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0311发布日期:2019-05-03 20:5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哌虫啶是由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新型杀虫剂。哌虫啶为国内新创制专利产品,该化合物取得了国内和国际发明专利,并由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农业部首家取得95%原药和10%悬浮剂登记。哌虫啶为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哌虫啶,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具有抑制进食、加速蜕皮和减少产卵的作用。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施药后2-3天见效,持效期长,适用于蔬菜上多种害虫和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等的防治。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一般在害虫卵孵化盛期前及时用药,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对象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棉小造桥虫、茶毛虫、茶尺蠖、松毛虫、天幕毛虫、毒蛾、刺蛾等。由于哌虫啶为新型药物组合,药效性较低,但是由于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繁殖速度快,使用一定量后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另一方面,由于幼虫较小,杀虫时,现有技术中通过提高喷洒量来实现有效的杀虫,使用量提高了,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药素效率低,同时对环境的影响率增大。在研究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复配组合时,意外的发现对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复配得到的组合物杀虫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料不到的效果,二者的复配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目前,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复配相关文献并没有,因此,本发明对二者的复配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有效杀虫,无抗药性,提高药素效率的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主要作用于白菜、卷心菜、水稻、苹果等农作物上的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本发明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无抗药性,提高药素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10。优选的,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8:1-1:8。优选的,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5。优选的,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2-2:5。进一步的,所述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制成悬浮剂是一种最优剂型,可有效的杀虫;同时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喷洒,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好。优选的,所述悬浮剂还包括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枝叶提取物、水,其中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有效成分为5%-25%,枝叶提取物为0.1%-2%。进一步的,所述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有效成分为15%,枝叶提取物为1%。进一步的,分散剂选自nno、拉开分bx、wgwind909s的其中一种,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其中一种,消泡剂选自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其中一种,抗沉淀剂选自聚羧酸盐类、wgwind88或者d91的其中一种;防冻剂为尿素或乙二醇。进一步的,所述枝叶提取物为桑叶提取物、水稻液提取物、水稻杆提取物、桃叶提取物、棉花叶提取物、蔬菜提取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双翅目幼虫多为农作物害虫,如潜蝇科潜叶,实蝇科蛀食果实,瘿蚊科形成虫瘿,某些水栖长角亚目幼虫以藻类为食;鳞翅目幼虫危害各类栽培植物,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鞘翅目植食性多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多为蛀茎或蛀干为害林木、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取食叶片、种子等。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成虫多以花粉、花蜜为食,不吃食枝叶。根据幼虫的生长习性,及其对药物的药效、药物代谢进行分析,研究幼虫对药物的抗药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与单独使用相比明显提高了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的杀虫效果。2、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复配,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不抗药性,提高药素效率。3、该组合物在防治大田作物、果树、蔬菜上的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幼虫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4、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复配为国内首例,目前并未找到相关的研究,为杀虫剂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实施例2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8:1。实施例3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2。实施例4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实施例5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5。实施例6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5。实施例7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5。实施例8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活性组分,且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10。实施例9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其他助剂选用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枝叶提取物,余量为水。悬浮剂的有效成分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8,有效成分占总量的5%;分散剂选自nno、拉开分bx、wgwind909s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2%;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5%;抗沉淀剂选自聚羧酸盐类、wgwind88或者d91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10%;防冻剂为尿素或乙二醇;含量占总量的5%;枝叶提取物选自桑叶提取物、水稻液提取物、水稻杆提取物、桃叶提取物、棉花叶提取物、蔬菜提取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枝叶提取物含量占总量的0.1%;余量为水。复配得到8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分别为a1、a2、a3、a4、a5、a6、a7、a8。实施例10一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包括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其他助剂选用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枝叶提取物,余量为水。悬浮剂的有效成分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8,有效成分占总量的25%;分散剂选自nno、拉开分bx、wgwind909s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5%;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3%;抗沉淀剂选自聚羧酸盐类、wgwind88或者d91的其中一种;含量占总量的8%;防冻剂为尿素或乙二醇;含量占总量的10%;枝叶提取物选自桑叶提取物、水稻液提取物、水稻杆提取物、桃叶提取物、棉花叶提取物、蔬菜提取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枝叶提取物含量占总量的2%;余量为水。复配得到8种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分别为b1、b2、b3、b4、b5、b6、b7、b8。实施例11实验室杀虫活性检测虫害作物:水稻,虫害:水稻稻飞虱幼虫;杀虫剂:分别选自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复配的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a1、a2、a3、a4、a5、a6、a7、a8、b1、b2、b3、b4、b5、b6、b7、b8。试验过程:采用农药喷洒接触法,田间捕捉或自行培育水稻稻飞虱幼虫,将幼虫分成16组,每组幼虫放入相同条件的饲养瓶内饲养,幼虫的数量为1只/每立方厘米;从培养瓶上方分别喷洒不同的复配悬浮剂a1、a2、a3、a4、a5、a6、a7、a8、b1、b2、b3、b4、b5、b6、b7、b8;喷洒计量为有效成分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1.5mg/每立方厘米;3小时后分别观察幼虫的死亡率,以棉签触碰幼虫三次无反应判断幼虫死亡,触碰时间间隔1小时。分三次实验,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1。喷洒的悬浮剂选自3小时后死亡率4小时死亡率5小时死亡率6小时死亡率a180%91%97%100%a278%92%98%100%a376%91%97%100%a477%93%98%100%a577%92%96%100%a678%94%97%100%a779%92%98%100%a881%91%97%99%b182%92%97%100%b281%93%98%100%b383%91%98%100%b483%94%97%100%b582%93%96%100%b681%91%97%100%b780%93%97%99%b881%92%98%100%表1根据上表1,可知,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对水稻稻飞虱幼虫的杀虫率在喷洒农药后6小时后达到100%,杀虫效果好,水稻虫害完全消除。实施例12实验室抗药性检测虫害作物:水稻,虫害:水稻稻飞虱幼虫;杀虫剂:分别选自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复配的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a1、b1。试验过程:第一步,田间捕捉或自行培育水稻稻飞虱幼虫,将幼虫分成6组,每组幼虫放入相同条件的饲养瓶内饲养,幼虫的数量为1只/每立方厘米;从培养瓶上方分别喷洒不同的复配悬浮剂a1、b1;每组复配悬浮剂a1、b1的喷洒计量分别为有效成分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0.5mg/每立方厘米、1.0mg/每立方厘米、1.5mg/每立方厘米;2.5小时后分别观察幼虫的死亡率,以棉签触碰幼虫三次无反应判断幼虫死亡;第二步,2.5小时后未死亡的幼虫继续培育10天,10天后继续从培养瓶上方分别喷洒不同的复配悬浮剂a1、b1;每组复配悬浮剂a1、b1喷洒计量分别为有效成分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0.5mg/每立方厘米、1.0mg/每立方厘米、1.5mg/每立方厘米;2.5小时后分别观察幼虫的死亡率,以棉签触碰幼虫三次无反应判断幼虫死亡;第三步,2.5小时后未死亡的幼虫继续培育20天,20天后继续从培养瓶上方分别喷洒不同的复配悬浮剂a1、b1;每组复配悬浮剂a1、b1喷洒计量分别为有效成分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0.5mg/每立方厘米、1.0mg/每立方厘米、1.5mg/每立方厘米;2.5小时后分别观察幼虫的死亡率,以棉签触碰幼虫三次无反应判断幼虫死亡;第四步,2.5小时后未死亡的幼虫继续培育30天,30天后继续从培养瓶上方分别喷洒不同的复配悬浮剂a1、b1;每组复配悬浮剂a1、b1喷洒计量分别为有效成分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为0.5mg/每立方厘米、1.0mg/每立方厘米、1.5mg/每立方厘米;2.5小时后分别观察幼虫的死亡率,以棉签触碰幼虫三次无反应判断幼虫死亡。分三次实验,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2。表2根据表2可知,在喷洒农药后存活的水稻稻飞虱幼虫继续培育10天、20天、30天后的幼虫,继续喷洒农药后的杀虫率没有降低,水稻稻飞虱没有对本发明的的含有哌虫啶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组合物悬浮剂产生抗药性。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