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6475发布日期:2018-07-24 18:34阅读:40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猪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水分供应对猪的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内外的养猪业技术表明,在对应的环境温度下恒温供给特定温度的水,可以促进猪的采食量,提高猪的日增重、降低腹泻率。目前的农村养猪户通常都要使用饮水器供猪饮水,但是现有猪用饮水器无法自动加温及保温,在冬季及初春、深秋天气较冷,会导致饮水器中的水温度较低,而猪在饮用冷水后会产生应激反应,使采食量下降,抗病力下降,同时由于胃部饮入冷水后,需要猪用体温使水温升高,导致食入的饲料的物理能大量浪费在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浪费饲料。此外还有一部分生猪是在饮水池内饮水,这种饮水方式既不卫生,还浪费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以解决目前猪用饮水设备无法保持饮水温度恒定,以及饮水方式不卫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所述恒温饮水系统包括保温蓄水器、热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控制器;

所述保温蓄水器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空气能热水器和热循环泵,所述空气能热水器、热循环泵和保温蓄水器依次经由输液管道连通形成热循环回路;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和水循环回路,所述水循环回路为连通循环水泵与保温蓄水器送水管道,所述水循环回路还设置有猪饮水器;

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空气能热水器、热循环泵以及循环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保温蓄水器连通,所述保温蓄水器内还设置有浮球水位控制器,所述浮球水位控制器与进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位于循环水泵与猪饮水器之间的送水管道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水循环回路进水口与猪饮水器之间的送水管道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上还设置有紫外消毒器,所述紫外消毒器位于过滤器与猪饮水器之间的送水管道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包括内胆和外壁,所述内胆和外壁之间围成真空腔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外壁上还包裹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管道和送水管道上均包裹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空气能热水器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保温蓄水器中饮用水安全高效的进行自动加热、控温,然后水循环回路为生猪提供恒温热水,使其能够健康生长,减少疫病的发生。并在水循环回路上设置猪用猪饮水器,以保证饮水不被污染,干净卫生,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温蓄水器;11、内胆;12、外壁;13、真空腔体;

21、空气能热水器;22、热循环泵;23、热循环回路;231、输液管道;

31、循环水泵;32、水循环回路;321、送水管道;

4、猪饮水器;

5、进水管道;

6、浮球水位控制器;

7、流量控制阀;

8、过滤器;

9、紫外消毒器;

10、排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所述恒温饮水系统包括保温蓄水器1、热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控制器(未示出);所述保温蓄水器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空气能热水器21和热循环泵22,所述空气能热水器21、热循环泵22和保温蓄水器1依次经由输液管道231连通形成热循环回路23;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31和水循环回路32,所述水循环回路32为连通循环水泵31与保温蓄水器1送水管道321,所述水循环回路32还设置有猪饮水器4;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空气能热水器21、热循环泵22以及循环水泵31电连接。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者PLC,所述单片机可以为51系列的单片机,具体型号如:AT89S51,STC12C2051等,所述的PLC可以为西门子S7-200CN、S7-200、 S7-300等系列产品,因为单片机与PLC控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此便不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蓄水器1用于储存猪用饮水,并在饮水加热后为其进行保温,以尽可能防止热量散失速度。所述热循环系统主要用于对保温蓄水器1中的储存水进行加热。水循环系统用于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恒温饮用水进行循环输送。所述保温蓄水器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保温蓄水器1中水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反馈给控制器,当反馈温度低于控制器中的预设温度时,启动热循环系统对饮水进行加热,在将饮用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时,关闭热循环系统。具体的,所述热循环系统包括空气能热水器21和热循环泵22,控制器开启空气能热水器21和热循环泵22,通过热循环泵22将保温蓄水器1的水抽取大到空气能热水器21中,通过热传递进行加热。在将保温蓄水器1饮用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后,控制器控制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水泵31抽取饮用水,通过水循环回路32进行循环输送,而在生猪饮水时,只需用嘴咬猪饮水器4即可进行饮水。猪饮水器是应于现代化猪场,为猪场提供清洁饮用水。因此,猪饮水器设备是猪场不可缺少的养猪设备。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乳头式、杯式等,应用最为普遍的是鸭嘴式猪自动饮水器。优选的,所述所述水循环回路32上设置有多个猪饮水器4。

空气能热水器21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空气能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制造相同的热水量,比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能效高。该新产品克服了太阳能热水器依靠阳光采热和安装不便的缺点。由于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是通过介质换热,因此其不需要电加热元件与水直接接触,避免了电热水器漏电的危险,也防止了燃气热水器有可能爆炸和中毒的危险,更有效控制了燃气热水器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养猪用恒温饮水系统,通过空气能热水器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保温蓄水器1中饮用水安全高效的进行自动加热、控温,然后水循环回路32为生猪提供恒温热水,使其能够健康生长,减少疫病的发生。并在水循环回路上设置猪用猪饮水器,以保证饮水不被污染,干净卫生,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水管道5,所述进水管道5与保温蓄水器1连通,所述保温蓄水器1内还设置有浮球水位控制器6,所述浮球水位控制器6与进水管道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道5可以与外部自来水管道连通,并通过浮球水位控制器6控制进水管道5出水口的开关,实现实现保温蓄水器1的自动补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浮球水位控制器6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液位控制器。它比一般机械开关速度快、工作寿命长;与电子开关相比,它又有抗负载冲击能力强的特点,一只产品可以实现多点控制。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32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7,所述流量控制阀7位于循环水泵31与猪饮水器4之间的送水管道 321上。流量控制阀7是在一定压力差下,依靠改变节流口液阻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口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阀7用于控制水循环回路32水流量的大小,以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32上还设置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位于水循环回路32进水口与猪饮水器4之间的送水管道321上。所述过滤器8用于过滤掉饮水中可能出现的杂质,保持饮水的洁净。优选的,所述过滤器8设置在循环水泵31之前,阻挡水中的杂质,以免造成水泵的堵塞。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回路32上还设置有紫外消毒器9,所述紫外消毒器9位于过滤器8与猪饮水器4之间的送水管道321 上。紫外线消毒器是采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UV-C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UV-C光照射流水来达到消毒目的的消毒器,具有灭菌等功能。所述紫外消毒器9用于对在水循环回路32中的流通的饮用水进行消毒,以保持生猪饮用水的洁净卫生,降低疫病的发生规律。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1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门10。开启排水阀门10可以将保温蓄水器1内的水全部排出,以防止保温蓄水器1饮用水使用时间存放时间过长,造成水质污染,以及长时间使用保温蓄水器1对其内部进行清洗清理。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1包括内胆11和外壁12,所述内胆11和外壁12之间围成真空腔体13。内胆11和外壁12之间的真空腔体13能阻断热力的传递,保温效果非常好。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蓄水器1外壁12上还包裹有保温层(未示出)。保温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保温隔热效果,以保持饮水水温的恒定,减少加热能源的损耗。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管道 231和送水管道321上均包裹有保温层,其目的防止饮用水在输液管道231和送水管道321的循环过程中热量散失过快,减少能源消耗。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抗拉强度大,保温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