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型自发泡钓饵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28461发布日期:2018-08-21 19:02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氧型自发泡钓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钓饵是钓鱼的重要工具,钓鱼的关键在于钓饵的引诱效果,一般自然钓饵可以是蚯蚓、米饭、菜叶、苍蝇、蛆等,目前有专门制作好的鱼饵出售,但钓鱼效果却不理想,入水容易溶解,存在集鱼慢,诱鱼、钓鱼效果差的缺陷,会造成钓饵在自然水域中的过多、重复投放,从而对自然水域产生不可避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入水不易溶解,集鱼快,诱鱼、钓鱼效果好的增氧型自发泡钓饵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增氧型自发泡钓饵,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成:

过氧碳酸钠10-40份;

酒石酸5-20份;

诱鱼饵料20-40份;

香精1-3份;

聚乙二醇1-5份。

作为优选,所述诱鱼饵料为五谷杂粮粉、虾粉、红虫粉、蚕蛹粉,蚯蚓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香精为大蒜素、奶香精、草莓精、甜菜碱、丁香酚、百里香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增氧型自发泡钓饵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小苏打5-20份。

所选诱鱼饵料和香精的选择根据所诱惑的目标鱼而定。

所述增氧型自发泡钓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称取各原料,首先将香精加入诱鱼饵料中混合搅匀后得到初步混合粉料;

2)将初步混合粉料制成30-120目的颗粒,具体颗粒大小根据所诱惑的目标鱼而定;

3)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干燥后与过氧碳酸钠、小苏打、酒石酸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最后将混料压制成形即可制得增氧型自发泡钓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众所周知鱼有亲氧性,喜欢呆在氧气足的水域。本发明利用过氧碳酸钠在水中产生氧气增加水域氧气的原理,而普通的泡腾诱鱼只产生二氧化碳,虽然产生的气泡量比较大,但因为只产生二氧化碳,鱼只会聚到周边,并不会真正入窝。因此我们把两者相结合,对于路亚型诱鱼用过氧碳酸钠及小苏打同时和酒石酸反应产生大气泡,提高产品在溶解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量和力度,而对于普通垂钓产品只需过氧碳酸钠和酒石酸反应即可。目的是在增加垂钓水域中的氧含量,来增加诱鱼效果,且利用产生气泡的上升力可改变诱鱼饵料在水中的扩散的方式,从而起到快速聚鱼,提高中鱼率的目的。本发明集多种诱鱼方式为一体,可实现在水域中多重立体式诱鱼:水域增氧的氧气诱,中和反应产生气泡时发出的声音诱,通过中和反应时不断自动雾化出来的饵料诱,随反应饵料中不断溢出的诱鱼香味诱,饵料不断雾化和产生气泡产生的立体雾化范围形状诱。由于本发明产生的气体使饵料在水域里自动产生一个雾化区,最后自然散落于水底,增加了诱鱼范围和机率,有效解决了传统钓鱼窝料投放不当时,经常死窝的缺点。还可以减少钓鱼爱好者为诱鱼在钓鱼过程中对水域重复投放饵料的弊端,大大减少诱鱼饵料过多重复的投入自然水域,做到即投即钓,长效持续反应进行诱鱼。可有效减少钓鱼饵料对自然水域造成的不必要的水域破坏。经大量测试,150g的本发明可在水中持续反应约一个小时,有效诱鱼时间可达到两个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过氧碳酸钠32份;

酒石酸20份;

红虫粉40份;

甜菜碱3份;

聚乙二醇5份。

然后按照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钓饵:

1)首先将甜菜碱加入红虫粉中混合搅匀后得到初步混合粉料;

2)将初步混合粉料制成30-120目的颗粒;

3)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干燥后与过氧碳酸钠、酒石酸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最后将混料压制成形即可制得增氧型自发泡钓饵。

实施例二

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过氧碳酸钠40份;

小苏打18份;

酒石酸20份;

蚯蚓粉20份;

甜菜碱1份;

聚乙二醇1份。

然后按照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钓饵:

1)首先将甜菜碱加入蚯蚓粉中混合搅匀后得到初步混合粉料;

2)将初步混合粉料制成30-120目的颗粒;

3)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干燥后与过氧碳酸钠、小苏打、酒石酸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最后将混料压制成形即可制得增氧型自发泡钓饵。

实施例三

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过氧碳酸钠22份;

小苏打15份;

酒石酸15份;

蚕蛹粉40份;

大蒜素3份;

聚乙二醇5份。

然后按照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钓饵:

1)首先将大蒜素加入蚕蛹粉中混合搅匀后得到初步混合粉料;

2)将初步混合粉料制成30-120目的颗粒;

3)将步骤2)制备的颗粒干燥后与过氧碳酸钠、小苏打、酒石酸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最后将混料压制成形即可制得增氧型自发泡钓饵。经测试,150g的该钓饵可在水中持续反应约一个小时,自然环境中的贮存时间可增加约三个月。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氧型自发泡钓饵,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成:过氧碳酸钠10‑40份;酒石酸5‑20份;诱鱼饵料20‑40份;香精1‑3份;聚乙二醇1‑5份;本发明增加了诱鱼范围和机率,有效解决了传统钓鱼窝料投放不当时,经常死窝的缺点;可有效减少钓鱼饵料对自然水域造成的不必要的水域破坏;经大量测试,150g的本发明可在水中持续反应约一个小时,有效诱鱼时间可达到两个小时。

技术研发人员:徐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晔
技术研发日:2018.04.12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