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27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主食以水稻为主,水稻经过多年的研究其产量攀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绿色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出系列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但这些现有种养方法仍然存在土地、水体、生物质等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劳动生产效率低、以及食品不安全、环境污染或成本高、不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旨在实现零废弃、低成本、无污染、高效率、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所述种养模式包括在水田上设置牧草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鱼养殖水沟、水稻种植区、田埂;所述牧草地位于水田边侧,环绕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所述牧草地上建有鹅舍,所述鹅舍一侧设有看护房,另一侧设有积肥区,位于所述看护房另一侧为稻草垛区,用于堆放制作有机肥的稻草;所述积肥区和所述稻草垛区的另一侧分别设置中药种植区和蔬菜种植区;

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断面为矩形,包括进水渠、排水渠和防洪排涝渠,所述进水渠位于所述防洪排涝渠上方,所述排水渠和所述防洪排涝渠直接相连; 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内侧为田埂;所述进水渠、所述排水渠和所述防洪排涝渠上方设置木桥连通所述牧草地和所述田埂,所述木桥的一侧桥头正对所述鹅舍;

所述鱼养殖水沟由彼此连通的环形鱼养殖水沟、横向鱼养殖水沟及纵向鱼养殖水沟组成,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位于所述田埂内侧,所述横向鱼养殖水沟和所述纵向鱼养殖水沟呈“井”字形排布;

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与所述纵向鱼养殖水沟以及所述横向鱼养殖水沟包围的部分为水稻种植区。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水田的面积规划模式为:92~93%为水稻种植区和鱼养殖水沟、2~4%为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3~4%为牧草地和田埂。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牧草地外围设有用于防盗防逃的铁栅栏,所述铁栅栏四个拐角上安装实时监控系统;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上方设置用于防止鹅进入水稻种植区的尼龙网。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鹅舍按照每平米4只鹅及每亩水田放养4只鹅的标准建造,鹅舍内设置以铡碎稻草和稻壳铺设的发酵床。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鹅舍外部还可加盖塑料膜形成保温鹅舍。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积肥区划分为积肥区I和积肥区II,所述积肥区I用于放置积肥土堆,所述积肥区II为所述积肥土和所述发酵床混合后的再发酵区。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水渠护坡由木结构联排修筑,所述进水渠和所述排水渠的护坡每隔50米分别设置木结构进水管和木结构出水管。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木结构进水管和所述木结构出水管分别穿透所述田埂与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相连。

上述种养模式中,所述蔬菜种植区按间作和轮作顺序种植白菜、胡萝卜、大蒜和甘蓝,种植面积之比为2.5:2:0.5: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水田的渠、沟、田、埂系统进行集约整体开发利用及层次性利用,实现变埂为沟、变渠为塘、变草为料、变土壤“板结”为“有机”的耦合型稻田种养模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零废弃、低成本、无污染、高效率、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在土地利用率上:达到100%,取消传统水稻种植区的所有小田埂,使水稻种植区的土地利用率提高2%左右,将水渠边开发成牧草地,将水渠和水沟兼作成动物养殖区域,进一步增加了水田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生态型种养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牧草地其中一条边的具体布局图;

其中,1、铁栅栏,2、牧草地,3、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4、木结构水渠护坡,5、防洪排涝渠,6、田埂,7、环形鱼养殖水沟,8、木结构进水管,9、木结构出水管,10、横向鱼养殖水沟,11、鹅舍,12、水稻种植区,13、纵向鱼养殖水沟,14、进水渠,15、排水渠,16、实时监控系统,17、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上方的尼龙网,18、鱼防逃网,19、看护房,20、稻草垛区,21-积肥区,211-积肥区I,212-积肥区II,22-蔬菜种植区,23-中药种植区,24-木桥。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边侧’、‘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也可以是可分地相连,或一体地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混合型生态型种养方法模式,该水田总面积为400亩,开发整理及混合型种养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水田上设置宽度为5米的环形牧草地2、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3、鱼养殖水沟(7、10、13)、水稻种植区12、田埂6;其中水稻种植区和水沟占地92%,水渠占地4%,牧草地和田埂占地4%;

所述环形牧草地2位于水田边侧,环绕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图3提供了牧草地其中一条边的具体布局图;牧草地2上还建有鹅舍11,所述鹅舍中以铡碎稻草和稻壳铺设鹅舍发酵床并每月更换一次,所述鹅舍按照每平米4只鹅及每亩水田放养4只鹅的标准建造,入冬后在所述鹅舍外部加盖塑料膜形成保温鹅舍;所述鹅舍一侧设有看护房19,另一侧设有积肥区21,位于所述看护房19另一侧为稻草垛区20,用于堆放制作有机肥的稻草;所述积肥区划分为积肥区I211和积肥区II212,所述积肥区I211用于放置积肥土堆,所述积肥区II212为所述积肥土和所述发酵床混合后的再发酵区;所述积肥区21和所述稻草垛区20的另一侧分别设置中药种植区23和蔬菜种植区22,所述蔬菜种植区按间作和轮作顺序种植白菜、胡萝卜、大蒜和甘蓝,种植面积之比为2.5:2:0.5:2;牧草地2外围设有用于防盗防逃的铁栅栏1,所述铁栅栏1四个拐角上安装实时监控系统16;

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断面为矩形,包括进水渠14、排水渠15和防洪排涝渠5,其中进水渠和防洪排涝渠宽1.5米、深1米,排水渠宽3.5米、深2米,进水渠14位于防洪排涝渠5上方,排水渠14和防洪排涝渠5直接相连;所述水渠护坡4由木结构联排修筑,所述进水渠14和所述排水渠15的护坡每隔50米分别设置木结构进水管8和木结构出水管9,所述木结构进水管8和木结构出水管9的其中一端分别设有鱼防逃网18;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上方设置用于防止鸭鹅进入水稻种植区的尼龙网17;所述矩形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的内侧为田埂6,宽0.8米、高0.5米;所述进水渠14、所述排水渠15和所述防洪排涝渠5上方设置木桥24连通所述牧草地2和所述田埂6,所述木桥24的一侧桥头正对所述鹅舍11;

所述鱼养殖水沟由彼此连通的环形鱼养殖水沟7、横向鱼养殖水沟10及纵向鱼养殖水沟13组成,其中环形鱼养殖水沟宽1米、深0.6米,横向鱼养殖水沟及纵向鱼养殖水沟宽0.4米、深0.3米;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7位于所述田埂6内侧,所述横向鱼养殖水沟10和所述纵向鱼养殖水沟13呈“井”字形排布,横向鱼养殖水沟的两端分别与处于相对位置的木结构进水管和木结构出水管对准,相邻纵向鱼养殖水沟的间距为100米;所述木结构进水管8和所述木结构出水管9分别穿透所述田埂6与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7相连;

所述环形鱼养殖水沟7与所述纵向鱼养殖水沟13以及所述横向鱼养殖水沟10包围的部分为水稻种植区12;

本实施例的水田混合养殖鹅,以及草鱼、鲫鱼和鲤鱼的混合鱼苗,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田开发整理:按照所述牧草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水稻种植区、田埂的排布方式对水田进行开发整理;

(2)测土及施肥:检测水稻种植区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较低,施放5000公斤/亩有机底肥、25公斤/亩益生菌稀释液和25公斤/亩酵素稀释液;

(3)插秧、种植蔬菜/中药材及鹅、鱼投放:向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水稻种植区、鱼养殖水沟中放水,插秧,将饲养80天以上的成鹅转入水田中放养,成鹅的活动范围为牧草地和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在鱼养殖水沟中投放鲤鱼苗40000尾,在鹅鱼养殖水渠中投放鲫鱼和草鱼苗共2000尾,100g/尾;并在牧草地上按照所述蔬菜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的模式种植蔬菜和中药;

(4)草及鹅排放物的利用:牧草地上蔬菜、中药材和田埂上的草作为成鹅的青饲料,水稻种植区杂草的青嫩部分作为成鹅的青饲料;所述鹅排放物分为三部分:鹅舍中的鹅排放物、牧草地上的鹅排放物、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中的鹅排放物,其中所述鹅舍中的鹅排放物在鹅舍发酵床上发酵成有机肥;所述牧草地上的鹅排放物和水稻种植区杂草的剩余部分与每月更换下来的鹅舍发酵床混合后堆置在牧草地的积肥区上制备有机肥;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中的鹅排放物直接进入水体作为水生生物营养物;

(5)产品收获:在水稻收割前先将鱼集中至所述下水渠中适时捕捞上市;水稻成熟后收割;水稻收割后将成鹅继续在水田放养20天~1个月,成鹅的活动范围扩大至水田全范围;入冬后将成鹅集中在保温鹅舍饲养;

(6)水田备耕:将所述有机肥和猪排放物有机肥按1:1配比后施放到水稻种植区。

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对水田进行开发整理及混合种养,实际节约插秧成本约300元/亩,节约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成本约320元/亩;产稻花香绿色、安全优质水稻700斤/亩;养鹅1600只,产蛋量为50个/只;产鲫鱼和草鱼共2000斤,产鲤鱼40000斤,净收入为5000元/亩。

本实用新型还将水田中的草充分利用作为鹅的饲料,进而转化为水稻种植的有机肥,实现废物的全面利用,增加了水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水田的可持续利用。整个水稻种植区不施农药、化肥、除草剂,鹅不喂抗菌素。

实施例2

一种集约型水田开发整理及混合型生态型种养方法模式,所述水田与实施例1为同一个水田,本实施例为次年的开发整理及种养模式,总面积为400亩,开发整理及混合型种养模式同实施例1,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述牧草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鱼养殖水沟、水稻种植区、田埂进行维护;

(2)测土及施肥:检测水稻种植区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施放5000公斤/亩有机底肥;

(3)插秧、种植蔬菜/中药材及鹅、鱼投放:向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水稻种植区、鱼养殖水沟中放水,插秧,将饲养80天以上的成鹅转入水田中放养,成鹅的活动范围为牧草地和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在鱼养殖水沟中投放鲤鱼苗40000尾,在鹅鱼养殖水渠中投放鲫鱼和草鱼苗共2000尾,100g/尾;并在牧草地上按照所述蔬菜种植区和中药种植区的模式种植蔬菜和中药;

(4)草及鹅排放物的利用:牧草地上蔬菜、中药材和田埂上的草作为成鹅的青饲料,水稻种植区杂草的青嫩部分作为成鹅的青饲料;所述鹅排放物分为三部分:鹅舍中的鹅排放物、牧草地上的鹅排放物、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中的鹅排放物,其中所述鹅舍中的鹅排放物在鹅舍发酵床上发酵成有机肥;所述牧草地上的鹅排放物和水稻种植区杂草的剩余部分与每月更换下来的鹅舍发酵床混合后堆置在牧草地的积肥区上制备有机肥;所述灌溉及鹅鱼养殖水渠中的鹅排放物直接进入水体作为水生生物营养物;

(5)产品收获:在水稻收割前先将鱼集中至所述下水渠中适时捕捞上市;水稻成熟后收割;水稻收割后将成鹅继续在水田放养20天~1个月,成鹅的活动范围扩大至水田全范围;入冬后将成鹅集中在保温鹅舍饲养;

(6)水田备耕:将所述有机肥和猪排放物及牛排放物有机肥按1:1配比后施放到水稻种植区。

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对水田进行开发整理及混合种养,实际节约插秧成本约300元/亩,节约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成本约340元/亩,产稻花香绿色、安全优质水稻750斤/亩;养鹅1600只,产蛋量为50个/只;产鲫鱼和草鱼共2000斤,产鲤鱼40000斤,净收入为5520元/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