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胡麻田除草剂精准、安全、高效施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6781发布日期:2018-06-22 22:40阅读:1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胡麻田除草剂精准、安全、高效施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胡麻田除草剂精准、安全、高效施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胡麻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45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的高寒干早区,甘肃省是其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历年播种面积在14万hm2左右,占全国总面积的30%左右,年产量15.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41%,其规模在国内居首位,大力发展胡麻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保障食用油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胡麻田杂草呈严重发生态势,已成为限制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生产上可采取的防除手段十分单一,人工除草依然是其主要防除手段,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大背景下,该除草手段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胡麻的积极性;化学防除具有省工省时和见效快等特点,但除草剂在胡麻田研究应用才刚刚起步,其技术还很不成熟,胡麻又是对除草剂十分敏感的作物之一,药害问题突出,导致绝大多数农民对除草剂存有较大顾虑,不敢也不愿在胡麻田施用除草剂,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因此,为胡麻生产提供经济、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及配套施用技术体系,是有效破解限制胡麻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因素的主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胡麻田除草剂精准、安全、高效施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胡麻田除草剂精准、安全、高效施用的方法,包括土壤封闭除草剂施用方法和茎叶除草剂施用方法。

土壤封闭除草剂包括42%丁·异·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其每667m2适宜的施用剂量分别为70~120mL、200mL、70mL和100g,其适宜的施药时期均在胡麻播后当日或翌日,其喷施的靶标区域和方法是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土壤表面;

茎叶除草剂包括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40%二甲·辛酰溴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其每667m2适宜的施用剂量分别为75~100mL、80mL、90g、40mL、100mL+40mL(混用配方中第1种药剂施用量+第2种药剂施用量,后2种混用配方亦相同)、90g+40mL和80mL+40mL,其适宜的施药时期分别在胡麻株高5cm、5~10cm、2.5~5cm、5~10cm、5cm、5cm和5cm,其喷施的靶标区域和方法是将药液均匀喷施于胡麻田杂草茎叶表面。

优选的,所述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根据田间杂草具体组成特点,选取其中之一并以适宜的施用剂量与30~45kg/667m2的清水混合均匀,作为田间喷施的药液。

优选的,所述42%丁·异·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对胡麻田优势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彻底的防除作用,是胡麻田优良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可按所述的施用方法在各类杂草混合发生的胡麻田应用。

优选的,所述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对胡麻田优势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彻底的防除作用,是胡麻田优良的茎叶除草剂混用配方,可按所述的施用方法在各类杂草混合发生的胡麻田应用。

优选的,所述400g/L二甲·溴苯腈、40%二甲·辛酰溴和56%二甲四氯钠盐是胡麻田优良的阔叶杂草茎叶除草剂,可按所述的施用方法在以阔叶杂草占绝对优势的胡麻田应用。

优选的,所述10%精喹禾灵乳油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彻底的防除作用,但对阔叶杂草防效差,是胡麻田优良的禾本科杂草茎叶除草剂,建议按所述的施用方法在以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占绝对优势的胡麻田应用或与阔叶杂草除草剂混合施用。

对于所述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当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或胡麻播种期土壤墒情充足或胡麻播种至出苗期土壤温度持续较低时可适当减少药剂施用量,反枝苋发生较重的田块不宜选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另外,在胡麻播种前要充分整地,力争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碎小,且在胡麻播后药前要充分耙耱地面,力争达到地面紧实、无外漏种子。对于所述的茎叶除草剂,当与杰效利(15ml/667m2)或有机硅(9ml/667m2)等增效助剂混合施用时,可将除草剂施用剂量降低25%;另外,要严格掌握除草剂喷药时间,在阴天可全天喷药,但要确保药后10h左右不下雨,以避免雨水冲刷,在晴天应掌握在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后喷药,以避免高温强光造成药害。土壤封闭除草剂和茎叶除草剂均应确保在无风或微风下喷施,药后要充分清洗喷雾器械,避免将后喷施其它药剂时对作物造成药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除草剂既有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优良防除作用的单剂、混剂和混用配方,也有对胡麻田某类优势杂草有优良防除作用的单剂、混剂,为不同草相组成的胡麻田精准选用除草剂品种提供了依据,避免生产上乱用、乱混除草剂,进而避免药害现象的发生。

2、本发明所涉及的除草剂种类及其施用方法在确保除草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除草剂施用量,进而减轻或避免了除草剂对当茬胡麻和主要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减轻了环境污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3、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田间试验已充分证明了上述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甲·溴苯腈不同施药剂量对胡麻田杂草控制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甲4氯钠盐不同施药剂量对胡麻田杂草控制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甲·辛酰溴不同施药剂量对胡麻田杂草控制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喹禾灵不同施药剂量对胡麻田杂草控制效果。

图5为4种茎叶除草剂不同施用剂量下胡麻产量较人工除草增加幅度。

图6为4种茎叶除草剂不同施用剂量下胡麻纯收益较人工除草增加幅度。

图7为“二甲.溴苯腈+精喹禾灵”配方在不同混配剂量下的控草效果。

图8为“二甲四氯钠盐+精喹禾灵”配方在不同混配剂量下的控草效果。

图9为“二甲.辛酰溴+精喹禾灵”配方在不同混配剂量下的控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试验地概况及参试材料

试验安排在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试验站。该站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南部塬区,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海拔1360m,春季至初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冬季干燥,全年累计日照时数2424.8h,年均气温8.6℃,年降水量511.2mm,年蒸发量1466.5mm,7、8、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60%左右。试验地块平整,土层深厚,肥力均匀;田间杂草发数量大且分布均匀,阔叶杂草主要有藜、打碗花、水荆针、苣荬菜、荠菜、铁苋菜、播娘蒿、野艾蒿等,以藜占绝对优势;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狗尾草、冰草、马唐等,以狗尾草占优势。

参试除草剂为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6%二甲四氯钠可溶粉剂,鹤壁市农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二甲·辛酰溴乳油,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精喹禾灵乳油(精禾草克),天津市博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置药剂剂量处理20个,另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详见表1。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6m2(2.52m×2.38m)。

3月中下旬(3月22日),整地、施肥(尿素2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后,当日播种胡麻,播量按4kg/667m2计算,各小区单独等量播种。胡麻苗高5cm(5月12日)时喷施除草剂,首先按各处理设计的施用剂量计算出每小区所需的除草剂施用量并依此称取或量取除草剂,然后将其与所需的清水(清水用量按45kg/667m2计算)混合均匀,药液均匀喷布到相应小区的杂草茎叶表面。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即先以少量的温水将药剂充分化开,再倒入预先装有所需清水的喷雾器中。每个小区单独配制药剂并单独喷雾,不同处理间必须彻底清洗喷雾器。人工除草处理,不定期人工拔除杂草,确保胡麻全生育期无杂草危害;空白对照处理,不再采取任何人为干预措施,让杂草始终保持自然生长状态。

药后35d调查1次药效,每小区按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0.15m2(0.3m×0.5m),调查其中各种杂草株数,量取株高(每点每种杂草10株)并拔出称取鲜重,与空白对照比较,分别计算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并计算杂草株高抑制率。胡麻成熟后,分小区单收计产。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株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药剂处理区杂草株数)/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鲜重-药剂处理区杂草鲜重)/空白对照区杂草鲜重×100;

株高抑制率(%)=(空白对照区杂草株高-药剂处理区杂草株高)/空白对照区杂草株高×100。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实施效果分析

对胡麻田杂草控制作用

图1-3看出,400g/L二甲·溴苯清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均可起到优良的控制作用,其效应均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400g/L二甲·溴苯清乳油施药剂量达到75mL/667m2(1-2)时可确保控草效果,藜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均在68%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株高抑制率均在80%以上;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施药剂量达到90mL/667m2(2-3)时可确保控草效果,藜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均在48.67%以上,鲜重防效均在88.91%以上,株高抑制率均在75.33%以上;40%二甲·辛酰溴乳油施药剂量达到55mL/667m2(3-2)时可确保控草效果,藜和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均在45.14%以上,鲜重防效均在75.08%以上,株高抑制率均在65.51%以上。但3种茎叶除草剂对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几乎无效,仅对其株高有微小的抑制作用。

图4看出,10%精喹禾灵乳油对胡麻田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均可起到优良的控制作用,其效应均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施用剂量达到40mL/667m2(6-3)时可确保控草效果,狗尾草株防效均在89.47%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3.87%以上,株高抑制率均在60.31%以上;但对藜及阔叶类杂草几乎无效,仅对其鲜重和株高有微小的抑制作用。

胡麻产量及效益表现

图5表明,施用茎叶除草剂对胡麻产量的影响程度在药剂种类间和施用剂量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从药剂种类看,对胡麻产量影响程度以二甲·溴苯腈<二甲·辛酰溴<二甲四氯钠盐<10%精喹禾灵;从施药剂量看,喷施二甲·溴苯腈、二甲·辛酰溴和二甲四氯钠盐的胡麻产量较人工除草的增产幅度均随施药剂量增加呈“先递增后递减”态势,峰值均出现在中剂量处或附近,即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施用剂量为75~100mL/667m2、40%二甲·辛酰溴80mL/667m2、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90g/667m2时对胡麻产量影响最小,较人工除草均有轻微的增产或减产,分别增产0.18~1.46%、增产0.6%和减产1.86%,其它剂量下均可引起胡麻较明显的减产。10%精喹禾灵乳油各施药剂量下均可引起胡麻大幅度减产,较人工除草减产幅度在29.61%以上。

图6表明,胡麻田喷施二甲·溴苯腈、二甲·辛酰溴和二甲四氯钠盐3种茎叶除草剂均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各剂量下的胡麻纯收益均明显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但增加幅度在除草剂间和施用剂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从药剂种类看,胡麻纯收益较人工除草增加幅度以二甲·溴苯腈>二甲·辛酰溴>二甲四氯钠盐;从施药剂量看,喷施二甲·溴苯腈、二甲·辛酰溴和二甲四氯钠盐的胡麻纯收益较人工除草的增加幅度均随施药剂量增加呈“先递增后递减”态势,峰值均出现在中剂量处或附近,即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施用剂量为75~100mL/667m2、40%二甲·辛酰溴80mL/667m2、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90g/667m2时纯收益增加幅度最高,分别为196.36~201.71%、203.91%和186.75%;10%精喹禾灵乳油各施药剂量下的胡麻纯收益均明显低于人工除草处理,降低幅度在37.96%以上。

喷施精喹禾灵引起胡麻减产降效的主要原因是该除草剂是典型的禾本科除草剂,对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控制作用突出,但对藜等阔叶杂草几乎无效,而试验田块中以藜等阔叶杂草占绝对优势,且藜生长迅速,植株高大,空间竞争力强,对胡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大幅度降低胡麻产量及效益。

综上表明,本发明所述的400g/L二甲·溴苯腈、40%二甲·辛酰溴和56%二甲四氯钠盐是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优良的茎叶除草剂,分别以75~100mL/667m2、80mL/667m2和90g/667m2的剂量施用时,不但能够确保控草效果,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胡麻产量及其收益的影响;所述的10%精喹禾灵乳油虽然对阔叶杂草无效,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优良,从降低除草剂施用量和有效控制禾本科杂草角度考虑,其适宜的施用量为40mL/667m2

实施例二

试验地概况及参试材料

该试验安排在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试验站。试验地概况及参试除草剂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计18个药剂混用配方处理,另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详见表2。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总计60个小区,小区面积6m2(2.52m×2.38m)。

3月中下旬(3月28日),整地、施肥(尿素2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后,当日播种胡麻,播量按4kg/667m2计算,各小区单独等量播种。胡麻苗高5cm(5月14日)时喷施除草剂,首先按各混用配方设计的施用剂量计算出每小区的施药量并依此量取或称取2种除草剂,然后以少量的温水将2种除草剂分别化开,再先后倒入预先装有所需清水(清水用量按45kg/667m2计算)的喷雾器中,再经充分搅拌后,将药液均匀喷布到相应小区的杂草茎叶表面。每个小区单独配制药剂并单独喷雾,不同处理间必须彻底清洗喷雾器。人工除草处理,不定期人工拔除杂草,确保胡麻全生育期无杂草危害;空白对照处理,不再采取任何人为干预措施,让杂草始终保持自然生长状态。

药后30d调查1次药效,每小区按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0.15m2(0.3m×0.5m),调查其中各种杂草株数,并拔出称取鲜重,与空白对照比较,分别计算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按小区单独收获、晾晒、脱粒和计产。除草效果计算公式与实施例一的相同。

表2 试验处理设计

实施效果分析

图7~9和表3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二甲·溴苯腈+精喹禾灵”、“二甲四氯钠盐+精喹禾灵”和“二甲·辛酰溴+精喹禾灵”对胡麻田发生的主要杂草均有优良的防除作用,分别以“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0mL/667m2+10%精喹禾灵乳油40mL/667m2”、“40%二甲·辛酰溴乳油80mL/667m2+10%精喹禾灵乳油40mL/667m2”“和“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粉剂90g/667m2+10%精喹禾灵乳油40mL/667m2”的剂量组合施用时,不但能够确保控草效果,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混用配方的胡麻籽粒产量

实施例三

试验地概况及参试材料

本试验安排在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试验站。试验地概况与实施例一相同。参试除草剂为: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6%二甲四氯钠可溶粉剂,由鹤壁市农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二甲·辛酰溴乳油,由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精喹禾灵乳油即精禾草克,由天津市博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计7个药剂处理,每个药剂处理又设置5个施药时期,另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详见表4。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5.49m2

3月中下旬(3月25日),整地、施肥(尿素20kg/亩、磷酸二铵15kg/亩)后播种胡麻,播量按5公斤/亩计算,每小区单独等量播种。胡麻出苗后,每小区在试验设计的相应喷药时期(株高2.5cm、5cm、10cm、20cm、50cm对应的喷药时期分别为4月28日、5月14日、5月21日、5月26日和6月6日)喷施一次除草剂,除草剂对水量按45公斤/667m2计算,药液均匀喷布在杂草茎叶表面。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稀释,即先用小型容器将药剂充分化开(用温水),再倒入预先装有所需水量的喷雾器中,充分搅匀后喷雾;每个小区单独配制药剂并单独喷雾,不同药剂间一定要彻底清洗喷雾器。

药后30天调查1次药效,每小区按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0.15m2(0.3m×0.5m),调查其中各种杂草株数,并拔出称取鲜重,与空白对照比较,分别计算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按小区单独收获、晾晒、脱粒和计产。除草效果计算公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表4 试验处理设计

实施效果分析

由表5~6看出,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3种除草剂,在胡麻株高2.5~20cm范围内喷施时,对阔叶杂草均有优良的抑制效果,在株高2.5~40cm范围内喷施时,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或抑制效果极低;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在胡麻株高2.5~20cm范围内喷施时,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优良的抑制效果;10%精喹禾灵乳油在胡麻株高2.5~40cm范围内喷施时,对禾本科杂草均有优良抑制效果,但对阔叶杂草抑制作用差或无效。

由表7看出,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40%二甲·辛酰溴乳油、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6种除草剂(或混用配方)分别在胡麻株高5cm、2.5~5cm、5~10cm、5cm、5cm和5cm时喷施,对胡麻产量的影响最小甚至无影响,较人工除草分别增产5.39%、-0.47~-0.86%、-0.56~5.45%、6.44%、-0.46%和5.72%。精喹禾灵对胡麻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在以阔叶杂草占绝对优势的胡麻田施用,其产量水平明显受阔叶杂草的影响,从田间禾本科杂草苗全苗幼利于防除角度考虑,其喷施时期以胡麻株高5~10cm时为宜。

综上看出,本发明所述的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400g/L二甲·溴苯腈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40%二甲·辛酰溴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56%二甲四氯钠盐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7种除草剂(或混用配方)分别在胡麻株高5cm、2.5~5cm、5~10cm、5~10cm、5cm、5cm和5cm时喷施,不但能够确保控草效果,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表5 除草剂在不同时期喷施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6 除草剂在不同时期喷施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7 除草剂在不同时期喷施下的胡麻产量

实施例四

试验地概况及参试材料

本试验安排在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试验站。试验地概况与实施例一相同。参试除草剂见表8。

表8 供试除草剂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置19个除草剂剂量处理,另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详见表5。处理随机区组排布,重复3次,共计63小区,小区面积10m2

3月中下旬(3月27日),整地、施肥(尿素2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后播种胡麻,播量按5kg/667m2计算,各小区单独等量条播。次日喷施除草剂,首先按各处理设计的除草剂种类和施用剂量,计算每小区施药剂量并量取或称取除草剂,然后用少量的温水将量取或称取的除草剂化开并倒入事先装有所需量清水的喷雾器中,充分摇匀后均匀喷施到相应小区的土壤表面,每小区药剂的对水量按45kg/667m2计算;每个小区单独配制和喷施药剂,同一药剂按低剂量处理到高剂量处理顺序依次喷施,剂量间不清洗喷雾器,但不同药剂间一定要彻底清洗喷雾器。

胡麻出苗后30、45天及胡麻成熟期各调查1次药效,每小区按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0.15m2(0.3m×0.5m),记载其中各种杂草株数,拔出称取鲜重;胡麻生长过程中,系统观察药害症状及其恢复时间;胡麻成熟后,按小区单独收获、晾晒、脱粒和计产。除草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株防效(%)=(空白对照区某类杂草株数-药剂处理区某类杂草株数)/空白对照区某类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空白对照区某类杂草鲜重-药剂处理区某类杂草鲜重)/空白对照区某类杂草鲜重×100;

综合防效(%)=(空白对照区各种杂草株数(鲜重)总和-药剂处理区各种杂草株数(鲜重)总和)/空白对照区各种杂草株数(鲜重)总和×1002

表9 试验处理设计

实施效果分析

由表10~16看出,42%丁·异·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分别以70~120ml/667m2、200ml/667m2、70ml/667m2的剂量施用时,对胡麻田杂草群落、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彻底的防除作用,对胡麻亦无直观的药害表现,是胡麻田除草谱较为广泛的安全高效土壤封闭除草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以100g/667m2的剂量施用时,对胡麻田藜等大多数阔叶杂草有较彻底的防除作用,且对胡麻直观药害轻微,是胡麻田防除阔叶杂草较安全高效的土壤封闭除草剂,但对反枝苋和禾本科杂草无效或效果差,在以反枝苋和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胡麻田不宜推广使用;56%二甲四氯钠可溶粉剂和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以土壤封闭除草剂使用时负面效应突出,不宜在胡麻田推广应用,其中前者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无控制作用或效果低下,且对胡麻的药害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植株弱小低矮,生育期延长等,后者虽在适当剂量下对胡麻田杂草特别是阔叶杂草有理想的控制作用,且对胡麻的药害作用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出苗率低下、死苗严重,至胡麻快速生长期几乎全部死亡。

由表17看出,42%丁·异·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分别以70~120ml/667m2、200ml/667m2、70ml/667m2和100g/667m2剂量施用时,胡麻产量受影响的程度最低。

综上看出,本发明所述的42%丁·异·莠去津悬浮剂、72%异丙甲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在最佳的施用剂量下,不但可确保除草效果,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表10 土壤封闭除草剂对胡麻生长发育直观影响

表11 胡麻生长期除草剂对杂草的综合防效

表12 胡麻成熟期除草剂对杂草的综合防效

表13 胡麻生长期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14 胡麻成熟期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15 胡麻生长期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16 胡麻成熟期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17 不同处理的胡麻产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