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402发布日期:2018-06-27 01: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鱼类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在对鱼类饲养过程中,温度偏低时需要加热,温度偏高时则需要降温。

现有技术的鱼池降温有采用交换机降温的方式,鱼池外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中通有海水,交换机将海水与鱼池内的水的热量进行交换,交换机内的鱼池水温度降低后继续通往鱼池内,以实现鱼池内的水降温。

但在停电时热交换机无法进行热量交换工作,鱼池内的水温逐渐升高,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淀粉卵甲藻和小瓜虫会大量滋生,导致鱼池内水的含氧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鱼病暴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水系统,具有在停电时应急制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冷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冷凝机、压力泵、鱼池、液氮存储罐,进水管与冷凝机连接,冷凝机、压力泵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管道铺设在鱼池下方且与鱼池底壁接触,液氮存储罐上连通有氮气管,氮气管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常开电磁阀与冷凝机电路连通且于断电时打开,氮气管铺设在管道下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鱼池内水进行降温时,水从进水管进入冷凝机且在冷凝机里降温,降温后的水经过铺设在鱼池底壁下的管道,通过热传导使鱼池内的水降温,管道内的水吸热升温,从而完成鱼池内水的降温过程;鱼池内的水降温后,管道内的水经过管道通向压力泵,由压力泵施加压力使得管道内的水再次通向冷凝机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在停电时,氮气管上的常开电磁阀因断电打开,液氮存储罐内的液氮通过与液氮存储罐连通的氮气管到达鱼池下方,通过热传导使鱼池内的水降温,氮气管内的氮气吸热升温,从而完成降温过程;鱼池内的水温度降低,减少了鱼病的发生,而氮气管内的氮气经氮气管从氮气管的另一端口处排出。

进一步,所述氮气管铺设在管道正下方,且氮气管与管道间设有空隙。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氮气管内的氮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先对空隙内的空气降温,空隙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对管道内的水进行降温,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氮气温度过低导致鱼池内水降温过快对鱼池中鱼的生长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鱼池内设置有用于检测鱼池内温度的温度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鱼池内的温度计可以直观方便的观测到鱼池内的水温,从而调节冷凝管的冷凝速度或调节调节阀来控制液氮流出的速度,达到控制鱼池内水温降低程度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氮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测定氮气管内氮气流量的流量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测流量计可以直观的看见在常开电磁阀打开后氮气管内氮气的流速,通过观测流量计可得知电磁阀是否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管道和氮气管均设置为蛇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与氮气管设置为蛇形的铺设在鱼池下,使得管道与鱼池底壁的接触程度较大,提高了鱼池内水的降温效率。

进一步,所述氮气管上连通有用于调节氮气流量的调节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常开电磁阀打开后氮气流入氮气管内,通过调节调节阀可对氮气流入氮气管内的流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所述液氮存储罐上设置有放气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利用氮气降温时,氮气存贮在液氮存储罐中,液氮在液氮存储罐中时会部分气化,为防止液氮存储罐中因气压过大而造成液氮存储罐的破坏,液氮存储罐上设置有放气阀,定时对液氮存储罐内减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停电时,液氮通过氮气管到达鱼池底壁,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使鱼池内的水进行降温;

二、通过压力泵的加压使得管道内的水可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氮气管铺设在管道正下方,且氮气管与管道间设有空隙使得氮气管无法直接与鱼池底壁接触,减少了因氮气过冷使得鱼池内的水温过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制冷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氮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制冷水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水管;2、冷凝机;21、管道;3、压力泵;4、鱼池;41、温度计;5、液氮存储罐;51、氮气管;511、常开电磁阀;512、调节阀;52、放气阀;53、流量计;6、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制冷水系统,包括进水管1、冷凝机2、压力泵3、鱼池4、液氮存储罐5,进水管1与冷凝机2连接,冷凝机2与电源连通的电路连接有常开电磁阀511,常开电磁阀511设置在氮气管51上,冷凝机2、压力泵3依次通过管道21连接且管道21设置在鱼池4下方与鱼池4底壁接触,氮气管51铺设在管道21正下方,且管道21与氮气管51均设置为蛇形。参见图3,氮气管51与管道21间设有空隙6。鱼池4内设置有用于测量鱼池4内水温的温度计41,液氮存储罐5上设置有放气阀52且连通有氮气管51,氮气管51上设置有调节阀512和用于测定氮气管51内氮气流量的流量计53。

当未停电时:水从进水管1进入冷凝机2并且在冷凝机2内进行降温,降温后水进入管道21中并随管道21排布的路径流动,当水流动至鱼池4下方时,通过热传导使鱼池4内的水温下降,管道21内的水吸热升温,从而完成鱼池4内水的降温。管道21内的水经过管道21通向压力泵3,由压力泵3施加压力使得管道21内的水再次通向冷凝机2,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当停电时:设置在氮气管51上的常开电磁阀511因断电打开,液氮存储罐5内的液氮通过与液氮存储罐5连通的氮气管51到达鱼池4下方,通过观察流量计53操控调节阀512来调控氮气在管道21内的流量,从而控制鱼池4内水的降温程度。氮气管51在鱼池4下方时,氮气管51内有氮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先对空隙6内的空气降温,空隙6内的空气通过热交换的方法对管道21内的水进行降温,防止了因氮气温度过低导致鱼池4内水降温过快对鱼池4中鱼的影响。完成降温后氮气通过氮气管51并从氮气管51的另一端口排出。

鱼池4内设置的温度计41,可直观方便的观测到鱼池4内水的温度。

当未停电,无需利用氮气降温时,氮气存贮在液氮存储罐5中,因热传导的作用,液氮在液氮存储罐5中时会部分气化,为防止液氮存储罐5中因气压过大而造成液氮存储罐5的破坏,液氮存储罐5上设置有放气阀52,定时对液氮存储罐5内减压,安全程度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