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

文档序号:853253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菲律宾蛤仔的制种方法,特别是一种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 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菲律宾蛤仔为广温、广盐性种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 及印度洋沿岸,是全球性养殖贝类,世界年产量约378万t,约占双壳纲水产动物养殖产量 23. 5%(Ghiselli et al,2012),其中约80%来自中国大陆(张国范&闫喜武,2010),市场前 景广阔。但目前我国菲律宾蛤仔产量不稳定,抗逆性差,经济性状逐年退化,制约了菲律宾 蛤仔养殖产业的发展。培育高产、抗逆菲律宾蛤仔新品种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 [0003] 蛤仔的壳型各异,壳形态与生长、抗逆等经济性状密切相关,这为遗传育种的研宄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研宄表明,壳宽型蛤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其产卵量大、生长速度快、 幼虫及稚贝存活率高。在相同壳长条件下,壳宽型蛤仔鲜重及软体重明显大于普通蛤仔。另 外,壳宽型蛤仔在日本市场出口价格是普通蛤仔2-3倍。因此,不论是在生物学意义上,还 是经济学意义上,壳宽型菲律宾蛤仔都具有重要的研宄及应用价值。目前壳宽型菲律宾蛤 仔虽然能够在自然群体中挑选获得,但其产量较低且不稳定,还无法对壳宽壳型菲律宾蛤 仔进行人工规模化培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基础,利用 遗传育种方法,提出一种能够获得壳宽型菲律宾蛤仔品系的制种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在自然繁育群体或人工繁育群体中采集1000-2000粒菲律 宾蛤仔,并分别测量每个菲律宾蛤仔的壳宽与壳长值,并计算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 的比值按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选择比值排在前10%的个体作为一代亲贝, 采用巢式设计的方法将选出的一代亲贝按照1个雄性蛤仔与3个雌性蛤仔的比例交 配,构建出壳宽型蛤仔家系30-60个,采用多性状Blup育种的方法,在构建出的壳宽型蛤仔 家系中按照育种值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育种值排在前20%的家系作为优选家系,并分别 测量每个优选家系中所有个体的壳宽与壳长,计算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 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在每个优选家系中选择比值排列在前10%的个体,将选中个体混 合作为二代亲贝, 对二代亲贝定期解剖观察,当发现精子进入活跃期后,将二代亲贝移到室内暂养3-5 天,之后对二代亲贝进行催产,并将获得的雌性配子和雄性配子以群体交配的方式进行人 工授精,获得壳宽型菲律宾蛤仔品系。
[0006]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具有生态安全、无外源基因导入的优点,它能够经过简单操作, 便可高效、准确的获得遗传稳定的壳宽型菲律宾蛤仔的品系,而经过该种方法所获得的壳 宽型菲律宾蛤仔为菲律宾蛤仔的新品系,其产卵量大、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在相同壳长 条件下,壳宽型蛤仔鲜重明显大于普通蛤仔。由于壳宽型蛤仔市场出口价格是普通蛤仔2-3 倍,因此本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普通菲律宾蛤仔与壳宽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壳长与活体重的关系图。
[0008] 图2为普通菲律宾蛤仔与壳宽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壳长与软体重的关系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幼虫期壳长生长情况图。
[001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幼虫期绝对生长情况图。
[001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幼虫期成活率的情况图。
[001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稚贝期壳长生长情况图。
[001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稚贝期绝对生长情况图。
[0014]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建立的各家系稚贝期成活率的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壳宽型 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在自然繁育群体或人工繁育群体中采集 1000-2000粒菲律宾蛤仔,并分别测量每个菲律宾蛤仔的壳宽与壳长值,并计算其壳宽与壳 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选择比值排在前10%的个体作为一代 亲贝, 采用巢式设计的方法将选出的一代亲贝按照1个雄性蛤仔与3个雌性蛤仔的比例交 配,构建出壳宽型蛤仔家系30-60个,采用多性状Blup育种的方法,在构建出的壳宽型蛤仔 家系中按照育种值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育种值排在前20%的家系作为优选家系,并分别 测量每个优选家系中所有个体的壳宽与壳长,计算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 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在每个优选家系中选择比值排列在前10%的个体,将选中个体混 合作为二代亲贝, 对二代亲贝定期解剖观察,当发现精子进入活跃期后,将二代亲贝移到室内暂养3-5 天,之后对二代亲贝进行催产,并将获得的雌性配子和雄性配子以群体交配的方式进行人 工授精,获得壳宽型菲律宾蛤仔品系。 实施例
[0016] 首先,在大连獐子岛生态保护区采集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2000粒。测量每个菲律 宾蛤仔的壳长及壳宽值,并利用EXCEL表格软件计算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 照由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在其中选择前10%的比值所对应的个体,作为壳宽型菲律宾 蛤仔的一代亲贝, 采用巢式设计的方法将选出的一代亲贝按照1个雄性蛤仔与3个雌性蛤仔的比例交 配,建立11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3个母系全同胞家系,经过3个月的养殖后,利用SPSS软 件估算壳宽型蛤仔父系半同胞壳长、壳宽的遗传力分别为〇. 76、0. 35(见表1)。发现壳宽型 蛤仔从稚贝期开始逐渐表现出亲本壳型特征,利用Blupf90软件估计多性状Blup育种值, 发现在所建立的家系中,以编号为BI、El、Fl、G2、K3、C3、Jl家系的育种值排在前20%,表现 出显著的壳长及壳宽生长恍热. 表1
【主权项】
1. 一种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 行:在自然繁育群体或人工繁育群体中采集1000-2000粒菲律宾蛤仔,并分别测量每个菲 律宾蛤仔的壳宽与壳长值,并计算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照由大至小的方 式排列,选择比值排在前10%的个体作为一代亲贝, 采用巢式设计的方法将选出的一代亲贝按照1个雄性蛤仔与3个雌性蛤仔的比例交 配,构建出壳宽型蛤仔家系30-60个,采用多性状Blup育种的方法,在构建出的壳宽型蛤仔 家系中按照育种值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育种值排在前20%的家系作为优选家系,并分别 测量每个优选家系中所有个体的壳宽与壳长,计算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将所有的比值按 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在每个优选家系中选择比值排列在前10%的个体,将选中个体混 合作为二代亲贝, 对二代亲贝定期解剖观察,当发现精子进入活跃期后,将二代亲贝移到室内暂养3-5 天,之后对二代亲贝进行催产,并将获得的雌性配子和雄性配子以群体交配的方式进行人 工授精,获得壳宽型菲律宾蛤仔品系。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在自然群体中采集若干粒菲律宾蛤仔,并分别测量每个菲律宾蛤仔的壳宽与壳长值,将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按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并选取排在前10%的个体作为一代亲贝,利用一代亲贝构建宽壳型家系若干个,利用多性状Blup育种方法选择育种值排在前20%的家系,并在这些家系中再次按照上述方式选取壳宽与壳长比在前10%的个体作为二代亲贝,并对二代亲贝进行养殖、催产、人工授精等方式处理,获得壳宽型菲律宾蛤仔品系。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4855311
【申请号】CN201510230047
【发明人】霍忠明, 闫喜武, 张兴志, 刘辉, 杨凤, 张国范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