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嫁接专用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139阅读:50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嫁接专用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嫁接专用刀。



背景技术:

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嫁接一般都需要一个一字形斜向下的刀口及一个纵向刀口,即欲称的一斜一纵,而现有技术中和嫁接刀一般是一字平口刀,嫁接时全靠人手把握角度和深度,高度依赖人的经验,人工成本高、稳定性差且易伤手,嫁接成功率也没有保障,而且由于没有自固锁能力,枝条易滑动,造成嫁接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同时切出一个斜口和一个纵口、操作稳定、带自固锁功能的嫁接专用刀。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嫁接专用刀,包括主体、传动部分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由上至下包括固锁部、旋转节和手柄;所述传动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刃部、转轴、输出结构、杆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内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点,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点的弹簧和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点及杆柄末端的第一连接点;其中所述刃部为T形三尖三棱结构。

上述嫁接专用刀中,旋转节上设置有限制杆柄左右晃动的限位结构。

上述嫁接专用刀中,输出结构与刃部长度比为2-3: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主体部分前端设置有固锁部,该固锁部通过旋转节与手柄连接,在将手柄握紧时固锁部自动夹紧砧木,为接下来的操作提供稳定的基础;手柄内侧通过第二连接点和第一连接点连接着杆柄,当手柄握紧时自动推动杆柄向前,杆柄又通过输出结构推动转轴另一端的刃部向斜下方运动,由于输出结构远长于刃部,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可以轻松地破开砧木的木质体,由于刃部是尖锐的T形三尖三棱结构,因此破口处为标准的微创T形创口,包括平滑的微弧斜口及平直的纵切口;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点之间的弹簧,平常处于自然状态,当握紧手柄压缩弹簧后,其弹力用于稳定施力,再次提高开口操作的稳定性,当开口完成后手松开,弹簧自然伸展,使嫁接刀恢复初始位置,便于下一次循环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刃部左视图。

图中:固锁部1、刃部2、转轴3、输出结构4、杆柄5、旋转节6、手柄7、第一连接点8、弹簧9、第二连接点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嫁接专用刀,包括主体、传动部分和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主体由上至下包括固锁部1、旋转节6和手柄7;所述传动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刃部2、转轴3、输出结构4、杆柄5;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7内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点10,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点10的弹簧9和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点10及杆柄5末端的第一连接点8;其中所述刃部2为T形三尖三棱结构;旋转节6上设置有限制杆柄5左右晃动的限位结构;输出结构4与刃部2长度比为2:1。

实施例2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输出结构4与刃部2长度比为3:1。

实施例3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旋转节6上未设置限位结构;

不限制输出结构4与刃部2长度比。

实施例4

整体与实施例1一致,差异之处在于:

不限制输出结构4与刃部2长度比。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