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8714发布日期:2018-06-05 18:1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



背景技术: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穴盘育苗主要用于蔬菜、花卉育苗,也可用于烟叶、林木等作物育苗,由于其具有不伤根系、高产、适于远距离运输等优点。

目前穴盘播种设备发展时间短,设备整体工作性能较低,播种合格率较低,造成重播或漏种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影响了穴盘播种设备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具有提高其穴盘播种有效率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用于输送穴盘的输送装置以及依次沿穴盘输送装置输送方向设置的打穴装置和播种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放置种子的料盘、设置于料盘上的振动盘、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轴、设置于机架上用于驱动转轴处于机架上往复转动的转动组件、转动设置于转轴上的安装架、多个设置于安装架上用于吸附料盘内种子的吸料组件、设置于机架上的固定杆以及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滑动穿设于固定杆的从动杆。

如此设置,通过将铺好土壤的穴盘放置输送装置上,随后通过打穴装置对穴盘进行打穴,再通过输送装置传送;此时,转动组件通过驱动转轴转动,使安装架通过从动杆作用,使其安装架相对于转轴做圆弧运动,即,吸料组件从料盘内吸附种子后,再通过转轴转动,使其吸料组件相对于机架做弧形运动,且运动至穴盘上方,吸料组件失去吸力将种子一一掉落至穴盘的穴孔内;如此往复,达到对穴盘批量性自动穴盘播种的作用;同时料盘通过振动盘使其种子均匀布置于料盘内,便于下次吸料组件再次吸附;之后输送装置输送穴盘,最后通过料盘对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刮平的作用;具有自动打穴播种、快速且稳定、提高其穴盘播种有效率的作用,减轻了工作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空腔,所述吸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且与所述空腔相通连接的吸种针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且与空腔相通连接的气泵,所述吸种针一一对应于穴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如此设置,通过气泵对空腔进行吸气,使吸种针对料盘内的种子进行吸种的作用,同时通过安装架带动吸种针进行运动,达到在料盘内吸料后再放料于穴盘内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从动杆的一末端设置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连接有紧固件,在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安装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锁紧时所述螺纹杆穿设紧固件与卡槽内且与安装架抵触。

如此设置,通过将安装架卡接于卡槽内,同时通过螺纹杆抵触安装架使其卡紧于紧固件内,达到便于对安装架进行拆卸更换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从动杆的另一末端设置有转动块。

如此设置,通过调节转动块达到便于对从动杆进行调节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万向轴承,所述从动杆滑动穿设于所述万向轴承转。

如此设置,便于使从动杆通过万向轴承处于安装架上滑动,且通过万向轴承达到从动杆方位的转换,使其吸料组件一方面可从料盘内吸料,同时又可以传动至穴盘上方进行卸料。

进一步设置:所述打穴装置包括了联动杆、与联动杆连接且与穴盘一一对应设置的打穴杆以及用于驱动联动杆处于机架上朝穴盘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件。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件驱动联动杆运动,使打穴杆朝穴盘方向运动,达到插接于穴盘上土壤内打孔的作用,同时穴盘一一对应设置的打穴杆,达到快速批量打孔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液压缸。

如此设置,便于驱动联动杆往复运动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穴盘的土壤基质抚平的毛刷。

如此设置,在打孔钳,通过刷毛对其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刮平,便于打穴装置对穴盘进行精准统一打穴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料盘的最底端与毛刷的最底端平齐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穴盘,使其料盘对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再次刮平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输送装置上土壤基质的收集斗。

如此设置,通过收集斗,便于对穴盘内刮平后掉落至输送装置上的土壤进行收集再回收利用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达到对穴盘批量性自动穴盘播种的作用,同时料盘通过振动盘使其种子均匀布置于料盘内,便于下次吸料组件再次吸附;之后输送装置输送穴盘,最后通过料盘对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刮平的作用;具有自动打穴播种、快速且稳定、提高其穴盘播种有效率的作用,减轻了工作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穴盘育苗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穴盘育苗播种机中打穴装置与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穴盘育苗播种机中打穴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穴盘育苗播种机中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装置;3、打穴装置;31、连接板;311、紧固螺栓;312、腰型槽;32、打穴杆;33、联动杆;34、驱动件;341、电机;342、转盘;343、驱动杆;344、定位杆;35、缓冲组件;351、缓冲弹簧;352、挡板;36、容纳腔;4、播种装置;41、料盘;42、振动盘;43、转轴;44、转动组件;45、安装架;46、吸料组件;461、吸种针;462、气泵;47、固定杆;48、从动杆;481、螺纹杆;482、紧固件;483、卡槽;484、万向轴承;49、转动块;5、毛刷;6、限位杆;61、锁紧组件;62、锁紧轴;63、安装座;64、锁紧螺栓;65、把手;7、收集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穴盘育苗播种机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输送穴盘的输送装置2以及依次沿穴盘输送装置2输送方向设置的打穴装置3和播种装置4;输送装置2为输送带传送。

如图1所示,其中,为便于打穴装置3对穴盘进行打穴,在机架1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穴盘的土壤基质抚平的毛刷5,且毛刷5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输送装置2上土壤基质的收集斗7。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上滑动设置有用于限位穴盘处于输送装置2上输送的限位杆6,两所述限位杆6沿输送装置2输送方向对称设置于输送装置2两侧,且在限位杆6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限位杆6锁紧于机架1上的锁紧组件61。

如图2所示,锁紧组件61包括与限位杆6垂直一体连接的锁紧轴62、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安装座63以及螺纹转动穿设于安装座63上的锁紧螺栓64;两所述锁紧轴62对称设置于限位杆6的两端,且在机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安装座63以及与安装座63连接的锁紧螺栓64;锁紧轴62均穿设于对应的安装座63,且锁紧时,锁紧螺栓64与锁紧轴62抵触。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调节锁紧螺栓64,在锁紧螺栓64上均设置有便于转动锁紧螺栓64的把手65。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打穴装置3包括连接板31、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且与穴盘一一对应设置的打穴杆32、与连接板31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联动杆33、用于驱动联动杆33处于机架1上朝穴盘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件34以及设置于驱动件34与机架1之间的缓冲组件35。

如图4所示,为便于更换打穴杆32,打穴杆32通过安装螺栓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且打穴杆32末端设置成尖状;在连接板31上螺纹转动设置有紧固螺栓311,在联动杆3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腰型槽312,紧固螺栓311穿设于腰型槽312,且锁紧时,紧固螺栓311的螺帽与联动杆33抵触,达到便于更换连接板31以及打穴杆32的作用。

如图4所示,驱动件3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电机341、与电机341连接的转盘342以及一端偏心转动设置于转盘342上的驱动杆343,且驱动杆3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联动杆33;在联动杆33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杆344,两所述定位杆344对称设置于驱动杆343的两侧,且定位杆344滑动穿设于机架1。

如图4所示,缓冲组件35包括分别套设于两所述定位杆344上的缓冲弹簧351以及固定设置于定位杆344末端的挡板352;在机架1上设置有容纳腔36,缓冲弹簧351以及挡板352均设置于容纳腔36内,且缓冲弹簧351的两端分别与容纳腔36的一端腔壁以及挡板352抵触。

如图5所示,播种装置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放置种子的料盘41、设置于料盘41上的振动盘42、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转轴43、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驱动转轴43处于机架1上往复转动的转动组件44、转动设置于转轴43上的安装架45、多个设置于安装架45上用于吸附料盘41内种子的吸料组件46、设置于机架1上的固定杆47以及一端与安装架45固定连接、且另一端滑动穿设于固定杆47的从动杆48;转动组件44为与转轴43固定连接的电机341,且料盘41的最底端与毛刷5的最底端平齐设置,达到播种后通过料盘41对穴盘上土壤进行再次磨平覆盖种子的作用。

如图5所示,从动杆48的一末端设置为螺纹杆481,且螺纹杆481连接有紧固件482,在紧固件482上设置有卡槽483,安装架45卡接于卡槽483内,锁紧时螺纹杆481穿设紧固件482与卡槽483内且与安装架45抵触;为便于转动从动杆48,在从动杆48的另一末端设置有转动块49;同时,在固定杆47上设置有万向轴承484,且从动杆48滑动穿设于万向轴承484,提高转动组件44驱动安装架45上、下料时,从动杆48与固定架之间的转动性能。

如图5所示,在安装架45上设置有空腔(附图为标记),吸料组件46包括设置于安装架45上且与空腔相通连接的吸种针46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空腔相通连接的气泵462;吸种针461一一对应于穴盘设置于所述安装架45上。

实施例2: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件34为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一种。

工作原理:通过将铺好土壤的穴盘放置输送装置2上,同时根据穴盘的宽度对限位杆6进行调节,使输送带两端的限位杆6之间的间距正好使穴盘运输,提高后期打穴装置3对齐进行精准打穴,再通过锁紧组件61将锁轴锁紧于安装座63上,达到调节后再锁紧的作用,提高穴盘输送时的稳定性以及打穴的精准性的作用;之后通过毛刷5对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刮平,随后通过打穴装置3对穴盘进行打穴,即,通过驱动件34中的电机341促使连接板31以及打穴杆32朝穴盘方向运动,使其打穴杆32下压于穴盘的土壤内,达到打穴的作用;同时通过定位杆344以及缓冲组件35对下压的过程进行缓冲,提高打穴装置3打穴的稳定性以及定向驱动的作用;通过输送装置2传送,此时,转动组件44通过转动转轴43,使安装架45通过从动杆48作用,使其安装架45相对于转轴43做圆弧运动,即,吸料组件46从料盘41内吸附种子后,通过转轴43转动,使其吸料组件46相对于机架1做弧形运动,且运动至穴盘上方,吸料组件46失去吸力将种子掉落至穴盘的穴孔内;如此往复,达到对穴盘批量性自动穴盘播种的作用,之后输送装置2输送穴盘,最后通过料盘41对穴盘上的土壤进行刮平的作用;具有自动打穴播种,快速且稳定的作用,减轻了工作强度以及适用不同穴盘的播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