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66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增氧机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增氧机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固定式增氧机,用两条或三条绳子绑在岸边,把增氧机固定在鱼塘的一个位置,这种结构增氧机只能在池塘的一个固定小范围进行增氧,一个鱼塘就需要安装多台的增氧机,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和耗用电量;另一种是360度移动式增氧机,在鱼塘中间立一条支柱,支柱与增氧机之间由一条连接杆联接,这样增氧机围绕着支柱360度同一方向旋转,由于这增氧机是围绕着支柱360度同一方向旋转,支柱顶部就需要安装一只旋转式的电连接器,要把地面的电源接到支柱顶上的电连接器上,再把电分配到增氧机的电动机上,这样的电源输送方式,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或其它原因,将电连接器浸在水下,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现在市场急需要一种可以移动,又安全可靠,成本不高,且便于安装保养的增氧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设置有立柱,立柱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增氧机,可实现增氧机在增氧的同时围绕着立柱转动,大大增加了增氧范围,提高了增氧效率,且立柱上还设置有换向器,可实现增氧机的往复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便于安装保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机,还包括固定于池塘中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换向器,所述立柱对应换向器的部分套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圆环,所述圆环连接有用以连接圆环和增氧机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若干用以使连接轴浮于水面的浮体,所述连接轴触碰到换向器后会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机为风叶增氧机,所述风叶增氧机包括电机,以及使电机浮于水面的浮球,所述电机下方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中空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位于水面下方的下端设置有风叶轮,所述空心轴位于水面上方部分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空心轴连通风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轮包括可拆分的上端部和下盖板,所述上端部连接空心轴,上端部和下盖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叶片,叶片之间形成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设置有联接空心轴的联接孔,穿过联接孔的螺栓将上端部固定在空心轴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和下盖板之间采用螺丝连接固定,上端部上设置有螺丝座,所述下盖板上对应螺丝座设置有螺丝孔,螺丝通过螺丝孔与螺丝座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若干节短轴,所述相邻两短轴可拆卸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器螺栓连接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若干组高低不一的螺孔,所述换向器可通过安装于不同的螺孔中实现上下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立柱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连接增氧机的线缆,所述线缆依次绕过换向器边缘方向、连接轴与增氧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池塘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设置有立柱,立柱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增氧机,可实现增氧机在增氧的同时围绕着立柱转动,大大增加了增氧范围,提高了增氧效率;立柱上还设置有换向器,可实现增氧机的往复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率;所述圆环及换向器可上下调动,整个装置可适应不同的水位情况;连接杆设置为可伸缩机构,可根据需要调节增氧机转动的范围,适应性的进行增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便于安装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机,还包括固定于池塘中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换向器3,所述立柱2对应换向器3的部分套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圆环4,所述圆环4连接有用以连接圆环4和增氧机的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上设置有若干用以使连接轴5浮于水面的浮体6,所述连接轴5触碰到换向器3后会反向转动。当增氧机工作时,会受到四个方向的作用力:一个向立柱2方向的向心力、一个背离立柱2方向的离心力、一个是增氧机旋转轨迹切线方向的向前作用力、一个是增氧机旋转轨迹切线方向的向后作用力,由于立柱2的作用,将向心力和离心力抵消,只剩切线方向的两个力,再加上浮球12浮于水面上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这样增氧机便在自身作用下围绕着立柱2旋转,当接触到换向器3的时候,换向器3阻挡其前进方向,增氧机便只有后退一个方向可以运动了,便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再次碰到换向器3时便再次转换方向,如此循环,做围绕立柱2的往复圆周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换向器3设置为设置于立柱2一侧的挡框,所述增氧机做往复的360°圆周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适应性的调节挡框的数量及角度,如将挡框设置于立柱2的两侧且呈180°设置,则增氧机便在180°的范围内做往复圆周运动。

参照图2,所述增氧机为风叶增氧机,所述风叶增氧机包括电机11,以及使电机11浮于水面的浮球12,所述电机11下方通过联轴器13连接有中空的空心轴14,所述空心轴14位于水面下方的下端设置有风叶轮15,所述空心轴14位于水面上方部分设置有进气孔16,所述进气孔16通过空心轴14连通风叶轮15。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轮15包括可拆分的上端部151和下盖板152,所述上端部151连接空心轴14,上端部151和下盖板15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叶片,叶片之间形成流体通道。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151设置有联接空心轴14的联接孔,穿过联接孔的螺栓将上端部151固定在空心轴14下端。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151和下盖板152之间采用螺丝连接固定,上端部151上设置有螺丝座,所述下盖板152上对应螺丝座设置有螺丝孔,螺丝通过螺丝孔与螺丝座联接。所述风叶增氧机具体使用时,电机11通电开始转动,电机11下端通过联轴器13与空心轴14上端连接,而空心轴14的下端又与风叶轮15上端相连,所以风叶轮15也相应开始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风叶轮15内部的水通过叶片之间的流体通道被甩出,风叶轮15内形成负压,并通过空心轴14上与大气相通的进气孔16,将空气被吸入到风叶轮15,再由风叶轮15把空气排入水中,使空气与水充分混合,产生大量微小气泡,这样就产生高效的增氧效果。这样的增氧装置,结构简单,动力效率高,噪音小,安装方便,且成本低,适于鱼塘增氧,也可用于曝气池污水处理。当然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增氧机代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5设置为可伸缩机构,包括套筒和套装于套筒内部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可在套筒内伸缩移动,所述连接轴还设置于用以将中心轴锁紧在套筒内的锁紧机构。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增氧机转动的范围,适应性的进行增氧。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5可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若干节短轴,相邻两短轴可拆卸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器3螺栓连接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若干组高低不一的螺孔,所述换向器3可通过安装于不同的螺孔中实现上下调节,所述圆环4的直径大于所述立柱2的直径。这两部分结构主要针对于水位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水位变化时,可适应性的调节换向器3的高度,圆环4直径大于立柱2的直径,所以圆柱对圆环4只有圆周向的限位,并不能限制其上下动作,所以水位变化时圆环4也可在浮体6的作用下相应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以连接增氧机的线缆8,所述线缆8依次绕过换向器3的边缘方向、连接轴5与增氧机连接。这样的绕线方式可避免增氧机在旋转时线缆8的杂乱,造成意外事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换向器3的边缘处,采用扎带将线缆8扎紧在换向器3上,且对应连接杆端的线缆8留有余量,防止线缆8过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2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固定于池塘底部。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连接于岸边的多根固定绳将立柱2固定于池塘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往复行走式增氧装置,设置有立柱2,立柱2可转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增氧机,可实现增氧机在增氧的同时围绕着立柱2转动,大大增加了增氧范围,提高了增氧效率,且立柱2上还设置有换向器3,可实现增氧机的往复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增氧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便于安装保养。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