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造景生态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959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造景生态缸,属于生态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景观可以说是景观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室内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构筑室内一种亲自然的环境,增强室内的体验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景观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现有技术的室内生态缸结构和功能均单调,在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面设计较弱,尤其在水位控制方面,一般没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设计,而采用水位传感器进行水位监控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机械式的自动控制水位、美观、且生态环保的室内造景生态缸,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室内造景生态缸,在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面设计较弱,尤其在水位控制方面,一般没有自动控制水位的设计,而采用水位传感器进行水位监控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造景生态缸,缸体上部外围具有用于进水的V形槽3,缸体侧面与所述V形槽对应的部位具有一进水口2,外加的新鲜水源进入V形槽后能够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缸体内部;所述缸体进水口处内壁有一竖向U形槽4,所述U形槽用于对浮球开关5进行上下导向,所述浮球开关浮升至顶部位置时能够将所述进水口2封堵住。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呈矩形体结构的高透明玻璃缸。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设置在缸体上部外围一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开关5是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3是高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室内造景生态缸内种植水生植物并养殖水生动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室内造景生态缸实现了机械式的水位的自动控制,控制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在无人充分照看下实现水位的自动调节。

2)将装置封闭起来,实现了微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

3)结构设计巧妙。

4)外围V形槽进水,自来水在未进入系统前先经过了初步的氧化、充肥,再进入系统,对系统危害降到最低。

5)设置外围进水装置,自来水通过在外围V形槽进水装置中搁置,消除自来水中余氯,并承接大气沉降增加水体的肥力。

6)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7)提高了室内景观的生态环保程度,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室内造景生态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进水口,3.V形槽,4.U形槽,5.浮球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室内造景生态缸,缸体上部外围具有用于进水的V形槽3,缸体侧面与所述V形槽对应的部位具有一进水口2,外加的新鲜水源进入V形槽后能够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缸体内部;所述缸体进水口处内壁有一竖向U形槽4,所述U形槽用于对浮球开关5进行上下导向,所述浮球开关浮升至顶部位置时能够将所述进水口2封堵住。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呈矩形体结构的高透明玻璃缸。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设置在缸体上部外围一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开关5是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3是高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室内造景生态缸内种植水生植物并养殖水生动物。

本实用新型室内造景生态缸实现了机械式的水位的自动控制,控制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在无人充分照看下实现水位的自动调节;将装置封闭起来,实现了微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结构设计巧妙;外围V形槽进水,自来水在未进入系统前先经过了初步的氧化、充肥,再进入系统,对系统危害降到最低;设置外围进水装置,自来水通过在外围V形槽进水装置中搁置,消除自来水中余氯,并承接大气沉降增加水体的肥力;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提高了室内景观的生态环保程度,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或变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