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95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设备,具体是一种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中,会有多种植被,需要不定时的对其进行浇水,但由于园林面积大,如果仅仅采用喷灌进行浇水的话会有许多地方不能覆盖,同时现有的植被洒水装置只能从下往上喷射,这样一来,高处的植被不能够喷洒到,这样会水分分布不均匀,对植被的生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喷水效率太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洒水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包括洒水箱;所述洒水箱由合成塑料制成,且其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在洒水箱内部的侧壁上;且隔板通过水管接口固定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延伸至隔板的下方,连接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抽水管上;抽水管的上方连接输水泵;所述输水泵固定在隔板的上表面,且其顶部设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右端延伸至洒水箱的外侧,并通过橡胶连接管连接喷水器;所述喷水器通过铰链接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洒水箱的右侧外壁上,且其下方连接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洒水箱的右侧壁上;输水泵左侧连接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由洒水箱的顶板延伸至洒水箱的上方连接手持杆;所述手持杆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洒水箱的上表面;第一输水管的左侧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洒水箱的左上角,且其底部固定在隔板上;且在蓄电池的周围环绕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分别固定在洒水箱和隔板上;且在绝缘板的左侧连接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安装在洒水箱的左侧壁的外侧,且其下方连接水位观察口;洒水箱的底部通过限位块固定在车板上;所述车板左侧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呈对称布置在车板上,且其顶端设有水平杆,并在水平杆上设有橡胶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接口镶嵌在隔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持杆的上表面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右侧连接喷水开关;所述喷水开关设置在手持杆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持杆的右侧设有扩展杆;所述扩展杆的右侧端安装有手持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位观察口镶嵌在洒水箱的左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把手通过胶水固定在推杆上,且其右侧连接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板的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轮设有四个,并均匀布置在车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洒水箱通过限位块固定在车板上,便于洒水箱的拆卸,便于对装置的清洗;且喷水器在铰链接的作用下可进行旋转,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覆盖范围,同时在洒水箱的顶部还设有手持杆,可进一步弥补喷水器的不足,也可以对高处的植被进行喷水,使得整个装置的覆盖范围进一步的扩大;结构新颖,操作简单,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中支撑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中手持喷头与扩展杆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持喷头,2-扩展杆,3-手持杆,4-喷水开关,5-把手,6-固定架,7-第一输水管,8-洒水箱,9-绝缘板,10-蓄电池,11-电源接口,12-推杆,13-开关,14-橡胶把手,15-水位观察口,16-车轮,17-车板,18-限位块,19-隔板,20-滤网,21-抽水管,22-进水口,23-水管接口,24-输水泵,25-支撑板,26-喷水器,27-铰链接,28-橡胶连接管,29-第二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便捷式园林植被洒水装置,包括洒水箱8;所述洒水箱8由合成塑料制成,且其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固定在洒水箱8内部的侧壁上;且隔板19通过水管接口23固定抽水管21;所述水管接口23镶嵌在隔板19上;所述抽水管21的下端延伸至隔板19的下方,连接滤网20;所述滤网20固定在抽水管21上,便于对洒水箱8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抽水管21的堵塞,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抽水管21的上方连接输水泵24;所述输水泵24固定在隔板19的上表面,且其顶部设有第二输水管29;所述第二输水管29的右端延伸至洒水箱8的外侧,并通过橡胶连接管28连接喷水器26;所述喷水器26通过铰链接27固定在支撑板25上,且喷水器26在铰链接27的作用下可进行旋转,增加了喷水器26的覆盖范围;所述支撑板25固定在洒水箱8的右侧外壁上,为喷水器26提供固定作用,且其下方连接进水口22;所述进水口22设置在洒水箱8的右侧壁上,便于将水输送至洒水箱8的内部;输水泵24左侧连接第一输水管7;所述第一输水管7由洒水箱8的顶板延伸至洒水箱8的上方连接手持杆3;所述手持杆3放置在固定架6上;所述固定架6安装在洒水箱8的上表面;手持杆3的上表面设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右侧连接喷水开关4;所述喷水开关4设置在手持杆3的上表面,便于控制手持杆3的启动与关闭;手持杆3的右侧设有扩展杆2;所述扩展杆2的右侧端安装有手持喷头1;所述手持喷头1与手持杆3的相互作用,可覆盖喷头26的盲区,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覆盖范围;第一输水管7的左侧连接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安装在洒水箱8的左上角,且其底部固定在隔板19上;且在蓄电池10的周围环绕绝缘板9;所述绝缘板9分别固定在洒水箱8和隔板19上,防止蓄电池漏电;且在绝缘板9的左侧连接电源接口11;所述电源接口11安装在洒水箱8的左侧壁的外侧,且其下方连接水位观察口15;所述水位观察口15镶嵌在洒水箱8的左侧壁上,便于观察洒水箱8内部的水位;洒水箱8的底部通过限位块18固定在车板17上;所述车板17左侧设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呈对称布置在车板17上,且其顶端设有水平杆,并在水平杆上设有橡胶把手14;所述橡胶把手14通过胶水固定在推杆12上,且其右侧连接开关13;所述开关13安装在推杆12上,可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车板17的底部设有车轮16;所述车轮16设有四个,并均匀布置在车板17的下方。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