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90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池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残余饲料、养殖物排泄物及环境垃圾会沉积于池底形成污泥,从而产生有害微生物,影响养殖池的水质,进而影响养殖物的生长、质量及产值。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传统做法是定期对池水进行抽换处理,抽去池水后,再人工对池底进行清洁,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增加饲养的成本,而且操作起来也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该装置可大大降低饲养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包括工作机体和设置在所述的工作机体上的操作手柄,所述的工作机体包括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设置有清洁刷头和过滤箱,所述的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开口,所述的清洁刷头的下部伸出所述的清洁开口,所述的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的过滤组件将所述的过滤箱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的前腔室的前端设置有污水导入开口,所述的清洁刷头设置在所述的污水导入开口的前方,所述的过滤箱上连接有一高压水泵,所述的高压水泵包括泵体,所述的泵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箱上并与所述的后腔室相连通,所述的出水管伸出所述的外壳体。

所述的外壳体包括底板、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的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的侧板的后端通过所述的背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的侧板的上部通过一横向设置的顶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的侧板的前端通过一前板相连接,所述的前板与所述的顶板相连接,所述的清洁开口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背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出水孔内,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背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背板、两个所述的侧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上述外壳体结构简单,清洁开口设置在底板上,便于伸出该清洁开口的清洁刷头对养殖池底部堆积的污泥进行清理;第一出水孔用于安装出水管,使得出水管内的经过过滤之后的水能够顺利从工作机体中排出;底板与背板、顶板与背板和两个侧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设置在工作机体内的零部件进行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检修,同时便于对过滤箱进行清理。

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前板为一体件,所述的顶板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的前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所述的过滤箱包括过滤箱底板,所述的过滤箱底板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过滤箱侧板,两个所述的过滤箱侧板的上部通过一过滤箱顶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的过滤箱侧板的后端通过一竖向设置的过滤箱背板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箱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的过滤箱底板和所述的过滤箱顶板相连接,所述的过滤箱底板、过滤箱侧板、过滤箱顶板和过滤箱背板之间形成一过滤内腔,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竖向设置在所述的过滤内腔中将所述的过滤内腔分隔为所述的前腔室和所述的后腔室,所述的过滤箱底板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过滤箱的安装座,所述的过滤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座上。上述过滤箱结构简单,过滤箱底板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进入到其内的带污泥的水经过过滤网的阻隔将不能通过的污泥沉积在过滤箱底板上,稳定堆积在前腔室内,防止污泥被带出,从而提高了养殖池水质的净化效率;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箱的安装座,使得过滤箱得到稳定的安装定位,同时过滤箱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座上,便于对过滤箱进行清理,及时将堆积在过滤箱内的污泥清理出去。

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前后并列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孔,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孔,所述的第三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孔,所述的第四过滤网上设置有第四过滤网孔,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的第三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的第三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的第四过滤网的孔径。四层孔径从前至后渐小的过滤网层叠设置,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的安装座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相对而设,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前端通过第一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上部通过一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的安装板和所述的底板之间围设成一个密闭的安装空腔,所述的安装板的上表面为安装面,所述的安装面与所述的过滤箱底板相配合,所述的过滤箱底板上设置有横向的安装管,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管相配合的安装通孔,所述的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安装管位置锁紧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安装管插入所述的安装通孔设置在所述的安装空腔内通过所述的锁定机构锁紧固定。上述安装座结构简单,安装面的倾斜度与过滤箱底板的倾斜度相配合,使得过滤箱得以贴合稳定安装;同时安装管插入安装通孔并通过设置在安装空腔内的锁定机构将安装管的位置锁紧固定,使得过滤箱能够稳固安装在安装座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的安装管为并列设置的两根,所述的安装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的安装管相配合。两根安装管使得安装更为稳定。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锁定板,所述的锁定板与所述的安装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的锁定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竖向的释放杆,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释放通孔,所述的释放通孔上竖向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向柱,所述的释放杆的下部设置在所述的导向柱内,所述的安装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定板相配合的锁定凹槽,锁定状态下,所述的压簧将所述的锁定板压紧固定在所述的锁定凹槽内。上述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锁紧稳定,锁定状态下,通过压簧的压紧力将锁定板压紧固定在安装管上的锁定凹槽内,使得过滤箱稳定安装在安装座上,需要将过滤箱拆下时,只需要将手指伸入释放通孔将置于导向柱内的释放杆的下部向上顶起,带动其上的锁定板脱离锁定凹槽,此时便可将过滤箱拆卸下来,再次安装时,同样,通过手指伸入释放通孔将置于导向柱内的释放杆的下部向上顶起,带动其上的锁定板向上运动,使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安装管插入安装通孔,使过滤箱底板与安装板贴合,释放施加在释放杆上的力,压簧复位使锁定板在次进入到锁定凹槽中,将过滤箱的位置锁紧固定;此处的导向柱不仅使得释放杆具有稳定的安装定位,同时对释放杆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所述的高压水泵为两个,所述的外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安装箱,两个所述的安装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过滤箱的两边,所述的高压水泵设置在所述的安装箱内,所述的后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的进水管伸出所述的安装箱与所述的第二出水孔密封连接。采用两个高压水泵,提高了吸水力度,安装箱用于安装高压水泵,对高压水泵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的安装箱上设置有进水管伸出孔和出水管伸出孔,所述的进水管穿过所述的进水管伸出孔伸出所述的安装箱,所述的出水管穿过所述的出水管伸出孔伸出所述的安装箱,进水管与进水管伸出孔、出水管与出水管伸出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胶。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安装箱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的水流进入到安装箱中,对安装在其内的高压水泵形成保护。

所述的过滤箱与所述的清洁刷头之间设置有一导流箱,所述的导流箱包括一导流底板,所述的导流底板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导流侧板,两个所述的导流侧板的上部通过一导流顶板相连接,所述的导流底板、两个所述的导流侧板与所述的导流顶板之间围设成一前后贯通的导流通道,所述的清洁刷头设置在所述的导流通道的前方,所述的导流通道的后部设置在所述的污水导入口内并与所述的前腔室相连通。在过滤箱与清洁刷头之间设置一个导流箱,污水通过导流箱得到聚集,然后进入到过滤箱中,提高过滤效率。

两个所述的导流侧板的前部内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的导流侧板的后部内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进入到导流箱内的污水在污水导入口得以汇集,汇集后进入到过滤箱中,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的清洁刷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体内,所述的清洁刷头包括内空且绝缘的圆筒状外壳体,所述的圆筒状外壳体的外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清洁刷布,所述的圆筒状外壳体内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所述的双输出轴电机上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伸出所述的圆筒状外壳体且与所述的圆筒状外壳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水密轴承,所述的水密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可相对所述的轴承外圈转动的轴承内圈,所述的输出轴与所述的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的侧板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内空的轴承安装座,所述的轴承安装座内设置有电刷,所述的水密轴承安装在所述的轴承安装座上,所述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的轴承安装座与所述的电刷相接触。清洁刷头可转动地设置在圆筒状外壳体内,提高了对污泥的清洁效率;清洁刷布可拆卸地设置在圆筒状外壳体上,可方便对清洁刷布进行清理或更换;绝缘的圆筒状外壳体用于安装双输出轴电机,对双输出轴电机形成保护,轴承安装座用于安装水密轴承,水密轴承具有防水特性,对电机形成进一步保护,电刷与输出轴相连接给电机供电;输出轴转动带动圆筒状外壳体随之转动,对沉积在养殖池池底的污泥进行高效处理,同时可带动污泥随着水流吸入到过滤箱中进行过滤处理。

所述的输出轴裸露在外的部分包覆有高强度的塑料,使得清洁刷头整体得以绝缘密封,保证整个清洁刷头不会进水,保证机体的正常安全使用。

所述的操作手柄内设置有驱动电源,所述的电刷和高压水泵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的驱动电源电连接,所述的轴承安装座和所述的安装箱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的导线穿过的出线孔,所述的出线孔与所述的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驱动电源用于驱动双输出轴电机和高压水泵运动,轴承安装座和安装箱上设置有出线孔,便于导线穿过实现电连接,同时出线孔与导线之间设置密封胶,使得轴承安装座和安装箱的内部均为一个密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的水流进行,对安装在内部的电气元件形成保护,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所述的外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手柄安装座,两个所述的手柄安装座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下部穿设有横向的安装轴,所述的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架设在两个所述的手柄安装座上。手柄安装座用于安装操作手柄,上述结构使得操作手柄能够相对工作机体转动,便于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去污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只需手持操作手柄,将工作机体伸入到养殖池中,通过清洁刷头对池底的污泥进行清理,同时通过设置在工作机体内的高压水泵工作将混有污泥的水吸入到过滤箱中,通过过滤箱中的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处理,然后通过出水管将过滤后的水导出,使得养殖池中的污水得以净化,无需抽换池水,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节约了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机体拆去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与安装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箱与过滤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洁刷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水产养殖池去污装置,包括工作机体和设置在工作机体上的操作手柄1,工作机体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内设置有清洁刷头3和过滤箱4,外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开口21,清洁刷头3的下部伸出清洁开口21,过滤箱4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将过滤箱4分隔为前腔室41和后腔室42,前腔室41的前端设置有污水导入开口411,清洁刷头3设置在污水导入开口411的前方,过滤箱4上连接有一高压水泵(图中未显示),高压水泵包括泵体(图中未显示),泵体上设置有进水管J1和出水管C1,进水管J1设置在过滤箱4上并与后腔室42相连通,出水管C1伸出外壳体2。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壳体2包括底板22、竖向设置在底板22上的背板23和两个侧板24,两个侧板24分别设置在底板22的两侧,两个侧板24的后端通过背板23相连接,两个侧板24的上部通过一横向设置的顶板25相连接,两个侧板24的前端通过一前板26相连接,前板26与顶板25相连接,清洁开口21设置在底板22上,背板23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孔231,出水管C1设置在第一出水孔231内,底板22与背板2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顶板25与背板23、两个侧板2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上述外壳体2结构简单,清洁开口21设置在底板22上,便于伸出该清洁开口21的清洁刷头3对养殖池底部堆积的污泥进行清理;第一出水孔231用于安装出水管C1,使得出水管C1内的经过过滤之后的水能够顺利从工作机体中排出;底板22与背板23、顶板25与背板23和两个侧板2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设置在工作机体内的零部件进行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检修,同时便于对过滤箱4进行清理。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顶板25与前板26为一体件,顶板25的前端向下弯折形成前板26。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箱4包括过滤箱底板43,过滤箱底板43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过滤箱侧板44,两个过滤箱侧板44的上部通过一过滤箱顶板45相连接,两个过滤箱侧板44的后端通过一竖向设置的过滤箱背板46相连接,过滤箱背板4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过滤箱底板43和过滤箱顶板45相连接,过滤箱底板43、过滤箱侧板44、过滤箱顶板45和过滤箱背板46之间形成一过滤内腔,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网,过滤网竖向设置在过滤内腔中将过滤内腔分隔为前腔室41和后腔室42,过滤箱底板43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底板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箱4的安装座5,过滤箱4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座5上。上述过滤箱4结构简单,过滤箱底板43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进入到其内的带污泥的水经过过滤网的阻隔将不能通过的污泥沉积在过滤箱底板43上,稳定堆积在前腔室41内,防止污泥被带出,从而提高了养殖池水质的净化效率;底板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滤箱4的安装座5,使得过滤箱4得到稳定的安装定位,同时过滤箱4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座5上,便于对过滤箱4进行清理,及时将堆积在过滤箱4内的污泥清理出去。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组件包括前后并列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网G1、第二过滤网G2、第三过滤网G3和第四过滤网G4,第一过滤网G1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孔(图中未显示),第二过滤网G2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孔(图中未显示),第三过滤网G3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孔(图中未显示),第四过滤网G4上设置有第四过滤网孔(图中未显示),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孔径,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的孔径,第三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第四过滤网的孔径。四层孔径从前至后渐小的过滤网层叠设置,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座5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22上的第一支撑板51和两个第二支撑板52,两个第二支撑板52相对而设,两个第二支撑板52的前端通过第一支撑板51相连接,第一支撑板51和两个第二支撑板52的上部通过一安装板53相连接,第一支撑板51、两个第二支撑板52、安装板53和底板22之间围设成一个密闭的安装空腔54,安装板53的上表面为安装面,安装面与过滤箱底板43相配合,过滤箱底板43上设置有横向的安装管47,安装板53上设置有与安装管47相配合的安装通孔532,安装空腔54内设置有用于将安装管47位置锁紧的锁定机构,安装管47插入安装通孔532设置在安装空腔54内通过锁定机构锁紧固定。上述安装座5结构简单,安装面的倾斜度与过滤箱底板43的倾斜度相配合,使得过滤箱4得以贴合稳定安装;同时安装管47插入安装通孔532并通过设置在安装空腔54内的锁定机构将安装管47的位置锁紧固定,使得过滤箱4能够稳固安装在安装座5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管47为并列设置的两根,安装通孔532的数量与安装管47相配合。两根安装管47使得安装更为稳定。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锁定板6,锁定板6与安装板53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压簧61,锁定板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竖向的释放杆62,底板22上设置有释放通孔221,释放通孔221上竖向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向柱222,释放杆62的下部设置在导向柱222内,安装管47上设置有与锁定板6相配合的锁定凹槽471,锁定状态下,压簧61将锁定板6压紧固定在锁定凹槽471内。上述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锁紧稳定,锁定状态下,通过压簧61的压紧力将锁定板6压紧固定在安装管47上的锁定凹槽471内,使得过滤箱4稳定安装在安装座5上,需要将过滤箱4拆下时,只需要将手指伸入释放通孔221将置于导向柱222内的释放杆62的下部向上顶起,带动其上的锁定板6脱离锁定凹槽471,此时便可将过滤箱4拆卸下来,再次安装时,同样,通过手指伸入释放通孔221将置于导向柱222内的释放杆62的下部向上顶起,带动其上的锁定板6向上运动,使压簧61处于压缩状态,将安装管47插入安装通孔532,使过滤箱底板22与安装板53贴合,释放施加在释放杆62上的力,压簧61复位使锁定板6再次进入到锁定凹槽471中,将过滤箱4的位置锁紧固定;此处的导向柱222不仅使得释放杆62具有稳定的安装定位,同时对释放杆6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高压水泵为两个,外壳体2内设置有两个安装箱7,两个安装箱7分别设置在过滤箱4的两边,高压水泵设置在安装箱7内,后腔室4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孔421,进水管J1伸出安装箱7与第二出水孔421密封连接。采用两个高压水泵,提高了吸水力度,安装箱7用于安装高压水泵,对高压水泵起到保护作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安装箱7上设置有进水管伸出孔(图中未显示)和出水管伸出孔(图中未显示),进水管J1穿过进水管伸出孔伸出安装箱7,出水管C1穿过出水管伸出孔伸出安装箱7,进水管J1与进水管伸出孔、出水管C1与出水管伸出孔之间设置有密封胶。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安装箱7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的水流进入到安装箱7中,对安装在其内的高压水泵形成保护。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箱4与清洁刷头3之间设置有一导流箱8,导流箱8包括一导流底板82,导流底板82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一导流侧板81,两个导流侧板81的上部通过一导流顶板83相连接,导流底板82、两个导流侧板81与导流顶板83之间围设成一前后贯通的导流通道,清洁刷头3设置在导流通道的前方,导流通道的后部设置在污水导入口411内并与前腔室41相连通。在过滤箱4与清洁刷头3之间设置一个导流箱8,污水通过导流箱8得到聚集,然后进入到过滤箱4中,提高过滤效率。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导流箱8的侧部与侧板24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Z1相连接,将导流箱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导流侧板81的前部内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两个导流侧板81的后部内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进入到导流箱8内的污水在污水导入口411得以汇集,汇集后进入到过滤箱4中,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清洁刷头3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体2内,清洁刷头3包括内空且绝缘的圆筒状外壳体31,圆筒状外壳体31的外壁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清洁刷布32,圆筒状外壳体31内设置有双输出轴电机13,双输出轴电机13上的两个输出轴33分别伸出圆筒状外壳体31且与圆筒状外壳体31固定连接,每个输出轴33上设置有一水密轴承34,水密轴承34包括轴承外圈和可相对轴承外圈转动的轴承内圈,输出轴33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两个侧板24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内空的轴承安装座9,轴承安装座9内设置有电刷(图中未显示),水密轴承34安装在轴承安装座9上,输出轴33伸入轴承安装座9与电刷相接触。清洁刷头3可转动地设置在圆筒状外壳体31内,提高了对污泥的清洁效率;清洁刷布32可拆卸地设置在圆筒状外壳体31上,可方便对清洁刷布32进行清理或更换;绝缘的圆筒状外壳体31用于安装双输出轴电机13,对双输出轴电机13形成保护,轴承安装座9用于安装水密轴承34,水密轴承34具有防水特性,对电机形成进一步保护,电刷与输出轴33相连接给电机供电;输出轴33转动带动圆筒状外壳体31随之转动,对沉积在养殖池池底的污泥进行高效处理,同时可带动污泥随着水流吸入到过滤箱4中进行过滤处理。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输出轴33裸露在外的部分包覆有高强度的塑料,使得清洁刷头3整体得以绝缘密封,保证整个清洁刷头3不会进水,保证机体的正常安全使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内设置有驱动电源(图中未显示),电刷和高压水泵分别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源电连接,轴承安装座9和安装箱7上均设置有用于使导线穿过的出线孔(图中未显示),出线孔与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驱动电源用于驱动双输出轴电机和高压水泵运动,轴承安装座9和安装箱7上设置有出线孔,便于导线穿过实现电连接,同时出线孔与导线之间设置密封胶,使得轴承安装座9和安装箱7的内部均为一个密闭的空间,防止外部的水流进行,对安装在内部的电气元件形成保护,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手柄安装座10,两个手柄安装座10相对间隔设置,操作手柄1的下部穿设有横向的安装轴11,安装轴1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架设在两个手柄安装座10上。手柄安装座10用于安装操作手柄1,上述结构使得操作手柄1能够相对工作机体转动,便于操作。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安装轴11和手柄安装座10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用于连接导线的走线,导线与上述部件上设置的出线孔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导线的外部包覆有高强度的塑料,保证其外部的绝缘性。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可上下伸缩,用于调节操作高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养殖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