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7734发布日期:2018-10-12 19: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越发宝贵,而我国人口众多,每天消耗的食品和蔬菜不计其数,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合理地开发蔬菜栽培方法,必须节约土地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国现在虽然大面积推广了大棚蔬菜种植或无土栽培技术,但种植的蔬菜品质不佳。而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居民,想自己种植蔬菜也无地可种,虽然人们发明了多种种植方法,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也有的采用聚氨酯泡沫板来种植蔬菜,但种植的量少且泡沫板易碎,同时,聚氨酯泡沫板本身残存化学品也会对蔬菜的品质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聚氨酯泡沫的透气和透水性差,导致好不容易种植的蔬菜由于烂根而死亡,另外,废弃的泡沫还会产生白色污染。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蔬菜简易栽培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栽种蔬菜的聚氨酯泡沫板易碎、透气及透水性差的问题,防止蔬菜栽培装置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确保栽培蔬菜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栽培板本体,栽培板本体的中间设有自上而下的连通管道构成滴灌管槽,滴灌管槽的下端与水平向设置的排水沟槽连通;

所述栽培板本体的侧部均匀分布有倾斜状圆台形通透孔,通透孔与滴灌管槽连通;

所述的栽培板本体的上方罩设有防雨顶棚,且在防雨顶棚的上方布置一高位水箱,高位水箱的放水管沿栽培板本体的顶部长度方向平铺且在对应滴灌管槽的位置连接有滴灌嘴,滴灌嘴的出水口正对滴灌管槽的上端入口。

优选的,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泥灰复合料、粘土和水;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粉碎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稻草料复配而成;所述的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肥料土和草木灰复配而成。

优选的,相邻通透孔的间距为80~100mm,所述通透孔的大端口的口径为50~60mm,小端口的口径为2~3mm。

优选的,所述防雨顶棚包括防雨顶板及防雨顶板两侧边斜向向下延伸的挡雨檐板,挡雨檐板与防雨顶板的水平面夹角为120°~150°。

优选的,所述防雨顶板的两端设置有贯穿板面的通孔用于固定。

优选的,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固定孔用于固定该立体栽培装置。

优选的,所述滴灌嘴为塑料单出滴箭,滴速为1~3滴/分钟。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克服了传统的蔬菜立体栽培装置采用聚氨酯泡沫板易碎的缺点,可以实现对蔬菜的便捷种植;

本发明提供的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不仅可以确保种植的蔬菜的品质,还可以避免种植蔬菜在立体栽培装置中容易出现烂根死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不仅体积小、结构简单,经济适用,而且安装、改造、维修方便。所述的立体栽培装置采用的制备原料可以重复利用,即使废弃也能够很快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栽培板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栽培板本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高位水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防雨顶棚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平整地面,2-固定杆,3-扎紧带,10-栽培板本体,11-通透孔,12-固定孔,20-滴灌管槽,30-排水沟槽,40-防雨顶棚,41-防雨顶板,411-通孔,42-挡雨檐板,50-高位水箱,51-放水管,52-滴灌嘴,53-供水管,54-铰链,5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结合图1、2、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栽培板本体10,栽培板本体10的中间设有自上而下的连通管道构成滴灌管槽20,滴灌管槽20的下端与水平向设置的排水沟槽30连通;

所述栽培板本体10的侧部均匀分布有倾斜状圆台形通透孔11,通透孔11与滴灌管槽20连通;

所述的栽培板本体10的上方罩设有防雨顶棚40,且在防雨顶棚40的上方布置一高位水箱50,高位水箱50的放水管51沿栽培板本体10的顶部长度方向平铺且在对应滴灌管槽20的位置连接有滴灌嘴52,滴灌嘴52的出水口正对滴灌管槽20的上端入口。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栽培板本体10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泥灰复合料、粘土和水;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粉碎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稻草料复配而成;所述的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肥料土和草木灰复配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规避了传统技术中采用聚氨酯泡沫板作为栽培载体,从而避免了聚氨酯泡沫板易碎的缺点;同时,本发明采用的栽培板本体10采用的制备原料包括秆复合料、泥灰复合料、粘土和水,该制备原料本身即可作为蔬菜种植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即便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再施肥也能确保蔬菜的旺盛生长。另外,采用上述制备原料制备得到的蔬菜栽培装置,可以对废弃的栽培板进行有效重复利用,即使废弃也可以很快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蔬菜立体栽培装置,设置在栽培板本体10上方的高位水箱50可以对蔬菜进行补水,而滴灌管槽20与排水沟槽30的配合设计,以及本身呈倾斜状圆台形设计的通透孔11可以有效的避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因根部积水烂根坏死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蔬菜立体栽培装置的搭建方法为:

s1:选择一块平整地面1,将栽培板本体10放置在平整地面1上,稍加压力使其稳固,栽培板本体10的摆放位置应使通透孔11的大端口朝向阳光;然后顺着栽培板本体10的两侧向平整地面1上插置一根固定杆2,采用扎紧带3穿过栽培板本体10上的固定孔12将栽培板本体10固定在固定杆2上。为了提高栽培板本体10的固定可靠性,利用部分平整地面1上的浮土对栽培板本体10的下部覆盖20~50mm并压实;

s2:测试两根固定杆2之间的间距,并在防雨顶棚40的两端开设通孔411,通孔411穿过固定杆2并由扎紧带3绑紧固定;

s3:将高位水箱50平放到防雨顶棚40上;将放水管51的一端与高位水箱50下侧的供水管53连接;放水管51上间隔设置的滴灌嘴52的出水口正对滴灌管槽20的上端入口;为了方便进行放水管51的固定,在防雨顶棚40的防雨顶板41下侧板面上绑缚一横向的竹竿,竹竿的两端与固定杆2绑缚固定,所述的放水管51沿竹竿绑缚固定在防雨顶板41的下侧板面上。

s4:将需要种植的蔬菜秧苗的根部用海绵包覆并放入通透孔11内,再向通透孔11的空余位置填充浮土或肥料土并表面压实后用水浇透即可。

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根系会很快伸入到栽培板本体10的内部,吸收栽培板本体10的营养物质,快速生产,蔬菜采收时,直接用剪刀剪断蔬菜的根系或直接拔出即可,采摘非常方便。

高位水箱50中的水可以持续不断的经由放水管51及滴灌管槽20进入到通透孔11的种植蔬菜所在位置,蔬菜根部包覆的海绵也可以吸收一定量的水分保证蔬菜根部有足够的水份,确保蔬菜生长;该设计仅需要定期对高位水箱50进行补水即可,省去了人工的每天浇水;过多的水分可以经由设置在底部的排水沟槽30流出,即便是在雨季,防雨顶棚40可以遮挡一部分的雨水,多余的雨水也可以经由滴灌管槽20流入排水沟槽30而流走,从而避免了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根部积水导致的烂根死亡问题。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所述的通透孔11的间距为80~100mm,所述通透孔11的大端口的口径为50~60mm,小端口的口径为2~3mm。具体的,该通透孔11的下边缘与栽培板本体10竖直面呈45°~60°。该斜向布置的通透孔11可以确保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的根系不会发生积水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防雨顶棚40的作用在于在雨季时对栽培板本体10进行遮雨,结合图5所示,所述防雨顶棚40包括防雨顶板41及防雨顶板41两侧边斜向向下延伸的挡雨檐板42,挡雨檐板42与防雨顶板41的水平面夹角为120°~150°。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雨顶棚40由厚度为0.5~1.0mm的透明有机塑料板支撑,长度为800~1000mm,防雨顶板41的宽度为200~250mm,两侧挡雨檐板42的宽度为400~600mm。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顶板41的两端设置有贯穿板面的通孔411用于固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板本体10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固定孔12用于固定该立体栽培装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滴灌嘴52为塑料单出滴箭,滴速为1~3滴/分钟。

本发明中,所述的滴灌管槽20为直径40~60mm的连通管道,其上部为喇叭口状,开口直径为60~80mm。

所述的排水沟槽30为直径40~60mm的连通管道,设置在距离栽培板本体10底部100~200mm处,该排水沟槽30在栽培板本体10上左右贯通。

本发明中,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高位水箱50由厚度为1~1.5mm的透明有机塑料板围合而成,长度为400~500mm,宽度为200~250mm,高度为500~600mm,高位水箱50的上部通过铰链54铰接连接一盖板55,侧面下部设置一伸入箱体内部的供水管53。

具体的,所述的供水管53为直径φ25mm的塑料管,伸出高位水箱50的长度为100~150mm,端部由锁紧接合器与放水管51连通。

所述的放水管51为塑料软管,直径为φ10~15mm,根据滴灌管槽20的数量分为多段,每段由一个锁紧接合器连通,端部设有一个滴灌嘴52;

所述锁紧接合器为塑料三通,并经捆扎带捆扎锁紧,所述的捆扎带为塑料扎紧扣,长度为60~80mm。

本发明所述的扎紧带3为细尼龙绳,每根长度为800~1000mm;

所述的固定杆2为带尖头的木制杆,直径为φ40~50mm,共2根,每根杆长为1500~2000mm,紧贴在栽培板本体10的两侧垂直插入平整地面1并固定牢固。

根据本发明,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20%~25%、泥灰复合料30%~40%、粘土10%~15%、水20%~25%,所述百分含量是重量百分数;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小麦秸秆50%~60%、玉米秸秆10%~15%、稻草料30%~35%,所述百分含量是重量百分数;

所述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20%~30%、肥料土50%~60%、草木灰20%~30%,所述百分含量是重量百分数。

本发明中,所述粘土为细度为80~100目的硬质粘土。

上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肥料土制备:将草皮土经15~20天晾晒,至其含水量低于8%后粉碎成粒径小于15mm的碎土块,再摊铺晾晒2~3天,接着将碎土块堆置成长条形草皮土堆,将长条形草皮土堆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扒开深度为250~300mm的土沟,然后向土沟中铺满干燥的秸秆草料,再在秸秆草料上方覆盖200~250mm的草皮土并使秸秆草料露出土堆两端100~200mm,拍实后点火烧制,烧制完成25~30天后扒开草皮土,翻拌均匀,再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烧制2~3次,再翻拌均匀,即得成品肥料土;

(2)将秸秆复合料中的各原料粉碎成长度为300~600mm的纤维状,晾晒5~7天后搅拌均匀;

(3)将粘土和水按质量比(2.5~3.0):1混合并搅拌为湿泥,然后加入秸秆复合料和泥灰复合料,搅拌均匀,得泥料混合物;

(4)将泥料混合物加入框形制坯模具中压实、抹平,接着脱模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

(5)将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放置于货架上,晾晒5~7天,抽出模具芯件;

(6)将粘土放入器皿中,加水搅拌成泥浆,再用毛刷在晾晒成型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外表刷浆;

(7)将刷浆处理后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经历30~35天的自然晾晒,干燥后即可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长条形草皮土堆的宽度为500~600mm,高度为400~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压实的压强为0.5~1.0mpa,压力保持2~3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控制泥浆的粘度为3000~4000cp。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泥浆在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外表刷涂的厚度为1~2mm。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点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栽培板本体,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24kg、泥灰复合料38kg、粘土14kg、水24kg;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小麦秸秆13.68kg、玉米秸秆2.64kg、稻草料7.68kg;

所述的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9.5kg、肥料土20.9kg、草木灰7.6kg;

上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肥料土制备:将草皮土经15~20天晾晒,至其含水量低于8%后粉碎成粒径小于15mm的碎土块,再摊铺晾晒2天,接着将碎土块堆置成长条形草皮土堆,长条形草皮土堆的宽度为550mm,高度为450mm,将长条形草皮土堆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扒开深度为280mm的土沟,然后向土沟中铺满干燥的秸秆草料,再在秸秆草料上方覆盖220mm的草皮土并使秸秆草料露出土堆两端100~200mm,拍实后点火烧制,烧制完成28天后扒开草皮土,翻拌均匀,再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烧制2次,再翻拌均匀,即得成品肥料土;

(2)将秸秆复合料中的各原料粉碎成长度为300~600mm的纤维状,晾晒5天后搅拌均匀;

(3)将粘土和水按质量比2.8:1混合并搅拌为湿泥,然后加入秸秆复合料和泥灰复合料,搅拌均匀,得泥料混合物;

(4)将泥料混合物加入框形制坯模具中压实、抹平,压实的压强为0.7mpa,压力保持2min;接着脱模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

(5)将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放置于货架上,晾晒7天,抽出模具芯件;

(6)将粘土放入器皿中,加水搅拌成泥浆,控制泥浆的粘度为3000cp,再用毛刷在晾晒成型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外表刷浆,刷浆厚度为1.5mm;

(7)将刷浆处理后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经历35天的自然晾晒,干燥后即可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栽培板本体,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20kg、泥灰复合料40kg、粘土15kg、水25kg;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小麦秸秆11kg、玉米秸秆2kg、稻草料7kg;

所述的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8kg、肥料土24kg、草木灰8kg;

上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肥料土制备:将草皮土经15~20天晾晒,至其含水量低于8%后粉碎成粒径小于15mm的碎土块,再摊铺晾晒3天,接着将碎土块堆置成长条形草皮土堆,长条形草皮土堆的宽度为500mm,高度为400mm,将长条形草皮土堆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扒开深度为250mm的土沟,然后向土沟中铺满干燥的秸秆草料,再在秸秆草料上方覆盖200mm的草皮土并使秸秆草料露出土堆两端100~200mm,拍实后点火烧制,烧制完成25天后扒开草皮土,翻拌均匀,再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烧制3次,再翻拌均匀,即得成品肥料土;

(2)将秸秆复合料中的各原料粉碎成长度为300~600mm的纤维状,晾晒6天后搅拌均匀;

(3)将粘土和水按质量比3:1混合并搅拌为湿泥,然后加入秸秆复合料和泥灰复合料,搅拌均匀,得泥料混合物;

(4)将泥料混合物加入框形制坯模具中压实、抹平,压实的压强为0.5mpa,压力保持3min;接着脱模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

(5)将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放置于货架上,晾晒7天,抽出模具芯件;

(6)将粘土放入器皿中,加水搅拌成泥浆,控制泥浆的粘度为3000cp,再用毛刷在晾晒成型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外表刷浆,刷浆厚度为2mm;

(7)将刷浆处理后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经历30天的自然晾晒,干燥后即可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简易型户外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栽培板本体,所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复合料25kg、泥灰复合料35kg、粘土10kg、水20kg;

所述的秸秆复合料包括小麦秸秆15kg、玉米秸秆2.5kg、稻草料7.5kg;

所述的泥灰复合料包括粉煤灰10.5kg、肥料土17.5kg、草木灰7kg;

上述栽培板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肥料土制备:将草皮土经15~20天晾晒,至其含水量低于8%后粉碎成粒径小于15mm的碎土块,再摊铺晾晒3天,接着将碎土块堆置成长条形草皮土堆,长条形草皮土堆的宽度为600mm,高度为500mm,将长条形草皮土堆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扒开深度为300mm的土沟,然后向土沟中铺满干燥的秸秆草料,再在秸秆草料上方覆盖250mm的草皮土并使秸秆草料露出土堆两端100~200mm,拍实后点火烧制,烧制完成30天后扒开草皮土,翻拌均匀,再按照上述方法反复烧制2次,再翻拌均匀,即得成品肥料土;

(2)将秸秆复合料中的各原料粉碎成长度为300~600mm的纤维状,晾晒7天后搅拌均匀;

(3)将粘土和水按质量比2.5:1混合并搅拌为湿泥,然后加入秸秆复合料和泥灰复合料,搅拌均匀,得泥料混合物;

(4)将泥料混合物加入框形制坯模具中压实、抹平,压实的压强为1.0mpa,压力保持2min;接着脱模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

(5)将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放置于货架上,晾晒7天,抽出模具芯件;

(6)将粘土放入器皿中,加水搅拌成泥浆,控制泥浆的粘度为4000cp,再用毛刷在晾晒成型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外表刷浆,刷浆厚度为2mm;

(7)将刷浆处理后的蔬菜立体栽培板坯料经历32天的自然晾晒,干燥后即可得到蔬菜立体栽培板成品。

测试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栽培板本体的密度、拉伸强度、抗折强度、抗雨水冲蚀性、抗霉变性和绿苔滋生量性能,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到表1中。

表1:

结合上述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板本体的拉伸强度和抗折强度较高,抗霉变性能好,也不滋生绿苔,绿色环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