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945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滴灌就是在需要灌溉的区域内铺设一根水管,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微孔,灌溉水灾水管内流通时,会通过微孔流出水管滴入到土壤中,这种灌溉方式能够实现均匀灌溉。

在生态果园中,种植的苹果树底下种植有畜牧草,滴灌的水在畜牧草的保水作用下,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水分,蒸发不会太快,节约水资源。

但是,现有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使用雨水进行回用灌溉时没有对雨水进行预处理,容易导致输水管道的堵塞;现有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都是在输水总管上进行直线输送,使得对果树的根部滴灌不均匀,容易造成某些部位的严重缺水;现有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没有对滴灌量进行控制,有时候会出现滴灌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进行改进,使得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结构完善,满足滴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能够在滴灌之前对滴灌用水进行预处理;能够包围在果树周围,使得滴灌均匀;能够控制滴灌量,节约用水的同时不会导致果树缺水;能够避免滴头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包括进水管、沉降池、输水管道Ⅰ、输水管道Ⅱ、过滤池、出水总管、出水分管、软管、滴头、玻璃珠、固定套、海绵、网状保护层,所述的沉降池和过滤池顶部均设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设有抓手,所述的沉降池的密封盖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沉降池内的缓冲道,缓冲道底端对着的沉降池内壁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的沉降池、过滤池通过输水管道Ⅰ连接,过滤池中部设有过滤网,在过滤网下部设有一端伸出过滤池的输水管道Ⅱ,输水管道Ⅰ和输水管道Ⅱ在伸入沉降池和过滤池一端均设有滤网,输水管道Ⅰ和输水管道Ⅱ上均设有水泵,出水总管与输水管道Ⅱ连接,出水总管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出水分管,出水分管为软质管,出水分管末端设置有挂钩,出水总管上设置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拉钩,出水分管底部设有软管,软管内设置有玻璃珠,软管外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紧贴玻璃珠的海绵,固定套上设有通孔,软管底部设有滴头,滴头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外设有网状保护层,所述的软管和滴头插入到土壤中。

进一步,所述的缓冲道为S形。

进一步,所述的出水分管和拉钩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管、输水管道Ⅰ和输水管道Ⅱ与密封盖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沉降池和过滤池,在滴灌之前对滴灌用水进行沉降和过滤,能够避免堵塞滴灌通道;缓冲道为S形,减缓了滴灌用水进入到沉降池的速度,使得底部沉降的污泥不被冲起;出水分管为软质管,能够将果树进行包围,将出水分管包围在果树四周,使得对果树的滴灌较均匀;软管内设置有玻璃珠,软管外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紧贴玻璃珠的海绵,固定套上设有通孔,软管底部设有滴头,其中海绵的作用是在土壤干燥时,海绵处于蓬松状态,此时水流可以通过软管和内部的玻璃珠之间的间隙输送到土壤中,当土壤润湿后,水分穿过通孔进入到固定套内,海绵吸水后膨胀,压迫软管使其紧贴到玻璃珠上,阻断水流输送,从而实现不同滴头的间歇性滴灌;出水孔外设有网状保护层,能够避免出水孔被泥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滴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降池和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沉降池、3-输水管道Ⅰ、4-输水管道Ⅱ、5-过滤池、6-出水总管、7-出水分管、8-软管、9-滴头、10-玻璃珠、11-固定套、12-海绵、13-网状保护层、14-缓冲道、15-缓冲垫、16-挂钩、17-拉钩、18-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生态果园用滴灌系统包括进水管1、沉降池2、输水管道Ⅰ3、输水管道Ⅱ4、过滤池5、出水总管6、出水分管7、软管8、滴头9、玻璃珠10、固定套11、海绵12、网状保护层13,所述的沉降池2和过滤池5顶部均设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设有抓手,所述的沉降池2的密封盖顶部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连接沉降池2内的缓冲道14,缓冲道14为S形,缓冲道14底端对着的沉降池2内壁上设有缓冲垫15,设置有缓冲道14和缓冲垫15,能够减缓了滴灌用水进入到沉降池的速度,使得底部沉降的污泥不被冲起。

沉降池2、过滤池5通过输水管道Ⅰ3连接,过滤池5中部设有过滤网,在过滤网下部设有一端伸出过滤池5的输水管道Ⅱ4,输水管道Ⅰ3和输水管道Ⅱ4在伸入沉降池2和过滤池5一端均设有滤网,进水管1、输水管道Ⅰ3和输水管道Ⅱ4与密封盖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座18,输水管道Ⅰ3和输水管道Ⅱ4上均设有水泵,出水总管6与输水管道Ⅱ4连接,出水总管6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及以上出水分管7,出水分管7为软质管,出水分管7末端设置有挂钩16,出水总管6上设置有与挂钩16相匹配的拉钩17,出水分管7为软质管,能够将果树进行包围,将出水分管7包围在果树四周,通过挂钩16和拉钩17将出水分管7固定,使得对果树的滴灌较均匀。

出水分管7底部设有软管8,软管8内设置有玻璃珠10,软管8外设置有固定套11,固定套11内设有紧贴玻璃珠10的海绵12,固定套11上设有通孔,软管9底部设有滴头9,滴头9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外设有网状保护层13,所述的软管8和滴头9插入到土壤中,在进行滴灌时,其中海绵12的作用是在土壤干燥时,海绵12处于蓬松状态,此时水流可以通过软管8和内部的玻璃珠10之间的间隙输送到土壤中,当土壤润湿后,水分穿过通孔进入到固定套11内,海绵吸水后膨胀,压迫软管8使其紧贴到玻璃珠10上,阻断水流输送,从而实现不同滴头9的间歇性滴灌;出水孔外设有网状保护层13,能够避免出水孔被泥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滴灌果树时,将出水分管7包围在果树四周,通过挂钩16和拉钩17将出水分管7固定,然后将软管8和滴头9插入到土壤中。从进水管1灌入滴灌用水,滴灌用水经过沉降和过滤到达出水总管6,再进入到出水分管7中,在海绵12处于蓬松状态,水流可以通过软管8和内部的玻璃珠1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滴头9上,从滴头9的出水孔输送到土壤中,当土壤润湿后,水分穿过通孔进入到固定套11内,海绵吸水后膨胀,压迫软管8使其紧贴到玻璃珠10上,阻断水流输送,从而实现不同滴头9的间歇性滴灌。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沉降池和过滤池,在滴灌之前对滴灌用水进行沉降和过滤,能够避免堵塞滴灌通道;缓冲道为S形,减缓了滴灌用水进入到沉降池的速度,使得底部沉降的污泥不被冲起;出水分管为软质管,能够将果树进行包围,将出水分管包围在果树四周,使得对果树的滴灌较均匀;软管内设置有玻璃珠,软管外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紧贴玻璃珠的海绵,固定套上设有通孔,软管底部设有滴头,其中海绵的作用是在土壤干燥时,海绵处于蓬松状态,此时水流可以通过软管和内部的玻璃珠之间的间隙输送到土壤中,当土壤润湿后,水分穿过通孔进入到固定套内,海绵吸水后膨胀,压迫软管使其紧贴到玻璃珠上,阻断水流输送,从而实现不同滴头的间歇性滴灌;出水孔外设有网状保护层,能够避免出水孔被泥土堵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