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转启闭开关的蟋蟀栖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920发布日期:2018-08-24 17:2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蟋蟀饲养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旋转启闭开关的蟋蟀栖息管。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玩赏鸣虫始终是一种人们娱乐的风尚。蟋蟀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三大鸣虫之一,是人们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鸣虫。随着当今社会玩赏鸣虫娱乐活动的蔓延,蟋蟀作为饲养宠物,逐渐在宠物市场扩张,对蟋蟀的饲养器具需求也逐渐扩张。由于蟋蟀穴居,喜好钻洞,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为潮湿的环境,且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立生活,决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在一起,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因此,批量饲养蟋蟀,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非常大的空间,而且要在饲养空间内另外设置足够多的栖息洞穴,饲养设备结构复杂,饲养设备制造成本高,且饲养设备及栖息洞穴的清理非常麻烦,卫生管理不便;另外,当需要转移饲养空间内的蟋蟀时,还需要有专门的捕捉工具,管理繁琐。尤其是普通的玩家,采购专门的饲养设备成本太高,不太现实,他们往往仅采用半封闭的蟋蟀缸饲养,同时为了便于清理蟋蟀缸,不会在蟋蟀缸内设置栖息洞穴,因此每个蟋蟀缸仅能饲养一只或少数几只蟋蟀,蟋蟀缸数量增多,提高了饲养设备成本,也对蟋蟀管理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旋转启闭开关的蟋蟀栖息管,配合蟋蟀饲养场地或蟋蟀缸使用,降低饲养设备的结构复杂性,降低饲养设备制造成本及难度,同时为蟋蟀提供可移动的、方便清理卫生的模拟栖息洞穴,便于转移饲养空间内的蟋蟀,方便对蟋蟀进行管理;进一步的,根据蟋蟀的习性,改善蟋蟀的栖息环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旋转启闭开关的蟋蟀栖息管,包括管体和内腔隔芯;所述的管体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并设有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进出口;所述的内腔隔芯通过开口端活动插接于管体内腔,以将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所述的内腔隔芯设有进出口挡板;通过内腔隔芯与管体的相对转动,改变进出口挡板与进出口的相对位置,以开启和闭合所述的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内腔隔芯由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组成;各第一分隔片沿垂直于管体内腔轴线分布,且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通过所述的第二分隔片固接,并与管体内壁共同形成所述的若干栖息室。

优选的,所述的内腔隔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连通各栖息室的隔芯通道;所述的相邻的第一分隔片之间至少通过两个第二分隔片垂直固接,且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片沿管体内腔径向均匀布设,以使各栖息室的开口截面积最小。

优选的,所述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端盖;所述的管体的开口端侧壁外表面设有旋转凹槽,所述的端盖侧壁内表面设有旋转凸起;端盖与管体之间通过所述的旋转凹槽与旋转凸起可拆卸卡接固定,以闭合管体的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的端盖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端盖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的驱赶灯的按钮。

优选的,所述的内腔隔芯设有旋转驱动杆;所述的端盖设有弧形轨道孔;所述的旋转驱动杆一端与内腔隔芯固接,另一端延伸露出所述的弧形轨道孔;通过旋转驱动杆沿弧形轨道孔滑动,带动内腔隔芯相对管体转动,以开启和闭合所述的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蟋蟀栖息管还包括电动风扇;所述的电动风扇设置在管体内腔或端盖内侧,以带动空气在所述的进出口与弧形轨道孔之间流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可活动插接的内腔隔芯将管体内腔分隔为若干栖息室,不仅能够为蟋蟀提供数量较多的栖息室,防止蟋蟀因争夺栖息地而打斗,且活动插接的内腔隔芯,方便从管体内腔中取出,便于对管体内壁及内腔隔芯进行卫生清理,极大降低了栖息洞穴的卫生清理难度;

(2)针对蟋蟀喜好钻洞的习性,在蟋蟀栖息管管体上开设模拟洞穴出入口的进出口,利用蟋蟀察觉到危险信号就找洞钻入的特点,当需要捕捉蟋蟀时,将栖息管移动到蟋蟀边上,使警觉的蟋蟀从进出口钻入后,转动内腔隔芯,使进出口挡板闭合进出口,便于捕捉蟋蟀以转移;

(3)内腔隔芯仅由第一分隔片和第二分隔片连接形成各栖息室的骨架,不形成封闭的结构,而是与管体内壁才共同组成栖息室,因此,能够通过取出内腔隔芯,将栖息室拆开,便于分别清洗管体内壁和内腔隔芯上的蟋蟀排泄物,方便对栖息室进行全面卫生清理,以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有利于蟋蟀的健康生存;

(4)第二分隔片垂直于第一分隔片,且沿内腔隔芯径向分布,内腔隔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连通各栖息室的隔芯通道,使朝向隔芯通道的各栖息室开口截面积最小,以模拟蟋蟀栖息的洞穴,为蟋蟀提供适宜其习性的栖息环境;

(5)蟋蟀栖息管设置端盖,能够将内腔隔芯固定在管体内腔,防止内腔隔芯晃动,避免栖息室的振动惊觉栖息室内的蟋蟀,同时便于拆卸端盖,取出内腔隔芯进行清洗;

(6)端盖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利用驱赶灯产生较强的光线,使管体内腔的光线强于外部,刺激喜阴暗的蟋蟀主动离开栖息室,以使蟋蟀进入蟋蟀饲养场所内活动、觅食,不需要人工驱赶,便于将栖息室内的蟋蟀赶出,便于对栖息室进行拆卸清洗;

(7)旋转驱动杆一端与内腔隔芯固接,另一端延伸露出端盖上的弧形轨道孔,因此,只需在端盖一侧拨动旋转驱动杆,即可使内腔隔芯相对管体相对旋转,以控制进出口的开启和关闭,方便操作者进行控制;

(8)端盖上开设的弧形轨道孔不仅为旋转驱动杆提供滑动轨道,同时还与管体的进出口、隔芯通道共同组成空气的流通通道,保证栖息管内的空气新鲜,有利于蟋蟀健康生存;

(9)在管体内腔或端盖内侧增加电动风扇,以主动使空气在进出口与弧形轨道孔之间流通,同时确保进出口闭合时,还能够更新管体内腔的空气;

(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蟋蟀栖息管,配合饲养设备使用,每根栖息管能够提供大量的蟋蟀栖息室,饲养设备无需再设置栖息洞穴,极大降低了饲养设备的结构复杂性,降低饲养设备制造成本及难度;且根据需要,仅需增加蟋蟀栖息管的数量,即可倍数级地增加栖息室数量,满足大批量蟋蟀饲养需要,降低饲养成本;

(11)可移动的蟋蟀栖息管,还能够用于将蟋蟀转移到其他饲养设备中,方便批量饲养蟋蟀时,根据蟋蟀的成长情况转移到不同的蟋蟀饲养设备中;

(12)本实用新型的蟋蟀栖息管,由于成本较低,不仅适宜批量饲养,而且也适宜推广到普通玩家,同一个蟋蟀缸可以配合一个或多个蟋蟀栖息管使用,因此,一个蟋蟀缸可以饲养多只蟋蟀,普通玩家也无需使用多个蟋蟀缸,降低了饲养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且便于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蟋蟀栖息管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蟋蟀栖息管装配结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为管体,11为进出口,12为旋转凹槽;20为内腔隔芯,21为第一分隔片,22为第二分隔片,23为进出口挡板,24为旋转驱动杆;30为端盖,31为驱赶灯,32为按钮,33为弧形轨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包括管体10、内腔隔芯20和端盖30。

其中:

管体10采用中空圆柱体,其具有一个封闭端和一个开口端,管体10侧壁上、靠近封闭端处,开设有一个供蟋蟀进出管体内腔的进出口11。在其他实施例中,进出口11也可以设置在封闭端的端面上。管体10开口端的侧壁外表面设有旋转凹槽12,以通过该旋转凹槽12与端盖30侧壁内表面的旋转凸起(图未示)实现可拆卸卡接固定,以闭合管体10的开口端。

参见图3,内腔隔芯20插接于管体内腔,并能够相对管体10转动。内腔隔芯20由若干第一分隔片21和第二分隔片22组成。各第一分隔片21沿垂直于管体内腔轴线分布,将管体内腔沿轴线方向平行分隔为若干层内腔室。各第一分隔片21中心均设有通孔,各通孔组成沿内腔隔芯20轴向方向延伸的隔芯通道,使该隔芯通道连通每一层内腔室。相邻的两片第一分隔片21之间通过两片第二分隔片22垂直固接,且各第二分隔片22沿管体内腔径向均匀布设,以将每一层内腔室分隔为两个栖息室,形成开口朝向隔芯通道且开口截面积最小的栖息室,以模拟蟋蟀的栖息洞穴。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内腔室的第二分隔片22相互错位。内腔隔芯20不直接形成完整的各栖息室,而是通过第一分隔片21和第二分隔片22形成各栖息室的骨架,形成开放式的结构,需要与管体10内壁配合,才共同组成栖息室,便于从管体10开口端取出内腔隔芯20,分别清洗管体10内壁和内腔隔芯20,方便对栖息管进行全面的卫生清理,保证蟋蟀良好的栖息环境。另外,内腔隔芯20还设有进出口挡板23和旋转驱动杆24;根据本实施例设置的进出口11位置,进出口挡板23沿内腔隔芯20局部周向分布,固接于内腔隔芯20靠近管体10封闭端的端部,旋转驱动杆24固接于内腔隔芯20另一端,拨动旋转驱动杆24,带动内腔隔芯20相对管体10转动,带动进出口挡板23同时相对管体10转动,改变进出口挡板23与进出口11的相对位置,实现进出口11的开启和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进出口11设置在封闭端的端面上,则进出口挡板23贴合封闭端内表面设置,并与内腔隔芯20连接,由内腔隔芯20的转动,带动进出口挡板23贴合封闭端内表面旋转,以开启和关闭进出口11。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端盖30通过设置在内侧壁的旋转凸起与管体10外侧壁的旋转凹槽12实现可拆卸卡接固定,用于盖合管体10的开口端,以将内腔隔芯20限制在管体内腔。端盖30朝向管体内腔一侧设有驱赶灯31,利用驱赶灯31发出的强光,提高管体内腔的光线强度,利用蟋蟀喜欢阴暗环境的习性,用强光刺激蟋蟀主动从管体内腔通过进出口11离开,达到驱赶蟋蟀的目的。该驱赶灯31由设置于端盖30外侧的按钮32控制。

本实施例中,端盖30还设有弧形轨道孔33,为旋转驱动杆24提供滑动的轨道。当端盖30与管体10卡接固定,旋转驱动杆24自由端延伸露出弧形轨道孔33,以能够在端盖30闭合的状态下,通过拨动旋转驱动杆24,开启和关闭进出口11。弧形轨道孔33不仅作为旋转驱动杆24的滑动轨道,同时还能与进出口11、隔芯通道共同组成空气的流通通道。另外,为了能够主动更新管体内腔内的空气,保持各栖息室的供氧充足、空气新鲜,有利于蟋蟀健康生存,本实施例中,在端盖30内侧还设有电动风扇(图未示);在电动风扇的作用下,外部新鲜空气从进出口11进入,管体内腔的空气从弧形轨道孔33排出,为蟋蟀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管体内腔设置加湿棉,保持管体内腔较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蟋蟀生存;另外,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管体内腔湿度的湿度计,以指导饲养者或玩家是否更换加湿棉或者为加湿棉增加储水量。

本实施例的蟋蟀栖息管,在同一根管内,为蟋蟀提供了数量较多的栖息室,该蟋蟀栖息管配合蟋蟀缸或者其他蟋蟀饲养设备使用,蟋蟀缸或者蟋蟀饲养设备无需再额外设置用于蟋蟀栖息的模拟洞穴,简化了蟋蟀缸和蟋蟀饲养设备的结构,降低了饲养设备的制造成本,也便于清洗饲养设备;并且,同一个蟋蟀缸内可以同时饲养多只蟋蟀,每只蟋蟀至少具有一个独立的栖息室,因而不会为了争夺领地而相互打架,降低了蟋蟀饲养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利用率,降低批量饲养蟋蟀的管理难度。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