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67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及娱乐项目,也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非常喜欢的户外活动。在垂钓时使用的筏钓竿主要由手把节和竿稍两部分组成,竿稍极软并且弹性较大,制作材料大部分使用玻璃纤维。为了保证竿稍的灵敏度,在末端处需要打磨的很细,因此在实际使用时竿稍的末端部分非常容易折断。且在实际使用中,垂钓者往往难以直观观察竿稍的情况,需要侧头查看竿稍的情况,造成垂钓者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用于筏钓钓竿的竿稍上,具有转向方便、便于观察、同时灵活度高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竿稍末端,所述连接部铰接有转向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中空的球形套装部,所述套装部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转向部包括球形关节,所述球形关节嵌装在所述球形套装部内,且所述球形关节与所述球形套装部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端面设有盲孔,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盲孔套装在所述竿稍末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具体为尼龙制成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球形套装部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端面方向均匀分布有开口槽。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关节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球形关节上一体成型有锥形的套杆,所述套杆靠近所述球形关节一侧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远离所述球形关节一侧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末端设有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锥度为1:20。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连接部固定套装在竿稍的末端,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球形套装部,所述球形套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球形套装部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转向部的球形关节与球形套装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套杆用于套装标示部件,垂钓者根据自身习惯向转向部施力将其调整到任意合适角度,以满足垂钓者自身在垂钓过程中对竿稍的标示部件进行观察,具有方便观察、调整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竿稍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筏钓钓竿万向转向机构,用于固定在竿稍3末端,包括连接部1和转向部2,所述连接部1为尼龙材料制成,连接部1包括圆柱状的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端面上设有盲孔12,所述盲孔12用于将连接部套装在所述竿稍3的末端,所述连接轴1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地连接有中空的球形套装部13,所述球形套装部13在远离所述连接轴11的一端设有开口,在球形套装部13的周向上还沿所述连接轴11的轴线方向设有开口槽14,所述开口槽14用于增加球形套装部13的弹性变形量。转向部2包括球形关节21,所述球形关节21上一体成型有锥形的套杆22,所述套杆22为锥形杆,具体的,所述套装部22靠近所述球形关节21一侧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远离所述球形关节21一侧的截面面积,所述套装部的末端设有倒圆角23,进一步的,所述套杆22的锥度为1:20。

所述球形套装部12开口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球形关节21的直径,所述球形套装部12内与所述球形关节21过盈配合。

连接部固定套装在竿稍的末端,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球形套装部,所述球形套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转向部的球形关节套装在所述球形套装部内垂钓者根据自身习惯向转向部施力将其调整到任意合适角度,以满足垂钓者自身在垂钓过程中对竿稍的标示部件进行观察,具有方便观察、调整灵活的优点。

球形关节与球形套装部采用过盈配合,由于垂钓过程中咬钩的外力较小,因此球形关节仍能保持原有的角度,且连接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避免因自身重量影响竿稍的灵敏度,具有负重小,灵敏度高的优点。

所述套杆为锥形,且用于套装标示部件,圆锥状外形有利于套装、固定标示部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