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28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属于食用菌培植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人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

目前我国食用菌种植主要是分散农户种植为主,专业工厂化种植占比较少。分散农户种植食用菌受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分散农户种植需培植人员看守观察,依靠个人经验来进行种植,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控制不够准确,并且现有的食用菌种植设备不好对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仅仅限定在一个季节种植食用菌使用,不具备通用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智能化种植,且能根据不同季节来调节温度的食用菌培植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

本实用新型的调温雾化加湿食用菌培植箱,它包括培植箱体1、平移式箱门2、立柱3、横梁4、雾化加湿器5、雾管6、喷雾孔7、雾化器液位计8、雾化器进水管9、进水控制阀10、冷风扇11、冷风输送管12、输送管支架13、冷风布风管14、布风管支架15、空气滤网16、湿帘17、循环水泵18、送水管19、布水管20、轴流风扇21、轴流排雾风扇21-1、冷风扇液位计22、冷风扇进水管23、进水电磁阀24、电磁排污阀25、排水管26、菌棒放置架27、加热线28、温度感应器29、湿度感应器30、风扇31、计时器32、控制器33、开关34和万向行走轮35,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2,平移式箱门2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3,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柱3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4,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27,菌棒放置架2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4上,培植箱体1的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5和冷风扇11,雾化加湿器5的顶部设有雾管6和雾化器进水管9,雾化加湿器5的内部设有雾化器液位计8和轴流排雾风扇21-1,雾化器进水管9上设有进水控制阀10,且轴流排雾风扇21和雾管6连通,雾管6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7和倾斜朝上的斜向喷雾孔7-1,冷风扇11的顶部设有冷风输送管12,冷风输送管12通过输送管支架13固定在培植箱体1一侧的侧壁上,冷风输送管12的顶端连接有冷风布风管14,冷风布风管14通过布风管支架15固定在培植箱体1的顶壁上,冷风布风管14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冷风布风管14轴向垂直且开口朝下的垂直出风孔14-1和与冷风布风管14轴向垂直且开口斜向下朝向培植箱体1背面的斜向出风孔14-2,冷风扇11两侧侧壁上开有进风口11-1,进风口11-1上设有空气滤网16,湿帘17固定在冷风扇11两侧侧壁上并将进风口11-1与冷风扇11内部空间间隔开,冷风扇1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冷风扇进水管23,冷风扇进水管23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4,冷风扇11底部设有冷风扇液位计22、循环水泵18和电磁排污阀25,且电磁排污阀25与排水管26连接,送水管19的底端与循环水泵18连接、顶端连接有布水管20,冷风扇11的上部设有与冷风输送管12连通的轴流风扇21,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27后方两根立柱3之间的加热线28,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9和湿度感应器30,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31,一侧风扇31为进风风扇、一侧风扇31为排风风扇,培植箱体1顶部固定有计时器32、控制器33和开关34,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5。

作为优选,所述的计时器32、温度感应器29、湿度感应器30、加热线28、轴流排雾风扇21-1、雾化器液位计8、进水控制阀10、轴流风扇21、循环水泵18、冷风扇液位计22、进水电磁阀24、电磁排污阀25、风扇31分别与控制器33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水管20设置在湿帘17的上方并与湿帘17顶端平行,且布水管20上设有多个朝向湿帘17顶端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设置有冷风输送设备和雾化加湿器,两者结合能实现对食用菌培植箱内温度的调控和加湿,实现了智能化种植,且能根据不同季节来调节箱体内温度,通用性能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冷风布风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雾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括培植箱体1、平移式箱门2、立柱3、横梁4、雾化加湿器5、雾管6、喷雾孔7、斜向喷雾孔7-1、雾化器液位计8、雾化器进水管9、进水控制阀10、冷风扇11、冷风输送管12、输送管支架13、冷风布风管14、布风管支架15、空气滤网16、湿帘17、循环水泵18、送水管19、布水管20、轴流风扇21、轴流排雾风扇21-1、冷风扇液位计22、冷风扇进水管23、进水电磁阀24、电磁排污阀25、排水管26、菌棒放置架27、加热线28、温度感应器29、湿度感应器30、风扇31、计时器32、控制器33、开关34、万向行走轮3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培植箱体1、平移式箱门2、立柱3、横梁4、雾化加湿器5、雾管6、喷雾孔7、雾化器液位计8、雾化器进水管9、进水控制阀10、冷风扇11、冷风输送管12、输送管支架13、冷风布风管14、布风管支架15、空气滤网16、湿帘17、循环水泵18、送水管19、布水管20、轴流风扇21、轴流排雾风扇21-1、冷风扇液位计22、冷风扇进水管23、进水电磁阀24、电磁排污阀25、排水管26、菌棒放置架27、加热线28、温度感应器29、湿度感应器30、风扇31、计时器32、控制器33、开关34和万向行走轮35,培植箱体1正面设有平移式箱门2,平移式箱门2和培植箱体1的两侧侧壁均由硬质透明材质制成,培植箱体1内垂直四棱处设有立柱3,培植箱体1侧边相邻两根立柱3之间固定有数根横梁4,培植箱体1内设有多层菌棒放置架27,菌棒放置架27的两端固定在横梁4上,培植箱体1的底部设有雾化加湿器5和冷风扇11,雾化加湿器5的顶部设有雾管6和雾化器进水管9,雾化加湿器5的内部设有雾化器液位计8和轴流排雾风扇21-1,雾化器进水管9上设有进水控制阀10,且轴流排雾风扇21和雾管6连通,雾管6顶部设有多个开口朝上的喷雾孔7和倾斜朝上的斜向喷雾孔7-1,冷风扇11的顶部设有冷风输送管12,冷风输送管12通过输送管支架13固定在培植箱体1一侧的侧壁上,冷风输送管12的顶端连接有冷风布风管14,冷风布风管14通过布风管支架15固定在培植箱体1的顶壁上,冷风布风管14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冷风布风管14轴向垂直且开口朝下的垂直出风孔14-1和与冷风布风管14轴向垂直且开口斜向下朝向培植箱体1背面的斜向出风孔14-2,冷风扇11两侧侧壁上开有进风口11-1,进风口11-1上设有空气滤网16,湿帘17固定在冷风扇11两侧侧壁上并将进风口11-1与冷风扇11内部空间间隔开,冷风扇1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冷风扇进水管23,冷风扇进水管23上设有进水电磁阀24,冷风扇11底部设有冷风扇液位计22、循环水泵18和电磁排污阀25,且电磁排污阀25与排水管26连接,送水管19的底端与循环水泵18连接、顶端连接有布水管20,冷风扇11的上部设有与冷风输送管12连通的轴流风扇21,培植箱体1的背部设有固定在菌棒放置架27后方两根立柱3之间的加热线28,培植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9和湿度感应器30,培植箱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风扇31,一侧风扇31为进风风扇、一侧风扇31为排风风扇,培植箱体1顶部固定有计时器32、控制器33和开关34,培植箱体1下方固定有万向行走轮35。

作为优选,所述的计时器32、温度感应器29、湿度感应器30、加热线28、轴流排雾风扇21-1、雾化器液位计8、进水控制阀10、轴流风扇21、循环水泵18、冷风扇液位计22、进水电磁阀24、电磁排污阀25、风扇31分别与控制器33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水管20设置在湿帘17的上方并与湿帘17顶端平行,且布水管20上设有多个朝向湿帘17顶端的出水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