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057发布日期:2018-07-10 20:4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



背景技术:

农用地膜主要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具有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等功能。自70年代地膜引入我国以来,地膜市场发展异常迅猛,生产地膜的原料又非常匮乏,为了平衡市场不断增长的地膜原料短缺的矛盾,地膜的厚度一直在减薄,但是地膜的使用量却依然在不断上升。从八十年代到就是年代,塑料地膜的用量已经从每年六十多万吨发展到八十多万吨,品种主要为透明地膜,很少有功能性地膜例如,渗水地膜、除草地膜等。二十一世纪以来陆续出现了黑色地膜及黑白相间地膜、有色地膜、功能性地膜,以及现在正在兴起的多层共挤功能性地膜。然而,现有的有色地膜,功能性地膜等都存在不少缺点。例如,功能性地膜中除草地膜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在地膜内层加入化学除草剂来达到除草的效果。这种地膜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化学除草剂不能区分作用底物,不仅除去杂草,还会影响作物的正常那个生长。而且采用地膜种植作物以及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对周围的生长环境具有不同的需求。而现有的除草地膜一般功能单一,而且功能既定就不易发生变化,所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地膜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所述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包括种行区、除草区和降解区;所述除草区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连接有所述种行区;所述种行区沿宽度方向边缘连接有所述降解区;所述种行区包括层铺连接的防护层、隔热降解层、反射层和营养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地膜最外侧;所述防护层下方设置有隔热降解层;所述隔热降解层下方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下方设置有营养层;所述除草区包括白色反射层和黑色除草层;所述白色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黑色除草层上方;所述降解区的材质为白色可降解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草区和种行区通过热压粘结连接;所述种行区与降解区通过热压粘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降解层为黑色的可降解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降解层能进行生物降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降解层的材质为水溶性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降解层的厚度为0.5~1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层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05~0.2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膜厚度为0.01~0.03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厚度在0.01~0.03mm之间,而且地膜设置有几个起到不同作用的区域,以及多层结构,起到除草抗菌的同时在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作物所需的不同的生长环境,从而加快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地膜中,被埋入土壤中的地膜部分采用降解区,避免被埋入土壤中的部分不能回收利用,而导致白色污染的产生。同时由于种行区和除草区明确分开,所以在除草区上的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在除草抗菌的同时,不会对种行区中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此外,种行区采用防护层、隔热降解层、反射层和营养层的设置,自种子还未发芽出土的时候使营养层为其提供营养,反射层将膜内的热量向内发射,防止热量向外扩散。而隔热降解层则吸收太阳光,为种子的发芽提供热量和合适的湿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出土,缩短其生长周期。与此同时膜内的水分通过反射层上的通孔与隔热降解层接触,使隔热降解层在太阳光、膜内微生物,以及水分的作用下慢慢分解,通过改变隔热降解层的厚度、反射层上通孔的孔径等参数来调控隔热降解层的降解速率,使之与种子的发芽出土相匹配。而且,将该隔热降解层设置成黑色之后,随着种子的发芽出土,该隔热降解层也慢慢被降解变成透明,使隔热降解层下方的反射层能够将太阳光向外反射,为出土的嫩芽提供的尽可能足够的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防止出现温度和湿度过大,光照太弱而形成徒长苗,作物生长受到抑制或妨碍作物正常生长等情况的出现。其次,在除草区中的白色反射层也会使太阳光反射给作物,为其光合作用提供尽可能足够的阳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上表面示意图。

图3为反射层表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降解区、2-种行区、2-1-防护层、2-2-隔热降解层、2-3-反射层、2-4-营养层、3-除草区、3-1-白色反射层、3-2黑色除草层、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形状和构造本身而言,指向地膜朝地面的方向为下,反之为上,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度、宽度”的含义指的是地膜上下表面呈矩形平面状,有两条边,其中边长长的为长度,边长短的为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所述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包括种行区-2、除草区-3和降解区-1;所述除草区-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连接有所述种行区-2;所述种行区-2沿宽度方向边缘连接有所述降解区-3;所述种行区-2包括层铺热压连接的防护层-2-1、隔热降解层-2-2、反射层-2-3和营养层-2-4;所述防护层-2-1设置在地膜最外侧;所述防护层-2-1下方设置有隔热降解层-2-2;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下方设置有反射层-2-3;所述反射层-2-3下方设置有营养层-2-4;所述除草区-3包括白色反射层-3-1和黑色除草层-3-2;所述白色反射层-3-1设置在所述黑色除草层-3-2上方;所述降解区-1的材质为白色可降解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主要分为三个区域,最中间的为除草区,除草区两边通过热压的方式粘结连接种行区,得到中间是一条除草区,其两侧是种行区的地膜。该地膜种行区的两侧再通过热压的方式粘结降解区,得到沿着长度方向分五条区域结构的地膜,该地膜最中间一条为除草区,其两侧对称的位置为种行区,最外侧对称的位置为降解区。使用时将种行区中的营养层那一面朝下向地面,防护层那一面朝上覆盖,再将边缘的降解区埋入土壤中,固定地膜即可。由于被埋入土壤中的部分为可降解的,所以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即便未被处理,也会在土壤中自行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中除草区的白色反射层主要作用是发射太阳光,将太阳光反射给作物,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太阳光。而黑色除草层则利用该层中添加的除草剂和抗菌剂来除去杂草和抗菌,由于种行区和除草区位置已经确定,而在种行区中没有除草剂,所以该地膜中的除草剂对作物几乎没有影响,能够针对性的除掉杂草,减弱杂草对作物的竞争生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种行区是通过热压的方式与除草区粘结起来的。种行区的最外层为防护层,主要起到提高地膜的强度、耐磨性,以及减弱雨水、刮风对膜内的冲刷等作用。被种植的种子还未发芽出土的时候主要需要一定的温度、营养和湿度等条件,而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对光照的需求不大。而在发芽出土之后由于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对阳光的需求很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热降解层在种子还未发芽出土的时候主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为种子的发芽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气。在该隔热降解层下方设置的反射层,也能进一步将热量反射到地膜内,防止热量往外扩散。而此时,所述的营养层中含有肥料等营养物质,为种子的发芽提供营养物质,加快种子的发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降解层为黑色的可降解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降解层能进行生物降解。

所述的可降解膜为能够生物降解的膜。将隔热降解层设置成黑色(可加入可降解或水溶性,不污染的黑色颜料),不仅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能量吸收,提高地膜内的温度,还可以防止隔热降解层下方的反射层反射太阳光,降低地膜对太阳光的吸收,以及防止地膜内热量的往外扩散。

随着种子的发芽生长,该隔热降解层通过光和膜内的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与此同时膜内的水分也会通过反射层中的通孔与隔热降解层接触,进一步溶解这一层的原料,导致所述地膜变得透明,而设置在该隔热降解层下方的反射层也会开始将太阳光向外反射,让发芽出土的作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为其提供充足的太阳光的作用。本发明人做了大量的实验,在种植黄瓜时发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中反射层不设置通孔时,膜内的水分与隔热降解层的接触难,隔热降解层降解的速率比较慢,在种子发芽之后所述隔热降解层仍然保留比较明显的黑色,造成温度、水分等过高,而光照又过弱,易形成徒长苗,影响作物的争产生长。

将该隔热降解层的材质设置成水溶性材料,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可以进一步加快的该层的降解。同时该层的厚度和反射层上的通孔直径的设置也需要合理,过小时水分的通过慢,隔热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慢;而过大也导致隔热降解膜的降解速度过快,都对作物的生长不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降解层的材质为水溶性材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降解层的厚度为0.5~1微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述反射层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05~0.2微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膜厚度为0.01~0.0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中各层的材料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材料,可以从市面上购买获得。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所述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包括种行区-2、除草区-3和降解区-1;所述除草区-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连接有所述种行区-2;所述种行区-2沿宽度方向边缘连接有所述降解区-3;所述种行区-2包括层铺连接的防护层-2-1、隔热降解层-2-2、反射层-2-3和营养层-2-4;所述防护层-2-1设置在地膜最外侧;所述防护层-2-1下方设置有隔热降解层-2-2;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下方设置有反射层-2-3;所述反射层-2-3下方设置有营养层-2-4;所述除草区-3包括白色反射层-3-1和黑色除草层-3-2;所述白色反射层-3-1设置在所述黑色除草层-3-2上方;所述降解区-1的材质为白色可降解膜。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所述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包括种行区-2、除草区-3和降解区-1;所述除草区-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连接有所述种行区-2;所述种行区-2沿宽度方向边缘连接有所述降解区-3;所述种行区-2包括层铺连接的防护层-2-1、隔热降解层-2-2、反射层-2-3和营养层-2-4;所述防护层-2-1设置在地膜最外侧;所述防护层-2-1下方设置有隔热降解层-2-2;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下方设置有反射层-2-3;所述反射层-2-3下方设置有营养层-2-4;所述除草区-3包括白色反射层-3-1和黑色除草层-3-2;所述白色反射层-3-1设置在所述黑色除草层-3-2上方;所述降解区-1的材质为白色可降解膜。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为黑色的可降解膜,所述隔热降解层-2-2的材质为水溶性材料,所述隔热降解层-2-2的厚度为0.5微米,所述反射层-2-3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直径为0.05微米。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膜种植的黄瓜可以缩短20~30天的生长周期。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所述除草抗菌型农用地膜包括种行区-2、除草区-3和降解区-1;所述除草区-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连接有所述种行区-2;所述种行区-2沿宽度方向边缘连接有所述降解区-3;所述种行区-2包括层铺连接的防护层-2-1、隔热降解层-2-2、反射层-2-3和营养层-2-4;所述防护层-2-1设置在地膜最外侧;所述防护层-2-1下方设置有隔热降解层-2-2;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下方设置有反射层-2-3;所述反射层-2-3下方设置有营养层-2-4;所述除草区-3包括白色反射层-3-1和黑色除草层-3-2;所述白色反射层-3-1设置在所述黑色除草层-3-2上方;所述降解区-1的材质为白色可降解膜。所述隔热降解层-2-2为黑色的可降解膜,所述隔热降解层-2-2的材质为水溶性材料,所述隔热降解层-2-2的厚度为1微米,所述反射层-2-3中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直径为0.2微米。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