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羌活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28041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羌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羌活,中药名。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其性温,解表散寒、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分布于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

羌活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用于风寒、风湿在表的感冒以及一切风疹未透着;具有怯风胜湿,用于风寒湿痹、项强筋急、肝风头眩目赤、风水浮肿、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等症;散风止痛,用于风湿所致之关节痛及风火上攻之牙痛等。

羌活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稍耐荫。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湿地区栽种。用种子或根茎繁殖。

目前羌活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和管理不科学,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羌活地板结,羌活苗生长不好,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羌活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羌活栽培中存在施肥和管理不科学,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羌活地板结,羌活生长不好,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羌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种子表面为浅黄褐色后开始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3天后脱粒,除杂,得到种子,在阴凉处保存待用;

(2)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沙藏法,在箱子里铺一层干净潮湿的沙子,沙子与种子的厚度比例为8-2:1,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b药剂处理法,用赤霉素600-800毫克每千克浸泡18-30小时,或用乙烯利250-500毫克每千克浸泡2-4小时,之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3)育苗,所述育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生物有机肥120-200公斤每亩,平衡型复合肥(15-15-15)25-40公斤每亩;

b播种,按行距10-18cm开沟,沟深3-7cm,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覆盖一层细土;

c育苗期管理,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除草,在羌活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3-10公斤每亩,生长2年后得到待移栽的羌活苗;

(4)移栽,挖取步骤(3)c中待移栽的羌活苗,移栽时间春季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前施足基肥,按深度5-15cm,行距50cm,株距40-50cm栽植,栽植后用土覆盖,并抚平表层土壤;

(5)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中耕除草,定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羌活返青之后中耕松土一次,并除去田间杂草;

ⅱ追肥,移栽定植后每年施一次肥,除草后追肥;

ⅲ灌水,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ⅳ打薹,羌活长出花薹后,将花薹1个节以上部分割去,在晴天进行打薹;

ⅴ病害防治,羌活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防治根腐病用药材病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多种灌根,防治叶斑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咪鲜胺喷雾;

ⅵ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食心虫、金针虫和地老虎,蚜虫用毒死蜱、啶虫脒或吡虫啉防治,食心虫用毒死蜱或氯氰菊酯防治,金针虫和地老虎用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6)采收,移栽后2-3年进行采收,在早春或秋后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进行采挖,采收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羌活栽培中,对种子进行了处理,解除休眠,提高萌发率,出苗整齐,育苗前进行了整地和施肥,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苗期进行了除草,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全水溶有机肥中富有13中中微量元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高活性生化黄腐酸,具有生根促根的作用,小分子有机质,可被羌活直接吸收利用,移栽前施足了基肥,栽植后覆土,并抚平表层土壤,目的是保温保湿,保证出苗整齐,移栽后及时进行了中耕除草,合理追肥和灌水,有利于羌活生长,羌活长出花薹后,及时打薹,有利于羌活根茎和根的生长,并在生长期内防治了病虫害,有利于羌活高产,最后适时进行了采收,并去掉残茎,搓揉晒干。本申请施肥和管理科学,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使羌活产量高,品质好,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优选的,步骤(3)b中,所述细土的厚度为2-5mm。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120-20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20-4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5公斤每亩。

更为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18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3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

优选的,步骤(5)ⅱ中,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20-5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3-1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5公斤每亩。

更为优选的,步骤(5)ⅱ中,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35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6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肥(15-15-15)是指氮(纯氮)含量15%,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15%,钾(氧化钾)含量15%;

复合肥(25-10-16)是指氮(纯氮)含量25%,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10%,钾(氧化钾)含量16%;

复合肥(18-8-14)是指氮(纯氮)含量18%,磷含量(五氧化二磷)含量8%,钾(氧化钾)含量14%。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肥和管理科学合理,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可使羌活产量高,品质好;(2)管理科学合理;(3)施用有机肥可改良板结土壤,使土壤透气性好,便于羌活根的生长;(4)在羌活生长期合理的防治了病虫害,有利于羌活健康生长,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羌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种子表面为浅黄褐色后开始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3天后脱粒,除杂,得到种子,在阴凉处保存待用;

(2)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沙藏法,在箱子里铺一层干净潮湿的沙子,沙子与种子的厚度比例为2:1,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b药剂处理法,用赤霉素600毫克每千克浸泡18小时,或用乙烯利250毫克每千克浸泡2小时,之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3)育苗,所述育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生物有机肥120公斤每亩,平衡型复合肥(15-15-15)25公斤每亩;

b播种,按行距10cm开沟,沟深3cm,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覆盖一层细土,所述细土的厚度为2mm;

c育苗期管理,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除草,在羌活苗高8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3公斤每亩,生长2年后得到待移栽的羌活苗;

(4)移栽,挖取步骤(3)c中待移栽的羌活苗,移栽时间春季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前施足基肥,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12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2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公斤每亩,按深度5-15cm,行距50cm,株距40-50cm栽植,栽植后用土覆盖,并抚平表层土壤;

(5)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中耕除草,定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羌活返青之后中耕松土一次,并除去田间杂草;

ⅱ追肥,移栽定植后每年施一次肥,除草后追肥,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2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3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2公斤每亩;

ⅲ灌水,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ⅳ打薹,羌活长出花薹后,将花薹1个节以上部分割去,在晴天进行打薹;

ⅴ病害防治,羌活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防治根腐病用药材病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多种灌根,防治叶斑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咪鲜胺喷雾;

ⅵ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食心虫、金针虫和地老虎,蚜虫用毒死蜱、啶虫脒或吡虫啉防治,食心虫用毒死蜱或氯氰菊酯防治,金针虫和地老虎用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6)采收,移栽后2-3年进行采收,在早春或秋后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进行采挖,采收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羌活栽培中,对种子进行了处理,解除休眠,提高萌发率,出苗整齐,育苗前进行了整地和施肥,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苗期进行了除草,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全水溶有机肥中富有13中中微量元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高活性生化黄腐酸,具有生根促根的作用,小分子有机质,可被羌活直接吸收利用,移栽前施足了基肥,栽植后覆土,并抚平表层土壤,目的是保温保湿,保证出苗整齐,移栽后及时进行了中耕除草,合理追肥和灌水,有利于羌活生长,羌活长出花薹后,及时打薹,有利于羌活根茎和根的生长,并在生长期内防治了病虫害,有利于羌活高产,最后适时进行了采收,并去掉残茎,搓揉晒干。本实施例施肥和管理科学,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使羌活产量高,品质好,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羌活的产量为500-600公斤每亩。

实施例2

一种羌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种子表面为浅黄褐色后开始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3天后脱粒,除杂,得到种子,在阴凉处保存待用;

(2)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沙藏法,在箱子里铺一层干净潮湿的沙子,沙子与种子的厚度比例为5:1,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b药剂处理法,用赤霉素700毫克每千克浸泡24小时,或用乙烯利380毫克每千克浸泡3小时,之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3)育苗,所述育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生物有机肥160公斤每亩,平衡型复合肥(15-15-15)30公斤每亩;

b播种,按行距14cm开沟,沟深5cm,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覆盖一层细土,所述细土的厚度为3mm;

c育苗期管理,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除草,在羌活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6公斤每亩,生长2年后得到待移栽的羌活苗;

(4)移栽,挖取步骤(3)c中待移栽的羌活苗,移栽时间春季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前施足基肥,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18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3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按深度5-15cm,行距50cm,株距40-50cm栽植,栽植后用土覆盖,并抚平表层土壤;

(5)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中耕除草,定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羌活返青之后中耕松土一次,并除去田间杂草;

ⅱ追肥,移栽定植后每年施一次肥,除草后追肥,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35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6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3公斤每亩;

ⅲ灌水,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ⅳ打薹,羌活长出花薹后,将花薹1个节以上部分割去,在晴天进行打薹;

ⅴ病害防治,羌活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防治根腐病用药材病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多种灌根,防治叶斑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咪鲜胺喷雾;

ⅵ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食心虫、金针虫和地老虎,蚜虫用毒死蜱、啶虫脒或吡虫啉防治,食心虫用毒死蜱或氯氰菊酯防治,金针虫和地老虎用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6)采收,移栽后2-3年进行采收,在早春或秋后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进行采挖,采收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羌活栽培中,对种子进行了处理,解除休眠,提高萌发率,出苗整齐,育苗前进行了整地和施肥,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苗期进行了除草,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全水溶有机肥中富有13中中微量元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高活性生化黄腐酸,具有生根促根的作用,小分子有机质,可被羌活直接吸收利用,移栽前施足了基肥,栽植后覆土,并抚平表层土壤,目的是保温保湿,保证出苗整齐,移栽后及时进行了中耕除草,合理追肥和灌水,有利于羌活生长,羌活长出花薹后,及时打薹,有利于羌活根茎和根的生长,并在生长期内防治了病虫害,有利于羌活高产,最后适时进行了采收,并去掉残茎,搓揉晒干。本实施例施肥和管理科学,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使羌活产量高,品质好,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羌活的产量为500-600公斤每亩。

实施例3

一种羌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种子表面为浅黄褐色后开始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3天后脱粒,除杂,得到种子,在阴凉处保存待用;

(2)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沙藏法,在箱子里铺一层干净潮湿的沙子,沙子与种子的厚度比例为8:1,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b药剂处理法,用赤霉素800毫克每千克浸泡30小时,或用乙烯利500毫克每千克浸泡4小时,之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3)育苗,所述育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每亩,平衡型复合肥(15-15-15)40公斤每亩;

b播种,按行距18cm开沟,沟深7cm,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覆盖一层细土,所述细土的厚度为5mm;

c育苗期管理,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除草,在羌活苗高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10公斤每亩,生长2年后得到待移栽的羌活苗;

(4)移栽,挖取步骤(3)c中待移栽的羌活苗,移栽时间春季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前施足基肥,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20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4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5公斤每亩,按深度5-15cm,行距50cm,株距40-50cm栽植,栽植后用土覆盖,并抚平表层土壤;

(5)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中耕除草,定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羌活返青之后中耕松土一次,并除去田间杂草;

ⅱ追肥,移栽定植后每年施一次肥,除草后追肥,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50公斤每亩,全水溶有机肥10公斤每亩,全中微量元素肥5公斤每亩;

ⅲ灌水,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ⅳ打薹,羌活长出花薹后,将花薹1个节以上部分割去,在晴天进行打薹;

ⅴ病害防治,羌活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防治根腐病用药材病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多种灌根,防治叶斑病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咪鲜胺喷雾;

ⅵ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食心虫、金针虫和地老虎,蚜虫用毒死蜱、啶虫脒或吡虫啉防治,食心虫用毒死蜱或氯氰菊酯防治,金针虫和地老虎用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6)采收,移栽后2-3年进行采收,在早春或秋后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进行采挖,采收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羌活栽培中,对种子进行了处理,解除休眠,提高萌发率,出苗整齐,育苗前进行了整地和施肥,有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苗期进行了除草,苗高8-12cm时施全水溶有机肥,全水溶有机肥中富有13中中微量元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高活性生化黄腐酸,具有生根促根的作用,小分子有机质,可被羌活直接吸收利用,移栽前施足了基肥,栽植后覆土,并抚平表层土壤,目的是保温保湿,保证出苗整齐,移栽后及时进行了中耕除草,合理追肥和灌水,有利于羌活生长,羌活长出花薹后,及时打薹,有利于羌活根茎和根的生长,并在生长期内防治了病虫害,有利于羌活高产,最后适时进行了采收,并去掉残茎,搓揉晒干。本实施例施肥和管理科学,有机肥与化学合理搭配,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使羌活产量高,品质好,还能改良土壤板结问题

本实施例中羌活的产量为500-600公斤每亩。

对比例

一种羌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种子表面为浅黄褐色后开始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3天后脱粒,除杂,得到种子,在阴凉处保存待用;

(2)种子处理,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沙藏法,在箱子里铺一层干净潮湿的沙子,沙子与种子的厚度比例为5:1,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b药剂处理法,用赤霉素700毫克每千克浸泡24小时,或用乙烯利380毫克每千克浸泡3小时,之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3)育苗,所述育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翻耕地施平衡型复合肥(15-15-15)30公斤每亩;

b播种,按行距14cm开沟,沟深5cm,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覆盖一层细土,所述细土的厚度为3mm;

c育苗期管理,在长出真叶后进行中耕除草,生长2年后得到待移栽的羌活苗;

(4)移栽,挖取步骤(3)c中待移栽的羌活苗,移栽时间春季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前施足基肥,所述基肥包括生物有机肥180公斤每亩,复合肥(25-10-16)30公斤每亩,按深度5-15cm,行距50cm,株距40-50cm栽植,栽植后用土覆盖,并抚平表层土壤;

(5)田间管理,所述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中耕除草,定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羌活返青之后中耕松土一次,并除去田间杂草;

ⅱ追肥,移栽定植后每年施一次肥,除草后追肥,所述追肥包括复合肥(18-8-14)35公斤每亩;

ⅲ灌水,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ⅳ打薹,羌活长出花薹后,将花薹1个节以上部分割去,在晴天进行打薹;

(6)采收,移栽后2-3年进行采收,在早春或秋后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进行采挖,采收的羌活根去掉残茎,搓揉晒干即可。

本对比例中,育苗期未施生物有机肥,苗期未施追肥,移栽时未施全中微量元素肥,移栽后追肥未施全水溶有机肥和全中微量元素肥,此外,移栽后没有进行病害和虫害防治,导致羌活产量低,品质差。

本对比例中羌活的产量为200-300公斤每亩。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