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200阅读:1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exa.murray)r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8-60cm;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cm,开花时常凋落;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mm,宽6-8mm,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mm,白色带紫红色,具紫色脉;唇盘上面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蕊柱长18—20mm,柱状,具狭翅,稍弓曲;花期4-5月。

白及常野生于丘陵、低山溪边以及阴蔽草丛或者林下湿地,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省区以及日本等地;以块茎入药,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医药、美容、涂料和印染等行业;近年来,由于需求量大,人工野生白及受到严重的私挖滥采,资源量急剧减少,已经列入世界濒危植物保护物种,且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收录,同时也被写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种类。

实际生产中,人工白及栽培长期处于“就地采收—就地留种—就地再栽培”的原始循环状态,白及品质逐年退化;近年来,白及种苗组培已经成为白及大规模种植的重要种苗来源之一,但是,白及种苗大田栽培存活率较低,生长周期较长,特别是组培苗大田栽培第一年生长极其缓慢,对提高组培技术在白及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缓解白及野生资源日益匮乏的困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优化白及组培苗大田移栽方法,是白及优质种苗大规模种植的必要前提。

cn201410666249.6公开了“一种白芨的规模化高产栽培方法”,主要包括种苗的繁殖、炼苗、大田移栽、生长期管理、次年生长期的管理及采收。同时,将微生物技术与生态种植技术相结合,使用em原露能分泌与合成大量的有机酸、氨基酸、酶、活性激素、抗氧化酵素扥,快速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分解了药物的残留,加快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缩短了种植的周期和提高了白芨的产量。

cn20151067431.7公开了“一种无公害白芨的高产栽培方法”,主要利用兰科根瘤菌或者兰科菌根菌经过人工培养后的有益共生菌营养液与腐殖土进行繁殖发酵后制得营养土,营养土与种植沟内的土壤混合后,进行组培苗的田地移栽,进而有效的促进了白芨新根的产生和块茎的肥大,同时使用em防虫液完全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

cn201410364717.4公开了一种“白芨组培育苗方法”,主要由环境消毒、外植体准备、培养基准备、播种、培养室培养、大棚炼苗、林下炼苗、移植大田和收获九个步骤组成。其主要特征为培养土分为底层培养土和上层培养土,底层植料的制取:挖取松树林里的腐殖土,添加农家肥及磷酸家和磷肥,使得农家肥及磷酸钾和磷肥混合沤制一个月形成发酵肥即为底层培养土,培养盘装好3公分底层培养土后将椰壳粉铺在底层培养土上面厚3公分即为培养土。

cn201611244428.6公开了“一种白芨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沙土用大锅炒热至80℃以上来杀死寄生虫卵,并将冷却后的沙土撒入成长至5cm左右高的白芨组培苗瓶中,然后再组培室培养15-30d即完成驯化,这种方式可以不用清洗组培苗,保护了幼苗根部,也节省了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以规范白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白及种苗大田栽培存活率;本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成本低和管理方便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推广栽培,是一种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和成活率高的白及组培种苗移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地整地

a、作为白及的规范化生产基地,必须符合gap种植对土壤、大气和水质的要求;

b、选好地后深翻;

②株行距

定植按行距25cm、株距25cm,每亩定植驯化苗7000-8000株,定植深度约3-4cm,定植后3h内浇透定植水,10d左右再浇水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提供了一套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避免了白及组培种苗存活率较低,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缺乏的问题,同时将白及种植基地建设环境及土壤的要求做了明确界定。

②提供了一套白及大田栽培土地整理及栽培的完整措施,提出了不同土壤条件土地整理、底肥施用及栽培行间距的具体要求,提高了组培驯化苗的大田栽培成活率和大田栽培效率,有效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中技术及标准缺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

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地整地

a、作为白及的规范化生产基地,必须符合gap种植对土壤、大气和水质的要求;根据其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

b、选好地后深翻20cm以上,翻土时每亩撒7袋、每袋500克的颗粒剂辛硫磷混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虫,开宽1-1.2m、高20cm的墒,再将表层土壤整细耙平,如土壤偏瘦,视情况每亩施200-400kg有机肥或堆肥,不能施化学性肥料,有机肥撒到墒面即可,有机肥上面再撒一层厚约5cm左右的腐质土,自然松散,不能压实,作用是增加透气性,同时压住杂草生长;

②株行距

定植按行距25cm、株距25cm,每亩定植驯化苗7000-8000株,定植深度约3-4cm,定植后3h内浇透定植水,10d左右再浇水一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方法是:①选地整地:A、作为白及的规范化生产基地,必须符合GAP种植对土壤、大气和水质的要求;B、选好地后深翻;②株行距:定植按行距25cm、株距25cm,每亩定植驯化苗7000‑8000株,定植深度约3‑4cm,定植后3h内浇透定植水,10d左右再浇水一次。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白及种苗大田移栽方法,避免了白及组培种苗存活率较低,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缺乏的问题;提供了一套白及大田栽培土地整理及栽培的完整措施,提出了不同土壤条件土地整理、底肥施用及栽培行间距的具体要求,提高了组培驯化苗的大田栽培成活率和大田栽培效率,有效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中技术及标准缺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琼;周晓;王淑慧;何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京丰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