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413发布日期:2018-10-12 19:45阅读:57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凤梨病、黑穗病、赤腐病等是甘蔗苗期重要的土传和种子传播病害,田间发病率一般达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甘蔗遭受此类病菌侵害后,不但影响种苗的发芽和蔗苗的生长,还会影响甘蔗中后期蔗株的正常发育和糖分积累,造成甘蔗减产和蔗糖分量损失。凤梨病、黑穗病通过蔗种的浸种消毒,可预防此类病害。因此,甘蔗种苗浸种消毒是甘蔗种苗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不但有利于甘蔗种苗的防病治病,还能促进甘蔗种苗发芽、齐苗和壮苗。

传统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经过人工进行剥叶、砍双芽苗、装袋、配药、浸种、捞起、晾干等步骤。由于甘蔗种苗用量大(500-800kg/亩),浸种过程需要在固定的场所设置大型的浸种容器(通常为在一个固定的空场建立一个吨级甘蔗承载量的浸泡池),由于浸种的容器有限,故在浸种消毒之前还必须对待消毒的甘蔗种苗进行如剥叶、砍成双芽苗、装袋等预处理操作,并需依靠吊装设备等完成,以提高每批的处理量。另外,当一批甘蔗种苗浸泡一定时间后,才能进行下一批甘蔗种苗的浸泡工作,持续长时间的浸泡容易造成坏根等情况,浸泡后的甘蔗种苗需经晾干后才能转移至甘蔗地种植,费时费工。因此该传统的甘蔗种苗浸种工作量很大,繁琐。在目前劳动力紧缺、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也很难满足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坏根并可显著节约人工成本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

一种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直接在待种植的甘蔗地中选择一块空地,在所述空地上铺一层衬底,作为消毒用场地;

将待消毒的甘蔗种苗堆放在所述消毒用场地内,形成甘蔗种苗堆;

向所述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

用覆盖膜覆盖喷洒有所述消毒杀菌液的所述甘蔗种苗堆,对所述甘蔗种苗进行消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形成甘蔗种苗堆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消毒的甘蔗种苗按10-30kg/捆捆扎形成甘蔗种苗分堆,再将多个所述甘蔗种苗分堆堆放在所述消毒用场地内,形成长×宽×高为(5-10)m×(3-8)m×(2-3)m的甘蔗种苗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消毒的甘蔗种苗为半茎种苗或秋繁全茎种苗,长度为0.8-1.5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液为含重量比15-30:5-25的菌核净和噁霉灵的混合液、含重量比15-25:3-10的菌核净和噻呋酰胺的混合液或者含重量比15-25:1-8:5-10的菌核净、异菌脲和噁霉灵的混合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液的总喷洒量为100-200kg/每吨甘蔗种苗;

所述消毒杀菌液分多次喷洒,每次向所述甘蔗种苗堆喷洒的时间间隔为3-1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液分2-4次喷洒,每次向所述甘蔗种苗堆喷洒的时间间隔为5-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喷洒所述消毒杀菌液时,带有花洒的电动抽水机辅助,从所述甘蔗种苗堆的顶部对所述甘蔗种苗堆进行喷洒所述消毒杀菌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用覆盖膜覆盖所述甘蔗种苗堆的步骤中,所述覆盖膜为塑料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用覆盖膜覆盖所述甘蔗种苗堆的步骤中,所述覆盖膜覆盖所述甘蔗种苗堆的时间为20-50h。

本申请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直接在甘蔗地中选择一块空地,并在空地上铺一层衬底从而获得消毒用场地,向堆放在消毒用场地内的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后,用覆盖膜覆盖甘蔗种苗堆以利于甘蔗种苗充分吸收消毒杀菌液并防止甘蔗种苗堆内水分蒸发流失,即得消毒后的甘蔗种苗。与传统甘蔗种苗的浸种消毒方法相比,本申请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无需对新砍下的待消毒甘蔗种苗进行预处理,无需再设置专用的消毒场所和固定器具,而是直接将待消毒甘蔗种苗置于甘蔗地中形成多个甘蔗种苗堆,通过喷洒消毒杀菌液和用覆盖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浸种消毒,不仅可使消毒杀菌液充分渗入甘蔗种苗体内以达到杀菌除虫的作用,还可以使甘蔗种苗体在播种前吸足水分,消毒后的甘蔗种苗可通过播种机进行处理后直接就地种植,减少坏根,提高发芽率,整体上能够显著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省工、省时,简便实用,适于大面积推广,并适宜直接在甘蔗地进行机械化播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直接在甘蔗地的地头选择一块40-50m2的较平整的空地,在空地上铺一层彩条布,作为消毒用场地。

s2,将待消毒的甘蔗种苗堆放在消毒用场地内,形成甘蔗种苗堆: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形成甘蔗种苗堆的过程如下:将砍下的待消毒的甘蔗种苗按10-30kg/捆捆扎形成甘蔗种苗分堆,再将多个甘蔗种苗分堆堆放在消毒用场地内,形成长×宽×高为(5-10)m×(3-8)m×(2-3)m的甘蔗种苗堆。堆放时尽量使甘蔗种苗分堆内具有空隙以便于消毒杀菌液有效渗入到甘蔗种苗堆的内部。

s3,向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

其中,在本步骤中,所采用的消毒杀菌液的配制过程:采用有效成分为重量比5-30:5-15的菌核净和噁霉灵的可湿性粉剂,经800-1000倍水稀释,置于400l-600l的大桶中,混匀,即得。

具体喷洒药液的过程如下:用电动抽水机抽取消毒杀菌液,将水管的一头接入电动抽水机,将水管的另一头接上花洒,采用安装有花洒的水管从甘蔗种苗堆的顶部均匀对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总喷洒量为120-170kg/每吨甘蔗种苗,分2-3次喷洒,每喷洒一次间隔5-10min,以便药液通过缝隙均匀地渗透到甘蔗种苗堆的内部。

s4,用覆盖膜覆盖甘蔗种苗堆,甘蔗种苗吸收消毒杀菌液:

采用厚度为0.08-0.2mm的pvc薄膜将整个已喷洒消毒杀菌液的甘蔗种苗堆覆盖,并保持24-48小时,以利于甘蔗种苗充分药液,并有效防止甘蔗种苗堆内水分蒸发流失,即得消毒后的甘蔗种苗。

种植效果试验:

将实施例1获得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制备获得的甘蔗种苗进行机械化种植,并获得的甘蔗进行了发芽率、凤梨病发病率、产量以及蔗糖含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直接在甘蔗地中选择一块40-50m2较平整的空地,在空地上铺一层彩条布,作为消毒用场地。

s2,将待消毒的甘蔗种苗堆放在消毒用场地内,形成甘蔗种苗堆: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形成甘蔗种苗堆的过程如下:将待消毒的甘蔗种苗按15-25kg/捆捆扎形成甘蔗种苗分堆,再将多个甘蔗种苗分堆堆放在消毒用场地内,形成长×宽×高为(6-8)m×(4-7)m×(2-3)m的甘蔗种苗堆。堆放时尽量使甘蔗种苗分堆内具有空隙以便于消毒杀菌液有效渗入到甘蔗种苗堆的内部。

s3,向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

其中,在本步骤中,所采用的消毒杀菌液的配制过程:采用有效成分为重量比5-25:1-8:5-10的菌核净、异菌脲和噁霉灵的可湿性粉剂,经1000-1200倍水稀释,置于400l-600l的大桶中,混匀,即得。

具体喷洒药液的过程如下:用电动抽水机抽取消毒杀菌液,将水管的一头接入电动抽水机,将水管的另一头接上花洒,采用安装有花洒的水管从甘蔗种苗堆的顶部均匀对甘蔗种苗堆喷洒消毒杀菌液。总喷洒量为130-180kg/每吨甘蔗种苗,分2-3次喷洒,每喷洒一次间隔5-10min,以便药液通过缝隙均匀地渗透到甘蔗种苗堆的内部。

s4,用覆盖膜覆盖甘蔗种苗堆,甘蔗种苗吸收消毒杀菌液:

采用厚度为0.08-0.2mm厚的pvc薄膜将整个已喷洒消毒杀菌液的甘蔗种苗堆覆盖,并保持24-48小时,以利于甘蔗种苗充分药液,并有效防止甘蔗种苗堆内水分蒸发流失,即得消毒后的甘蔗种苗。

种植效果试验:

将实施例2获得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制备获得的甘蔗种苗进行机械化种植,并获得的甘蔗进行了发芽率、黑穗病发病率、产量以及蔗糖含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与实施例1的步骤相同,区别在于:消毒杀菌液采用以重量比15-25:3-10的菌核净和噻呋酰胺作为有效成分的杀菌制剂,对甘蔗种苗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将实施例3获得的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制备获得的甘蔗种苗进行机械化种植,可使赤腐病的发病率降低至8%以下。

上述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结合当前甘蔗机械化种植中种苗消毒处理的难题,因地制宜,直接在甘蔗地的田边地头选择一块空地,铺上彩条布,即可作为消毒用场所,并可直接将砍下的待消毒甘蔗种苗在彩条布上堆放整齐后,喷上特定种类和浓度的消毒杀菌液,盖上塑料薄膜,堆放一段时间后即可实现对甘蔗种苗进行浸种消毒,浸种消毒后的甘蔗种苗可直接用于机械化播种。该甘蔗种苗的消毒方法一次处理甘蔗种苗量大,效率高,省工省时,操作简便,同时能够使消毒杀菌液充分渗入甘蔗种苗体内以达到杀菌除虫的作用,有效减少的凤梨病、黑穗病、赤腐病等病虫害的发病率,还可以使甘蔗种苗体在播种前吸足水分,提高发芽率以及产量,并易于大面积推广,满足机械化大生产的效率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