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2077发布日期:2019-02-26 18:3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秸秆打捆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喷洒装置的牵引或行走式的打捆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尤其是东北地区,更是以种植玉米为主。每年的收获季节都会有大量玉米秸秆产生。而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作为燃料的玉米秸秆大量闲置下来,农民多采用焚烧方法解决,但这样既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火灾。

当前,玉米秸秆作为牛、羊等养殖业的辅助饲料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青贮饲料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晒制干草养分损失20%-30%,有时多达40%以上,而青贮后养分仅损失3%-10%,尤其能够有效地保存维生素。用青贮方法将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但是,在我国东北及内蒙等玉米主产区,秋收时玉米秸秆已经处于青黄状态,秸秆含水量极低。但青贮饲料需要含水量为75%左右,才适于乳酸菌的的繁殖。所以养殖户为了使秸秆含水量达到上述要求,在将玉米秸秆从田地运回场院后打包前,需要向粉碎的秸秆洒水,然后再用打捆机打捆装袋,这样操作造成含水量不均匀,而且重复作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现在急需一种在田地内粉碎、打捆时就直接将水或菌液均匀的喷洒在秸秆上的农用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该打捆机在粉碎、打捆同时向秸秆内喷洒水或带有其它物质的液体,使秸秆含水量达到青贮技术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包括牵引或行走式打捆机,在打捆机上加装有向秸秆内喷洒液体的喷洒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在打捆机上安装喷洒装置,一次作业就可完成秸秆粉碎、除尘、喷洒液体、打捆装袋等多项作业环节,达到用于做饲料的标准要求。因此本技术的实施,对提升玉米秸秆的处理方法,有效利用资源,增加机具的作业项目,提高机具的利用率,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还给养殖户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打捆机还可以在装有喷洒装置的基础上再加装一个青贮机,这样一次完成青黄玉米秸秆的捡拾、粉碎、打捆、喷液、装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喷洒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发明了本技术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本技术打捆机适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牧草、高粱、谷物秸秆等。本技术的目的是为牵引或行走式打捆机加装一个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安装在打捆机上,向粉碎后秸秆里喷洒液体(水或菌液),以确保秸秆在打捆前就达到含水量的要求,然后再进行打捆装袋。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现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技术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包括牵引或行走式打捆机1,在打捆机1上加装有向秸秆内喷洒液体的喷洒装置2。所述的喷洒装置2包括储液罐4、水管、水泵8及喷头3,所述储液缸通过水管连接水泵8,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喷头3,所述水泵动力由打捆机捡拾器9变速箱传递。所述喷洒装置2还包括分配器5,所述水泵8通过水管与分配器连接,分配器5通过水管连接多个喷头3,所述分配器5设有回水管6,且回水管6直接与放置在储液罐4内的搅拌管7相连接。所述喷头3安装在打捆机压捆机构的秸秆入口处,且各喷头3沿周边均匀分布。

具体地说,本技术喷洒水或液体过程是在秸秆粉碎与打捆之间进行。打捆机1备有一个以上安装在打捆机后侧壁的储液罐4,水泵安装在打捆机捡拾器9变速箱一侧,多个喷头3安装在进料仓10侧壁上,且多个喷头3沿周边均匀分布。分配器的安装保证各喷头等压喷射,秸秆与液体混合效果好。在牵引或行走式打捆上加装喷洒装置,这样就可以做到一机多功能,捡拾、粉碎、打捆、喷药、装袋一体功能。

传统上,由于秸秆的利用率极低,焚烧秸秆已经成为了秋收后的常态。近年来随着打捆机的推广应用,大部分地区已经进行对秋收后的秸秆进行打捆作业,由于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打捆后的秸秆也只能做为燃料来使用,用于养殖饲料的少之又少。本技术的实施应用,为打捆机增加了一项重要的作业手段,为干黄秸秆的饲料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增加了秸秆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喷洒装置的打捆机,结构是在打捆机上加装有向秸秆内喷洒液体的喷洒装置。所述的喷洒装置包括储液罐、水管、水泵及多个喷头,所述储液罐通过水管连接水泵,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多个喷头。本打捆机一次作业就可完成秸秆粉碎、除尘、喷洒液体、打捆装袋等多项作业环节,达到用于做饲料的标准要求。因此本申请的实施,对提升玉米秸秆的处理方法,有效利用资源,增加机具的作业项目,提高机具的利用率,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且还给养殖户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胜;王雷;魏卓勋;史春伟;常维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8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