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2232发布日期:2019-01-05 08: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一种浆果,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水果之一,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其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离,味道酸甜可口,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又称为提子,一般成簇生长,有黄绿色、红色、黑蓝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层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种无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酿酒或制作葡萄干。此外,还可用做装饰。葡萄因颜色鲜艳、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水晶明珠”。

地球上的葡萄种植产量丰富,特别是有些热带地区或国家直接以葡萄为第一大产业,每年葡萄成熟时总会有上万吨的葡萄需要出口或批发;但是,葡萄成熟季节,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都能被运输或销售掉,对很多葡萄种植户来说,葡萄上市时供大于求是十分常见的事件。

为了提高成熟但不能销售的葡萄的保质期,防止葡萄腐烂,造成经济损失,几千年来,人们发明了很多葡萄的贮存方法,其中最显著的包括冷库贮存、地窖贮存、膜待贮存、瓦缸贮存四大类;但是,葡萄质地比较“柔弱”,贮存过程中还是容易腐坏。

基于上述,葡萄种植市场急需一种高效有用的葡萄贮存方法,给未销售的葡萄提供一个“假生长”的存活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未被销售的葡萄的保质期和鲜嫩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葡萄预处理:晴天下午5点后,连同果梗剪下整串完全成熟的葡萄,剔除裂果、腐坏果、损伤果、虫害果,悬挂于悬挂架上,于20~23℃的阴凉通风处摊凉3~5h,擦掉表层果粉,再于温度8~12℃、湿度15~20%的冷风下悬挂风选2~3h;

b、葡萄复处理:于风选结束后的葡萄果梗端,套上一根2~2.5cm长的透明输液管,深度1~1.5cm,扎紧,控制输液管内表面与果梗无缝隙紧密接触,输液管另一端紧密连接有容积12~20cm3的可开口塑料泡,于塑料泡中充满营养液后,封口;

c、葡萄贮存:将复处理结束的葡萄送进3~5℃的地窖中,悬挂贮存,控制地窖中空气湿度介于80%至85%之间,窖内通过强度≤85lx的散射光。

优选的,所述悬挂架由两根竖直的支架与连接在两根支架间的横排木棍构成,两根支架间相距1.6~2m;所述横排木棍至少包括3根,上下两根木棍间相距35~40cm,最下一根木棍距离支架底端55cm;

所述横排木棍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挂钩,相邻挂钩间相距16~20cm。

优选的,所述葡萄悬挂方法如下:

于葡萄果梗上捆绑三根细绳,捆绑点距离果梗端2cm,控制三根细绳捆绑点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并将三根细绳的另一端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棱柱型的套网,悬挂于悬挂架的挂钩上。

优选的,所述葡萄果梗端套管时,控制输液管套在果梗上时超出果梗1cm。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6~8g/l的蔗糖、5~7g/l的葡萄糖、1~2g/l的维生素c、0.2~0.4mol/l的柠檬酸、0.25~0.45mmol/l的氨基三乙酸、0.05~0.08mol/l的硫酸铝,余量为葡萄水。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8g/l的蔗糖、5g/l的葡萄糖、2g/l的维生素c、0.2mol/l的柠檬酸、0.30mmol/l的氨基三乙酸、0.06mol/l的硫酸铝,余量为葡萄水。

进一步地,所述葡萄水为待贮存葡萄的纯汁液的500倍稀释液。

优选的,所述葡萄悬挂风选过程中,还需选用二氧化碳气体喷雾涂淋葡萄果实,每串葡萄二氧化碳喷雾涂淋5~7s,二氧化碳喷雾浓度为450~500ppm。

优选的,所述葡萄窖藏过程中,还需每5~7d检测一次葡萄果梗上的塑料泡,若塑料泡中的营养液干燥时,及时补充营养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葡萄果梗端套输液管时,还可选用无菌绣花针在果梗端切面上刺1~2个小孔,目的在于提高葡萄果梗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还需控制装有营养液的塑料泡和输液管能垂直站立,使其不倾倒,并控制塑料泡中的营养液不会流漏,防止塑料泡或输液管折叠,造成营养供应失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经摊凉、预冷结束后的葡萄梗端套上输液管和塑料泡,塑料泡中充入营养液,对带梗葡萄作“输液处理”,并在地窖冷藏的配合下,有效提高带梗葡萄的保质期,延迟葡萄鲜嫩度至来年春季;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液中包含可以提供氮源、碳源、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成分,并在待贮存葡萄的汁液的溶解作用下,增大营养液与葡萄果梗间的亲和力,提高葡萄果梗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为贮存中的葡萄提供延续不断的营养供应,防止葡萄死亡或营养成分流散,较葡萄普通窖藏相比,贮存后的葡萄中营养成分和水分与新鲜葡萄基本相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悬挂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液管及塑料泡的刨面图。

其中,101-支架、102-横排辊子、103-挂钩;︱104-输液管、105-塑料泡、106-塑料泡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目的在于保鲜未销售的带梗葡萄,提高采后葡萄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a、葡萄预处理:晴天下午5点后,连同果梗剪下整串完全成熟的葡萄,剔除裂果、腐坏果、损伤果、虫害果,于葡萄果梗上捆绑三根细绳,捆绑点距离果梗端2cm,控制三根细绳捆绑点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并将三根细绳的另一端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棱柱型的套网,使得捆绑的葡萄在悬挂过程中能竖直下垂;将捆绑细绳后的葡萄悬挂于悬挂架的挂钩上悬挂于悬挂架上,于20℃的阴凉通风处摊凉3h,擦掉表层果粉,再于温度8℃、湿度20%的冷风下悬挂风选2h,风选过程中,选用二氧化碳气体喷雾涂淋葡萄果实,每串葡萄二氧化碳喷雾涂淋5s,二氧化碳喷雾浓度为500ppm;

b、葡萄复处理:如图2所示,于风选结束后的葡萄果梗端,套上一根2cm长的透明输液管104,深度1cm,扎紧,控制输液管内表面与果梗无缝隙紧密接触,套在果梗上的输液管超出果梗端1cm,输液管另一端紧密连接有容积12cm3的可开口塑料泡105,于塑料泡中充满营养液后,关闭塑料泡上的开关106;

c、葡萄贮存:将复处理结束的葡萄送进3℃的地窖中,悬挂贮存,控制地窖中空气湿度介于80%至85%之间,窖内通过强度85lx的散射光;每5d检测一次葡萄果梗上的塑料泡,若塑料泡中的营养液干燥时,及时补充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悬挂架由两根竖直的支架101与连接在两根支架间的4根横排木棍102构成,两根支架间相距1.6m;所述上下横排两根木棍间相距40cm,最下一根木棍距离支架底端55cm;

所述横排木棍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挂钩103,相邻挂钩间相距16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8g/l的蔗糖、5g/l的葡萄糖、2g/l的维生素c、0.2mol/l的柠檬酸、0.30mmol/l的氨基三乙酸、0.06mol/l的硫酸铝,余量为待贮存葡萄的纯汁液的500倍稀释液。所述蔗糖和葡萄糖用于为带梗葡萄提供碳源和氮源,所述维生素c用于提供维生素,所述柠檬酸用于调节营养液的酸碱度,所述氨基三乙酸用于抑制葡萄中水分及有益成分的流散,所述硫酸铝用于从葡萄内部达到杀菌效果,所述葡萄汁液用于溶解营养液中的各成分,并提高营养液与葡萄果梗间的亲和力,提高葡萄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目的在于保鲜未销售的带梗葡萄,提高采后葡萄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a、葡萄预处理:晴天下午5点后,连同果梗剪下整串完全成熟的葡萄,剔除裂果、腐坏果、损伤果、虫害果,于葡萄果梗上捆绑三根细绳,捆绑点距离果梗端2cm,控制三根细绳捆绑点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并将三根细绳的另一端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棱柱型的套网,使得捆绑的葡萄在悬挂过程中能竖直下垂;将捆绑细绳后的葡萄悬挂于悬挂架的挂钩上悬挂于悬挂架上,于23℃的阴凉通风处摊凉5h,擦掉表层果粉,再于温度12℃、湿度15%的冷风下悬挂风选3h,风选过程中,选用二氧化碳气体喷雾涂淋葡萄果实,每串葡萄二氧化碳喷雾涂淋7s,二氧化碳喷雾浓度为450ppm;

b、葡萄复处理:如图2所示,于风选结束后的葡萄果梗端,套上一根2.5cm长的透明输液管104,深度1.5cm,扎紧,控制输液管内表面与果梗无缝隙紧密接触,套在果梗上的输液管超出果梗端1cm,输液管另一端紧密连接有容积20cm3的可开口塑料泡105,于塑料泡中充满营养液后,关闭塑料泡上的开关106;

c、葡萄贮存:将复处理结束的葡萄送进5℃的地窖中,悬挂贮存,控制地窖中空气湿度介于80%至85%之间,窖内通过强度65lx的散射光;每7d检测一次葡萄果梗上的塑料泡,若塑料泡中的营养液干燥时,及时补充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悬挂架由两根竖直的支架101与连接在两根支架间的横排木棍102构成,两根支架间相距2m;所述横排木棍至少包括3根,上下两根木棍间相距35cm,最下一根木棍距离支架底端55cm;

所述横排木棍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挂钩103,相邻挂钩间相距20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6g/l的蔗糖、7g/l的葡萄糖、1g/l的维生素c、0.4mol/l的柠檬酸、0.25mmol/l的氨基三乙酸、0.08mol/l的硫酸铝,余量为待贮存葡萄的纯汁液的500倍稀释液。所述蔗糖和葡萄糖用于为带梗葡萄提供碳源和氮源,所述维生素c用于提供维生素,所述柠檬酸用于调节营养液的酸碱度,所述氨基三乙酸用于抑制葡萄中水分及有益成分的流散,所述硫酸铝用于从葡萄内部达到杀菌效果,所述葡萄汁液用于溶解营养液中的各成分,并提高营养液与葡萄果梗间的亲和力,提高葡萄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的贮存方法,目的在于保鲜未销售的带梗葡萄,提高采后葡萄的保质期;具体过程如下:

a、葡萄预处理:晴天下午5点后,连同果梗剪下整串完全成熟的葡萄,剔除裂果、腐坏果、损伤果、虫害果,于葡萄果梗上捆绑三根细绳,捆绑点距离果梗端2.5cm,控制三根细绳捆绑点间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并将三根细绳的另一端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棱柱型的套网,使得捆绑的葡萄在悬挂过程中能竖直下垂;将捆绑细绳后的葡萄悬挂于悬挂架的挂钩上悬挂于悬挂架上,于21℃的阴凉通风处摊凉4h,擦掉表层果粉,再于温度10℃、湿度13%的冷风下悬挂风选3h,风选过程中,选用二氧化碳气体喷雾涂淋葡萄果实,每串葡萄二氧化碳喷雾涂淋6s,二氧化碳喷雾浓度为480ppm;

b、葡萄复处理:如图2所示,于风选结束后的葡萄果梗端,套上一根2.3cm长的透明输液管104,深度1.3cm,扎紧,控制输液管内表面与果梗无缝隙紧密接触,套在果梗上的输液管超出果梗端1cm,输液管另一端紧密连接有容积16cm3的可开口塑料泡105,于塑料泡中充满营养液后,关闭塑料泡上的开关106;

c、葡萄贮存:将复处理结束的葡萄送进5℃的地窖中,悬挂贮存,控制地窖中空气湿度介于80%至85%之间,窖内通过强度50lx的散射光;每6d检测一次葡萄果梗上的塑料泡,若塑料泡中的营养液干燥时,及时补充营养液。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悬挂架由两根竖直的支架101与连接在两根支架间的横排木棍102构成,两根支架间相距2m;所述横排木棍至少包括3根,上下两根木棍间相距38cm,最下一根木棍距离支架底端55cm;

所述横排木棍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挂钩103,相邻挂钩间相距18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营养液包括以下成分:

7g/l的蔗糖、6g/l的葡萄糖、1.2g/l的维生素c、0.5mol/l的柠檬酸、0.36mmol/l的氨基三乙酸、0.065mol/l的硫酸铝,余量为待贮存葡萄的纯汁液的500倍稀释液。所述蔗糖和葡萄糖用于为带梗葡萄提供碳源和氮源,所述维生素c用于提供维生素,所述柠檬酸用于调节营养液的酸碱度,所述氨基三乙酸用于抑制葡萄中水分及有益成分的流散,所述硫酸铝用于从葡萄内部达到杀菌效果,所述葡萄汁液用于溶解营养液中的各成分,并提高营养液与葡萄果梗间的亲和力,提高葡萄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