法。萌芽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萌芽期的温度以10~25℃为宜,空气湿度以60~80%为佳,二氧化碳浓度以450~550ppm为佳。

在幼苗期,所用的营养液的ec浓度为1.0~1.5ms/cm,优选为1.20ms/cm。萌芽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幼苗期的温度以10~25℃为佳,空气湿度以60~80%为佳,二氧化碳浓度以600~800ppm为宜。

成长期所用的营养液的ec浓度为1.5~2.0ms/cm。成长期所用的营养液的ph为6~7。

以上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1

步骤一、萌芽期管理。萌芽期为9天。

(1)播种前准备:

a、消毒:准备播种盘(55cm*28cm*5cm)用五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播种盘消毒处理后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待使用。

b、海绵:将准备好的播种盘依次排好,已经完全浸湿的播种海绵块(25cm*25cm)放入播种盘,待播种;

(2)播种:播2粒种子于单个海绵孔穴中,用喷雾水壶均匀喷在海绵上,确保种子完全浸湿,并在播种盘上做好品种播种时间标识。将播好的种子放在萌芽期成套设备上待发芽。

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15℃;空气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450ppm保持栽培室内空气流动;

营养需求:使用萌芽期专用营养液,ec浓度为0.75ms/cm,ph为7。

光照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90μmol·m-2·s-1;光质为全光谱,光波段为400~800nm;光周期为13小时;

步骤二、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为9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9天的植物苗定植到幼苗期专用定植板上,并将幼苗定植板放入幼苗期专用栽培槽上;

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为23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3.5: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5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幼苗期专用营养液,ec约为1.15ms/cm,ph为6。

环境要求: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600ppm;保持室内通风;

步骤三、成长期的管理:成长期为9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18天的植物苗移至形成期定植板上,将形成期定植板放置形成期成套设套设备上;

光环境:光照强度为23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5.5: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5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形成期营养液配方,添加有机成分增加植物口感,ec约为1.75ms/cm,ph为6。

环境要求: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60%;co2浓度800ppm。

实施例2

步骤一、萌芽期管理。萌芽期为11天。

(1)播种前准备:

a、消毒:准备播种盘(55cm*28cm*5cm)用五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播种盘消毒处理后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待使用。

b、海绵:将准备好的播种盘依次排好,已经完全浸湿的播种海绵块(25cm*25cm)放入播种盘,待播种;

(2)播种:播2粒种子于单个海绵孔穴中,用喷雾水壶均匀喷在海绵上,确保种子完全浸湿,并在播种盘上做好品种播种时间标识。将播好的种子放在萌芽期成套设备上待发芽。

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25℃;空气湿度80%;二氧化碳浓度550ppm保持栽培室内空气流动;

营养需求:使用萌芽期专用营养液,ec浓度为0.85ms/cm,ph为7。

光照条件为:光照强度为210μmol·m-2·s-1;光质为全光谱,光波段为400~800nm;光周期为11小时;

步骤二、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为11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11天的植物苗定植到幼苗期专用定植板上,并将幼苗定植板放入幼苗期专用栽培槽上;

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为27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4.5: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3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幼苗期专用营养液,ec约为1.25ms/cm,ph为7。

环境要求: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80%;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保持室内通风;

步骤三、成长期的管理:成长期为11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22天的植物苗移至形成期定植板上,将形成期定植板放置形成期成套设套设备上;

光环境:光照强度为27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6.5: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3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形成期营养液配方,添加有机成分增加植物口感,ec约为1.85ms/cm,ph为7。

环境要求:温度30℃左右;空气湿度80%;co2浓度1000ppm。

实施例3

步骤一、萌芽期管理。萌芽期为10天。

(1)播种前准备:

a、消毒:准备播种盘(55cm*28cm*5cm)用五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播种盘消毒处理后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待使用。

b、海绵:将准备好的播种盘依次排好,已经完全浸湿的播种海绵块(25cm*25cm)放入播种盘,待播种;

(2)播种:播2粒种子于单个海绵孔穴中,用喷雾水壶均匀喷在海绵上,确保种子完全浸湿,并在播种盘上做好品种播种时间标识。将播好的种子放在萌芽期成套设备上待发芽。

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20℃;空气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500ppm保持栽培室内空气流动;

营养需求:使用萌芽期专用营养液,ec浓度为0.80ms/cm,ph为6.5。

光照条件为:光照强度为210μmol·m-2·s-1;光质为全光谱,光波段为400~800nm;光周期为13小时;

步骤二、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为10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10天的植物苗定植到幼苗期专用定植板上,并将幼苗定植板放入幼苗期专用栽培槽上;

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为23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4: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5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幼苗期专用营养液,ec为1.2ms/cm,ph为6.5。

环境要求: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700ppm;保持室内通风。

步骤三、成长期的管理:成长期为10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20天的植物苗移至形成期定植板上,将形成期定植板放置形成期成套设套设备上;

光环境:光照强度为27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6: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3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形成期营养液配方,添加有机成分增加植物口感,ec约为1.8ms/cm,ph为6.5。

环境要求:温度27.5℃左右;空气湿度70%;co2浓度900ppm。

实施例4

步骤一、萌芽期管理。萌芽期为10天。

(1)播种前准备:

a、消毒:准备播种盘(55cm*28cm*5cm)用五千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播种盘消毒处理后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待使用。

b、海绵:将准备好的播种盘依次排好,已经完全浸湿的播种海绵块(25cm*25cm)放入播种盘,待播种;

(2)播种:播2粒种子于单个海绵孔穴中,用喷雾水壶均匀喷在海绵上,确保种子完全浸湿,并在播种盘上做好品种播种时间标识。将播好的种子放在萌芽期成套设备上待发芽。

环境要求:温度控制在20℃;空气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500ppm保持栽培室内空气流动;

营养需求:使用萌芽期专用营养液,ec浓度为0.80ms/cm,ph为6.5。

光照条件为: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光质为全光谱,光波段为400~800nm;光周期为12小时;

步骤二、幼苗期管理,幼苗期为10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10天的植物苗定植到幼苗期专用定植板上,并将幼苗定植板放入幼苗期专用栽培槽上;

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为230~27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4: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4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幼苗期专用营养液,ec约为1.2ms/cm,ph为6.5。

环境要求: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700ppm;保持室内通风。

步骤三、成长期的管理:成长期为10天。

操作要求:将生长20天的植物苗移至形成期定植板上,将形成期定植板放置形成期成套设套设备上;

光环境:光照强度为250μmol·m-2·s-1;光质为红蓝光,配比为r:b=6:1,蓝光波段为450nm红光波段为660nm;光周期为14小时;

水肥要求:使用形成期营养液配方,添加有机成分增加植物口感,ec约为1.8ms/cm,ph为6.5。

环境要求:温度28℃左右;空气湿度70%;co2浓度900ppm。

由于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各工艺参数的数值范围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可能全部体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想象到只要落入上述该数值范围内的任何数值均可实施本发明,当然也包括若干项数值范围内具体值的任意组合。此处,出于篇幅的考虑,省略了给出某一项或多项数值范围内具体值的实施例,此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公开不充分。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选择等,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