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抗压微灌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95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抗压微灌滴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抗压微灌滴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埋设在地下的微灌滴头为图1所示的一端圆滑封闭、一端插设在分配器上、侧壁开设两个对穿微孔的塑料材质的薄壁管状物,但由于该末端微灌管管壁较薄,抗压强度较低,在土壤的压力、植物根系挤压尤其是农业机械耕作过程中和容易变瘪。增加壁厚固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由于该末端微灌管为了耐久性的需要,通常使用更耐久、价格更高的优质塑料注塑而成,增加壁厚将大大增加造价,降低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更低的增强抗压微灌滴头。

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抗压微灌滴头,包括塑料材质的薄壁管体,薄壁管体的下端圆滑封闭、靠近上端设置三道圆弧凸楞,通过三道圆弧凸楞可将薄壁管体插设在弹性橡胶分配器上,靠近薄壁管体下端的侧壁上开设两个对穿的微孔;其特征在于:薄壁管体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mm,在薄壁管体的管腔内插入由回收塑料颗粒注塑而成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四个十字分布、中心结合的叶片,叶片的侧边均匀开设若干凹槽,叶片的下端设置与薄壁管体下端圆滑封闭形状相应的圆角,支架的高度大于等于薄壁管体的管腔深度;所述的微孔对应于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薄壁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8mm,支架的高度大于薄壁管体的管腔深度以完全露出一个凹槽为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大大增强微灌滴头抗压强度但造价更低,可应用于现有微灌滴头,且锯齿状的支架还能起到稳流、稳压的作用,适宜果蔬、林业、园艺、水利等设施栽培,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及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及本实用新型薄壁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接”、“相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接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螺栓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增强抗压微灌滴头,包括塑料材质的薄壁管体1,薄壁管体1的下端圆滑封闭、靠近上端设置三道圆弧凸楞12,通过三道圆弧凸楞12可将薄壁管体1插设在弹性橡胶分配器上,靠近薄壁管体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两个对穿的微孔11;薄壁管体1的管壁1mm,在薄壁管体1的管腔内插入由回收塑料颗粒注塑而成的支架2,所述的支架2包括四个十字分布、中心结合的叶片21,叶片21的侧边均匀开设若干凹槽211,叶片21的下端设置与薄壁管体1下端圆滑封闭形状相应的圆角212,支架2的高度等于薄壁管体1的管腔深度;所述的微孔11对应于相邻两个叶片21之间的位置。

实施例2,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薄壁管体1的管壁厚度为0.8 mm,支架2的高度大于薄壁管体1的管腔深度以完全露出一个凹槽211为准(图中未示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