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620发布日期:2019-07-03 02: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这些食用菌的种植都是单独进行,相对独立,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用菌培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培育方法的完善,也出现了一些将几种食用菌进行综合培育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培育出的食用菌之间大多会相互影响,从而防止了食用菌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可同时进行几种食用菌的培育。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生长温度和生长周期不同的三种或四种食用菌菌丝备用;

步骤二、制作三层或四层的培育架,两层培育架之间间距为30cm-40cm;

步骤三、在培育房顶部设置透光板;

步骤四、将生长周期较长,光照需求不强的食用菌菌丝种植在最下层的培育架上;

步骤五、将生长周期短、光照需求较多的食用菌菌丝种植于最上层的培育架上;

步骤六、控制培育房内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进行检测;

步骤七、待菌种培发芽后,移到单独的培育房培育。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一中,选取三种食用菌备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中,两层培育架之间间距为40c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透光板厚度为5cm—10c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透光板厚度为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多种菌种综合进行培育,当最下层食用菌成熟时,上层食用菌成熟两批到三批,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菌种的产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生产的效果,同时不影响菌种间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生长温度和生长周期不同的三种或四种食用菌菌丝备用;

步骤二、制作三层或四层的培育架,两层培育架之间间距为30cm-40cm;

步骤三、在培育房顶部设置透光板;

步骤四、将生长周期较长,光照需求不强的食用菌菌丝种植在最下层的培育架上;

步骤五、将生长周期短、光照需求较多的食用菌菌丝种植于最上层的培育架上;

步骤六、控制培育房内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进行检测;

步骤七、待菌种培发芽后,移到单独的培育房培育。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选取三种食用菌备用。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两层培育架之间间距为40cm。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透光板厚度为5cm—10cm。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透光板厚度为10cm。

本发明可将多种菌种综合进行培育,当最下层食用菌成熟时,上层食用菌成熟两批到三批,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菌种的产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生产的效果,同时不影响菌种间的生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用菌综合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生长温度和生长周期不同的三种或四种食用菌菌丝备用;步骤二、制作三层或四层的培育架,两层培育架之间间距为30cm‑40cm;步骤三、在培育房顶部设置透光板;步骤四、将生长周期较长,光照需求不强的食用菌菌丝种植在最下层的培育架上;步骤五、将生长周期短、光照需求较多的食用菌菌丝种植于最上层的培育架上;步骤六、控制培育房内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进行检测;步骤七、待菌种培发芽后,移到单独的培育房培育。本发明可将多种菌种综合进行培育。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