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39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狭义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背负式的农药喷洒箱喷洒农药,这种背负式的农药喷洒箱多采用人力作为农药喷洒的动力。农药喷洒箱有效喷洒半径大约只有三到四米,一般园林如果采用这种设备喷洒农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才能按时完成喷洒农药的工作,人工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药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左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右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分别穿过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且与第二转轴和第一凸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位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第二凸轮位于第二支板右侧,所述第二支板上方设置有支座,支座左下角通过支架与第二支板顶部铰接,支座底部右侧与第二凸轮相抵,所述支座上方还转动连接有前后两个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还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右侧设置有喷头;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加压缸,加压缸位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加压缸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分进水管,分进水管通过总进水管连接至药桶内右下角,所述加压缸右侧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分出水管,分出水管通过总出水管连接有软管,软管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喷头连接,所述分进水管和分出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加压缸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顶部活塞杆穿过加压缸顶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加压缸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压板与第一凸轮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桶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位于药桶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座顶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顶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三凸轮,所述支座顶部还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右侧连接有与第三凸轮配合的挡板,所述支座顶部左侧设置限位板,所述移动座左侧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限位板且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还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限位板和移动座之间,所述移动座前后侧均设置有齿条,前后侧不完全齿轮分别与前后侧齿条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压缸顶部与活塞杆连接出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桶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叶片对农药和水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时螺旋叶片带动药桶3底部液体向上运动,保证混合充分;通过第一凸轮转动和第一弹簧弹力带动活塞在加压缸内上下移动,使得加压缸自动进行吸水和出水,方便农药进行自动喷洒;通过第二凸轮转动带动支座上下摆动,从而调节喷洒距离,方便对远近不同的植物进行农药喷洒;通过第三凸轮转动和第二弹簧弹力带动连接板前后摆动,使得前后两个连接板之间角度不断变化,从而改变喷洒角度,扩大喷洒范围;装置移动方便,喷洒范围广,有效提高了喷洒效率且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中A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推杆、3-药桶、4-加料口、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螺旋叶片、8-第二电机、9-第一支板、10-第二转轴、11-第一凸轮、12-支座、13-第三电机、14-第三凸轮、15-挡板、16-滑轨、17-移动座、18-限位板、19-限位杆、20-第二弹簧、21-齿条、22-不完全齿轮、23-连接板、24-软管、25-喷头、26-第二凸轮、27-第二支板、28-总出水管、29-分出水管、30-加压缸、31-分进水管、32-总进水管、33-单向阀、34-活塞、35-活塞杆、36-第一弹簧、3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园林多方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药桶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27,所述第一支板9左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右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分别穿过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27且与第二转轴10和第一凸轮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上安装有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26,第一凸轮11位于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27之间,第二凸轮26位于第二支板27右侧,所述第二支板27上方设置有支座12,支座12左下角通过支架与第二支板27顶部铰接,支座12底部右侧与第二凸轮26相抵,所述支座12上方还转动连接有前后两个不完全齿轮22,所述不完全齿轮22还连接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顶部右侧设置有喷头25;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加压缸30,加压缸30位于第一支板9和第二支板27之间,加压缸30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分进水管31,分进水管31通过总进水管32连接至药桶3内右下角,所述加压缸30右侧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分出水管29,分出水管29通过总出水管28连接有软管24,软管24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喷头25连接,所述分进水管31和分出水管29上均设置有单向阀33,所述加压缸3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34,活塞34顶部活塞杆35穿过加压缸30顶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加压缸3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6且所述压板与第一凸轮11相抵;

所述药桶3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底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上安装有螺旋叶片7,螺旋叶片7位于药桶3内,用于对水和农药进行混合;所述支座12顶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顶端电机轴连接有第三凸轮14,所述支座12顶部还设置有滑轨16,滑轨16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17,移动座17右侧连接有与第三凸轮14配合的挡板15,所述支座12顶部左侧设置限位板18,所述移动座17左侧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穿过限位板18且与限位板18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9上还套接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位于限位板18和移动座17之间,所述移动座17前后侧均设置有齿条21,前后侧不完全齿轮22分别与前后侧齿条21啮合;所述加压缸30顶部与活塞杆35连接出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活塞34向上移动时在压力作用下液体渗漏;所述总进水管32上设置有阀门,防止农药混合未均匀即进入加压缸30内;所述药桶3顶部左侧设置有加料口4,方便向药桶3内加入水或农药;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7,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推杆2,方便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从加料口4处向药桶3内加入农药和水,将装置移动到喷洒点,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转轴6带动螺旋叶片7转动,对农药和水进行混合,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5,打开总进水管32上的阀门,启动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通过第二转轴10带动第一凸轮11和第二凸轮26转动,第一凸轮11转动和第一弹簧36弹力作用使得活塞34在加压缸30内上下滑动,当活塞34向下滑动时,活塞34上方加压缸30内压力减小,在负压作用下,药桶3内的药水通过总进水管32再通过上侧分进水管31进入加压缸30内,同时,活塞34下方加压缸30内压力增大,活塞34下方的加压缸30内的药水通过下侧分出水管29再通过总出水管28进入软管24内,再从喷头25处喷出,当活塞34向上滑动时,活塞34上方加压缸30内出药水,活塞34下方加压缸30内进药水,以此往复,进行持续喷洒;同时第二凸轮26转动带动支座12右侧上下移动,支座12沿左侧铰接点上下摆动,使喷洒距离不断改变;同时启动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带动第三凸轮14转动,第三凸轮14转动和第二弹簧20弹力作用使得移动座17左右移动,齿条21随之左右移动,带动不完全齿轮22转动,从上往下看,当齿条21向左移动时,上方不完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下方不完全齿轮22逆时针转动,两个连接板23之间角度减小,当齿条21向右移动时,上方不完全齿轮22逆时针转动,下方不完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两个连接板23之间角度增大,使得喷洒角度不断改变,支座12上下摆动和连接板23角度变化使得喷洒范围变广,有效提高了喷洒效率;喷洒过程中,通过推杆2可以控制装置移动,由于采用万向轮37,转向也很方便,方便对不同区域进行喷洒;喷洒完成后,关闭第二电机8和第三电机1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