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培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58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双孢菇培育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孢菇培育房,属于种植培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现有技术中的培育房光线不易遮挡,且光线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现有技术中的培育房中培育架不易移动,不便于作业人员对培育房内进行清洁,所以急需要一种双孢菇培育房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孢菇培育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主体组件、阻光机构以及移动机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培育房本体、排风扇、加湿器、培育架以及窗体,所述排风扇安装在培育房本体左端面上部位置,所述加湿器安装在培育房本体上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培育架安装在培育房本体内,所述窗体设置在培育房本体右端面中部位置,所述阻光机构设置在培育房本体内右端面上部位置,所述阻光机构包括横杆、遮光布、转轴、凹槽、承载框、主动齿轮、驱动轴、电机以及从动齿轮,所述横杆安装在遮光布下端面上,所述遮光布上端包裹在转轴环形侧面上,所述转轴装配在凹槽内下部位置,所述凹槽开设在承载框下端面中部位置,所述承载框固定在窗体上端的培育房本体内右端面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轴前端面上,且驱动轴后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承载框后端面上,所述从动齿轮装配在转轴后部位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培育房本体内下端面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T型滑块、支撑座以及T型槽,所述T型滑块固定在培育架下端面上,且T型滑块装配在T型槽内,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培育房本体内下端面上,所述T型槽开设在支撑座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承载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前端与后端均安装有限位盘。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房本体右端面上安装有开关,且开关通过连接线与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型槽、支撑座以及T型滑块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T型滑块对称设置在培育架下端面上,两组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在培育房本体内下端面上,所述T型槽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孢菇培育房,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横杆、遮光布、转轴、凹槽、承载框、主动齿轮、驱动轴、电机以及从动齿轮,该设计实现了光线的遮挡以及光线强度的调节功能,便于作业人员操作,解决了原有培育房光线不易遮挡,且光线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T型滑块、支撑座以及T型槽,该设计实现了培育架快速移动功能,便于作业人员清洁培育架底部的脏污,解决了原有培育房中培育架不易移动,不便于作业人员对培育房内进行清洁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轴承,该设计便于转轴的转动,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限位盘,该设计避免了遮光布偏移的情况发生,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开关,该设计便于作业人员运行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阻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阻光机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光机构、2-移动机构、3-培育房本体、4-排风扇、5-加湿器、6-培育架、7-窗体、11-横杆、12-遮光布、13-转轴、14-凹槽、15-承载框、16-主动齿轮、17-驱动轴、18-电机、19-从动齿轮、21-T型滑块、22-支撑座、23-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双孢菇培育房,包括主体组件、阻光机构1以及移动机构2,主体组件包括培育房本体3、排风扇4、加湿器5、培育架6以及窗体7,排风扇4安装在培育房本体3左端面上部位置,加湿器5安装在培育房本体3上端面中部位置,培育架6安装在培育房本体3内,窗体7设置在培育房本体3右端面中部位置。

阻光机构1设置在培育房本体3内右端面上部位置,阻光机构1包括横杆11、遮光布12、转轴13、凹槽14、承载框15、主动齿轮16、驱动轴17、电机18以及从动齿轮19,横杆11安装在遮光布12下端面上,遮光布12上端包裹在转轴13环形侧面上,转轴13装配在凹槽14内下部位置,凹槽14开设在承载框15下端面中部位置,承载框15固定在窗体7上端的培育房本体3内右端面上,主动齿轮16安装在驱动轴17前端面上,且驱动轴17后端与电机18相连接,电机18安装在承载框15后端面上,从动齿轮19装配在转轴13后部位置,且从动齿轮19与主动齿轮16相啮合。

移动机构2设置在培育房本体3内下端面上,移动机构2包括T型滑块21、支撑座22以及T型槽23,T型滑块21固定在培育架6下端面上,且T型滑块21装配在T型槽23内,支撑座22固定在培育房本体3内下端面上,T型槽23开设在支撑座22上端面上。

转轴13通过轴承与承载框15相连接,转轴13前端与后端均安装有限位盘,培育房本体3右端面上安装有开关,且开关通过连接线与电机18相连接,T型槽23、支撑座22以及T型滑块21均设有两组,两组T型滑块21对称设置在培育架6下端面上,两组支撑座22对称设置在培育房本体3内下端面上,T型槽23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座22上。

启动电机18,电机18带动驱动轴17转动,驱动轴17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6转动,主动齿轮1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19转动,从动齿轮19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转动将遮光布12放下或者收起,当遮光布1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电机18,从而实现了光线的遮挡以及光线强度的调节功能,便于作业人员操作。

需要清洁培育房本体3时,推动培育架6,培育架6带动T型滑块21在T型槽23内移动,进而培育架6在支撑座22上移动,对培育架6下方位置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将培育架6移动至原来位置即可,从而实现了培育架6快速移动功能,便于清洁培育架6底部的脏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