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公鸡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812阅读:4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公鸡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养鸡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禽产业之一,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养殖户的追求目标。而养鸡场中孵化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鸡的授精能力,所以种公鸡的养殖管理的好坏对母鸡饲养效益的实现及对后代生产性能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还有不少养殖户对种公鸡的养殖方法不科学合理,导致种公鸡的体格瘦小且受精能力低。为了培育生长发育好,具有强壮体格、适宜体重,性欲强且精液质量好,授精能力强且利用期长的种公鸡,必须根据公鸡的生理和行为特点,做好相关的管理和选择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种公鸡的养殖方法,通过该方法养殖的种公鸡具有健康度高、繁殖性能突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种公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鸡种选择;所选优质健康的金陵种鸡;

(2)育雏期管理:鸡舍内设有供暖系统和通风系统,保护良好通风,根据雏鸡的日龄控制温度;1~3日龄温度控制在29~31℃,4~7日温度降为27~29℃,按时喂食雏鸡料;第5日龄后开始断喙,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能减少断喙造成的出血死亡,光照时间每天为12~14小时;从第2周开始后,温度每隔两天降低1℃,直到25℃为止,同时减少光照时间,根据雏公鸡的体增重来来决定,光照时间一般为8~9小时;开始进行扩群,按照标准饲养密度操作,做好鸡舍内加湿和消毒杀菌工作;第3~6周,温度控制在20~21℃,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变,每日限量采食但不限制饮水供应;第6周后,公鸡体重达1000~1200克时,即可安排选种;留下13%最优秀的公鸡将体轻、畸形、鉴别错误、断喙不良、不健康等不合格鸡只淘汰掉;

(3)育成期管理:第7~13周,给公鸡喂食育成料,采用喂5限2饲的喂法,并控制饮水;第14~24周,改为喂6限1饲的喂法,并控制饮水;每周定时称体重并计算均匀度,根据实际体重和周增重来调整下一周的喂料量;根据公鸡的发育程度决定加光时间,光照时间由8~9小时增加到11~12小时,光照强度由10~15lux增加到30~35lux;22周后,公鸡和母鸡混群喂养;

(4)授精交配管理;第25周后,种公鸡开始和母鸡进行授精交配,挑选最优秀的公鸡进行混群,按每100只母鸡配10只公鸡,根据母鸡产蛋率和照蛋测定受精率情况;交配高峰期时应供应不低于6000卡/公斤热能的种鸡饲料,每只公鸡平均每日提供150~160克种鸡饲料,同时控制公鸡体重维持在正常值,不宜过瘦或过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给公鸡进行穿鼻签,防止公鸡偷吃母鸡料,穿鼻签工作在混群后3~5天后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雏鸡料包括:玉米44%、麸皮6%、小麦9%、豆粕24%、细米糠12%、盐0.3%、蛋氨酸0.2%、磷酸氢钙1.25%、石灰矿石粉0.25%、微量元素添加剂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育成料包括:玉米46%、高粱10%、麦麸14%,大麦12%、鱼粉3%、叶粉8%、骨粉4%、食盐0.5%、维生素添加剂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种公鸡的养殖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保证公鸡具有强壮的身体,且繁殖性能突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瘦肉率高、肉质好;其繁育的后代的生存能力强、生病率低,利用生鸡养殖行业的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种公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鸡种选择;所选优质健康的金陵种鸡;

2、育雏期管理:鸡舍内设有供暖系统和通风系统,保护良好通风,根据雏鸡的日龄控制温度;1~3日龄温度控制在29~31℃,4~7日温度降为27~29℃,按时喂食雏鸡料;第5日龄后开始断喙,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能减少断喙造成的出血死亡,光照时间每天为12~14小时;从第2周开始后,温度每隔两天降低1℃,直到25℃为止,同时减少光照时间,根据雏公鸡的体增重来来决定,光照时间一般为8~9小时;开始进行扩群,按照标准饲养密度操作,做好鸡舍内加湿和消毒杀菌工作;第3~6周,温度控制在20~21℃,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变,每日限量采食但不限制饮水供应;第6周后,公鸡体重达1000~1200克时,即可安排选种;留下13%最优秀的公鸡将体轻、畸形、鉴别错误、断喙不良、不健康等不合格鸡只淘汰掉;

3、育成期管理:第7~13周,给公鸡喂食育成料,采用喂5限2饲的喂法,并控制饮水;第14~24周,改为喂6限1饲的喂法,并控制饮水;每周定时称体重并计算均匀度,根据实际体重和周增重来调整下一周的喂料量;根据公鸡的发育程度决定加光时间,光照时间由8~9小时增加到11~12小时,光照强度由10~15lux增加到30~35lux;22周后,公鸡和母鸡混群喂养;

4、授精交配管理;第25周后,种公鸡开始和母鸡进行授精交配,挑选最优秀的公鸡进行混群,按每100只母鸡配10只公鸡,根据母鸡产蛋率和照蛋测定受精率情况;交配高峰期时应供应不低于6000卡/公斤热能的种鸡饲料,每只公鸡平均每日提供150~160克种鸡饲料,同时控制公鸡体重维持在正常值,不宜过瘦或过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给公鸡进行穿鼻签,防止公鸡偷吃母鸡料,穿鼻签工作在混群后3~5天后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雏鸡料包括:玉米44%、麸皮6%、小麦9%、豆粕24%、细米糠12%、盐0.3%、蛋氨酸0.2%、磷酸氢钙1.25%、石灰矿石粉0.25%、微量元素添加剂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育成料包括:玉米46%、高粱10%、麦麸14%,大麦12%、鱼粉3%、叶粉8%、骨粉4%、食盐0.5%、维生素添加剂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简单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公鸡的养殖方法,属于生禽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鸡种选择、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和授精交配管理等步骤,所选优质健康的金陵种鸡;本发明种公鸡的养殖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保证公鸡具有强壮的身体,且繁殖性能突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瘦肉率高、肉质好;其繁育的后代的生存能力强、生病率低,利用生鸡养殖行业的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曾庆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色金陵农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