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培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菇房。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 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杏鲍菇的培植先将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的培养料灌装在菌包中,经消毒、杀菌后再接种菌种,然后将接种后的菌包放入菇房,控制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使杏鲍菇快速生长,实现规模化生产。申请号为20162001130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杏鲍菇菇房,通过顶部设置的透光房顶和电动百叶窗来控制光照和温度,以及竖直朝上的喷头避免水滴直接滴到杏鲍菇上。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下述问题:
1.借助光照提供给菇房杏鲍菇生长所需的光照和温度,受自然条件和季节限制,一年只可栽培一次,年产率较低,而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自然条件不稳定则影响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
2.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控制能量损耗较大,成本较高;
3.通风效果较差,且对空气过滤效果较差,空气质量较差,不利于杏鲍菇生长;
4.传统栽培方式空间利用率低,土地亩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菇房,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杏鲍菇菇房,包括菇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菇房本体的墙体上设置有保温层,菇房本体内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育菇层架,相邻层架之间间隔至少1m,每层层架的顶部设置有可调式灯带,灯带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层架之间设置有多喷孔式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喷孔与层架的各层相对应;所述菇房本体内设置有冷热交换管组,冷热交换管组由预设数量的冷热管单体组成,所述冷热管单体内部设置为由管壁和挡板组成的S型通道,所述冷热交换管组的入口处设置有冷热风机,冷热风机的输入端与并联设置的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相连,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输入端与冷热交换管组的出口相连;所述菇房本体内还设置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器和高级过滤器;所述菇房本体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报警器。
所述保温层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制成。
所述菇房本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仪。
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仪分别与报警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层架式育菇结构进行杏鲍菇的培植,充分利用空间,并通过模拟杏鲍菇实际生长所需条件调节菇房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和季节限制,年库房周转率3-4次,大大提高了年亩产量;可调式灯带的设置能够模拟一天内的光照变化而变换光照强度,促进杏鲍菇的生长,灯带外表面设置的防水层能够有效防止菇房内的水汽对灯带的影响,延长灯带寿命;多喷孔式超声波加湿器的设置能够对杏鲍菇培养基进行均匀喷洒水雾,保湿效果好,而且不易形成水滴;冷热管单体内部设置的S型通道增加了热交换介质的流程,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损耗;初级过滤器和高级过滤器的设置能够提高进入菇房内的空气质量,利于杏鲍菇的生长;检测菇房内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偏差较大且不能自动调节至正常水平时,报警器则发出警报,及时告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对杏鲍菇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热管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菇房本体,11.保温层,2.层架,21.灯带,3.超声波加湿器,4.冷热交换管组,41.冷热管单体,411.管壁,412.挡板,5.冷热风机,61.制热装置,62.制冷装置,7.进风通道,71.初级过滤器,72.高级过滤器,8.出风通道,9.控制面板,10.报警器,111.温度传感器,112.湿度传感器,113.二氧化碳传感器,114.光照仪。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一种杏鲍菇菇房,包括菇房本体1,菇房本体1的墙体上设置有保温层11,菇房本体1内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育菇层架2,相邻层架2之间间隔1.5m,利于通风,每层层架2的顶部设置有可调式灯带21,能够模拟一天内的光照变化而变换光照强度,促进杏鲍菇的生长,灯带21外表面设置有防水层,能够有效防止菇房内的水汽对灯带21的影响,延长灯带21寿命;
层架2之间设置有多喷孔式超声波加湿器3,所述超声波加湿器3的喷孔与层架的各层相对应,能够对杏鲍菇培养基进行均匀喷洒水雾,保湿效果好,而且不易形成水滴;
所述菇房本体1内设置有冷热交换管组4,冷热交换管组4由预设数量的冷热管单体41组成,所述冷热管单体41内部设置为由管壁411和挡板412组成的S型通道,该结构能够增加热交换介质的流程,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损耗,所述冷热交换管组4的入口处设置有冷热风机5,冷热风机5的输入端与并联设置的制热装置61和制冷装置62相连,制热装置61和制冷装置62的输入端与冷热交换管组4的出口相连,形成回路,实现热交换介质的再利用;
所述菇房本体1内还设置有进风通道7和出风通道8,所述进风通道7内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器71和高级过滤器72,分别过滤掉颗粒较大的杂物和颗粒较小的杂物,提高进入菇房内的空气质量,利于杏鲍菇的生长;所述菇房本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9和报警器10,便于控制菇房内条件,并能及时告知人员条件异常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层架2设置为7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层11采用10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制成,能有效保持菇房内温度,减小温度浮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菇房本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1、湿度传感器112、二氧化碳传感器113、光照仪1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11、湿度传感器112、二氧化碳传感器113、光照仪114分别与报警器10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层架式育菇结构进行杏鲍菇的培植,充分利用空间,并通过模拟杏鲍菇实际生长所需条件调节菇房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和季节限制,年库房周转率3-4次,大大提高了年亩产量;可调式灯带21的设置能够模拟一天内的光照变化而变换光照强度,促进杏鲍菇的生长,灯带21外表面设置的防水层能够有效防止菇房内的水汽对灯带21的影响,延长灯带21寿命;多喷孔式超声波加湿器3的设置能够对杏鲍菇培养基进行均匀喷洒水雾,保湿效果好,而且不易形成水滴;冷热管单体41内部设置的S型通道增加了热交换介质的流程,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损耗;初级过滤器71和高级过滤器72的设置能够提高进入菇房内的空气质量,利于杏鲍菇的生长;检测菇房内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偏差较大且不能自动调节至正常水平时,报警器10则发出警报,及时告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环境对杏鲍菇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