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色蛤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012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杂色蛤的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菲律宾帘蛤,通常又称杂色蛤或菲律宾蛤仔,壳长2.5-5.7厘米。商业规模平均40毫米。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动物。可食用,且营养价值很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传统的杂色蛤养殖方法,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产量低、肉质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杂色蛤养殖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良的杂色蛤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杂色蛤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选择,海水平均表层水温15-30℃,盐度15‰~35‰,海水ph值7~8.5,海水透明度平均3-5米;

(2)、苗种选择,选择壳长在1.5cm~3cm或130粒/kg—180粒/kg的苗种;

(3)、放苗,放苗密度为亩吊养110笼,每笼10层,每层层10粒~20粒;

(4)、放筏,装笼后挂于筏架上投入养殖海区,阀间距大于5米;

(5)、日常管理,定期剔除敌害生物。

所述步骤(2)中,选择壳长在2cm~3cm或140粒/kg—180粒/kg的苗种。

所述步骤(5)中,每3-5天提笼检查一次,剔除敌害生物。

本发明的杂色蛤养殖方法,通过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以及饵料的科学投放,使得杂色蛤生长速度快、无病虫害,肉质好,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杂色蛤养殖方法,以以下场地为例:年平均气温为12.6℃。年日照时间为2530小时,海水平均表层水温14.7℃,盐度28‰~3l‰,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300cm,近岸海水ph值8.15~8.35,海水透明度平均5.3m,水流平缓畅通,水体交换充分,饵料生物丰富,适宜开展海水贝类养殖。

苗种选择,文蛤苗种来源于日照市潮间带的自然苗,挑选体表光滑无损伤,壳长在2cm~3cm或140粒/kg—180粒/kg的苗种,剔除其中混杂的扁玉螺、香螺、红螺等敌害生物。

放苗密度及时间亩吊养110笼,每笼10层,第层15粒~20粒左右。放养一般在5月份左右,贝苗运到后应立即分苗、装笼,尽量减少干露时间。此外,分苗应注意避免在有雾、大风天气进行。

海上养殖文蛤的筏式养殖利用原有的扇贝养殖筏架,其方法同扇贝养殖大致一样,装笼后尽快挂于养殖海区,在10月份便可达到商品规格收获上市。

放筏,装笼后挂于筏架上投入养殖海区,阀间距大于5米,采用浮绠、橛绠、木桩将浮筏至于养殖区域,浮筏上设有塑料浮子。

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每3天-5天提笼检查一次,观察文蛤滤食、活动是否正常;有无蟹类、海螺、海星等敌害生物,发现后要及时剔除;适当增添或更换浮漂,保持筏架的浮力。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

本技术: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杂色蛤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选择;(2)、苗种选择;(3)、放苗;(4)、放筏;(5)、日常管理。本发明的杂色蛤养殖方法,通过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以及饵料的科学投放,使得杂色蛤生长速度快、无病虫害,肉质好,产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宝发海珍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