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03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网箱底部污物清理装置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普遍存在养殖过程中死鱼无法收集的技术难题,死鱼直接沉落于网箱底部,造成水体污染,加大了水产品健康的风险系数。传统的死鱼收集方式,是采用潜水员沉入网箱底部进行作业,将死鱼收集人工捞出,另一种方式为采用将网箱通过机械设备进行上下提网,促使死鱼浮出网箱,进行人工收集,这两种方式存在对网箱内水产易造成较大惊扰,形成应激反应,每次进行死鱼收集作业,网箱鱼类三天内进食欲、活跃度均下降20%,成长速度明显降低,另外,如果是潜水员进入水下作业,每次工作时长30分钟左右,尤其不只一个网箱需要清理的时候,劳动强度过大。

如2016年1月13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 204949128 U号公开一种改良的网箱,该网箱底部有一层过滤板以及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排污管。不能被过滤的污物如死鱼尸体等将被搅拌打碎,然后通过滤网,再被抽吸装置从网箱底部抽离。但是,众所周知,死鱼尸体被搅拌打碎后极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优良的网箱内死鱼清理装置及其定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准确、快速定位摆放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所述水产养殖网箱包括围成圆周状的侧壁及锥形底壁,以及包覆在侧壁与底壁上的网衣,所述死鱼收集装置包括安放于底壁上的金属大环及安装于大环上用于收集死鱼的滤网,所述定位系统包括设置在侧壁上的若干列导向绳限位环,以及贯穿设置在各列导向绳限位环内的若干导向绳,所述导向绳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大环上,导向绳的上端向上延伸超出水产养殖网箱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水产养殖网箱的侧壁上方安装有环状的框架浮管,所述框架浮管上安装有框架扶手和用于支撑框架扶手的若干框架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死鱼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大环拉出水面的、位于水产养殖箱中间的起吊主绳。

进一步地,当大环沉于底壁上时,所述导向绳留在水面上的长度大于位于水面下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列的导向绳限位环的中心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对鱼类惊扰度小、有利于快速将死鱼收集装置摆放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死鱼收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死鱼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死鱼收集装置在收集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死鱼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网箱100做进一步描述,水产养殖网箱100内安装有其死鱼收集装置10及用于使该死鱼收集装置10快速摆放到位的定位系统(未标号)。所述水产养殖网箱100由大致成围成环状的、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框架浮管3,及位于框架浮管3下方的中空的围笼30构成,所述围笼30由锥形底壁32和侧壁31构成,并且在底部31和侧壁31的外周覆盖有一层网衣123。所述框架浮管3上安装有框架扶手1和连接在框架扶手1和框架浮管3之间的若干框架立柱2,框架立柱2用于支撑框架扶手1,便于作业人员可在框架副管3上走动。所述定位系统包括设置在围笼30的侧壁31上的若干列导向绳限位环5,以及贯穿设置在各列导向绳限位环5内的导向绳4,所述每一列的导向绳限位环5的中心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水产养殖网箱100的底部安装有死鱼收集装置10,用于定期清理沉底的死鱼尸体,或者大块污物,以保证水体的洁净。

所述死鱼收集装置10包括大环12和小环13,以及底部贴合围笼30的底壁32设计的滤网7,滤网7的下端收拢并封口,上端呈开放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7的上端跨过大环12后安装在小环13上。所述大环12和小环13为同心圆,且大环12为整体密闭设计,小环13由分段圆弧管围拢形成并且内部贯通设有尼龙绳130,因此小环13的内径可调。优选地,大环12和小环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可沉于网箱100的底部。所述大环12的周边对于上述若干列导向绳限位环5设有导向绳连接点6,所述若干列导向绳限位环5在竖直方向上将环状的框架浮管3沿周向等分,至少为两列。通过调节导向绳4的长度可以控制大环12的位置,使大环12处于水平状态并保证大环12与底壁32贴合。所述导向绳4也可作为死鱼收集装置10的沉底标尺,实现对死鱼收集装置10下落时高度的基本判定。当大环12沉于底壁32上时并相互贴合时,所述导向绳4留在水面上的长度大于位于水面下导向绳4的长度,因此当死鱼收集装置10被拉出水面时,仍然有一部分导向绳4留在水面上,方便工作人员牵引操作。

所述小环13为空心的可分离环,内部贯穿设有高轻度尼龙绳130,并且小环13与大环12之间设有拉簧11。优选地,拉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大环12上,另一端连接在一滑环套110上,所述滑环套110可滑动地安装小环13上,滑环套110根据拉簧11的弹力自动调节位于小环13上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环13上安装有限制滑环套110活动范围的限位部111,限位部111可以是夹持在小环13的圆弧管上的夹子或套设在圆弧管上的橡胶圈等,优选为可拆卸地安装于小环13上。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去滑环套110,直接将拉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小环13上。在收集死鱼的时候,小环13不受起吊主绳9的拉力,拉簧11将小环13的内径扩大到尽量接近大环12,此时大环12与小环13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但因为小环13自身的重量,大环12与小环13和滤网7大致形成开口向上的喇叭口,便于收集从上方下沉的死鱼尸体或者其他较大体积的污物。所述小环13上设有安装起吊副绳8的安装部(未标号),所述安装部将小环等分,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四个,因此小环13上安装有四根起吊副绳8,并且四根起吊副绳8在小环13的圆心位置与竖直设置的起吊主绳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起吊死鱼收集装置10的时候,通过设置在水面上的船只上的起吊臂 (未图示) 将死鱼收集装置10从网箱100内吊出,起吊臂沿图2所示的D向向上拉动起吊主绳9,带动起吊副绳8拉动小环13使之向上、并且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滤网7的开口随着小环13逐渐收拢而变小,此时,大环12在下、小环13在上和滤网7三者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口,使得死鱼尸体或者污物不易逃逸。

为了防止起吊副绳8过多挡住了死鱼尸体的下沉,如图5所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死鱼收集装置10的小环13上仅安装了3根起吊副绳8’,起吊副绳8’的数量以使小环13受力均匀、不易偏斜翻覆为主,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调整,但均以安装在将小环13圆周等分的位置为最佳。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死鱼收集装置10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维护简单的优点,同时定期清理死鱼尸体可保证了水体的洁净程度,由于该死鱼收集装置10长期处于网箱底部,鱼类对其辨识度高,因此对鱼类惊扰度小,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