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3127发布日期:2018-12-05 15:3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属于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是美国的约翰迪尔(deer)公司和凯斯(case)公司,其机型大体分为统收式机型和选收式机型。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已在部分地区示范推广水平摘锭式采棉机,具有生产效率高,含杂率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生产与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应一些地区的高植株、低密度、高产量的棉花品种与种植农艺,难以在全国范围大面积地推广。以刷辊式采棉机和指刷式采棉机等为代表的统收机型,由于其适应范围广,生产使用与维护成本较低,且采净率高,具备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优势;但其在棉花采收的过程中,都能将棉桃、铃壳与籽棉一并采摘,后续增加了机载的清桃、清铃壳、清碎叶等预处理环节,会对棉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也有很多手持式棉花采摘机辅助手工采摘棉花。例如,申请号为200920128517.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摘棉花机。该机的主采集轮和2个副采集轮上的针,通过自身旋转运动,分别从前方和两侧将棉花刮进采摘仓中,采摘下的棉花随输棉带传输至收集处。但脱棉板与皮带之间存在间隙,造成棉花堵塞在壳体内,影响工作。

为此,申请号为201310304953.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棉针及采棉装置和棉花采摘机。该机的采棉针随输送皮带做平行移动,改垂直线段式为倾斜分段式,减少采摘棉花从皮带上脱落现象。但采棉针易夹带棉花,从而采棉通道堆积,影响采摘。

另外,申请号为201310400359.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采棉机。该机的采棉针随滚筒做旋转与平移的复运动,减少了采棉针回带棉花现象。但由于侧壁与滚筒之间存在间隙,易使输送通道堵塞,影响工作。

总之,申请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要想实现选收式棉花机械化采收,首先是采摘难题,再一个是脱棉及时输送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针对统收式采棉机采收籽棉含杂多的普遍现象,提供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以减少对棉铃、枝杆的夹带采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包括:主框架、采摘辊、偏心轴、板齿、籽棉输入通道、风机和带轮;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采摘辊铰接在所述主框架上,并能够由所述带轮带动而进行转动;所述采摘辊的部分外表面自所述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露出形成工作面;所述带轮布置在所述主框架的顶部,并能够由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所述采摘辊为空心;所述采摘辊上具有沿着轴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若干开口组;每个所述开口组包括沿着所述采摘辊轴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的若干开口;所述偏心轴自所述采摘辊的轴心旁穿过所述采摘辊,并与所述采摘辊平行;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采摘辊的轴心与所述工作面之间;所述偏心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板齿的一端具有通孔,另一端具有采棉齿;所述板齿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并穿过所述开口,所述板齿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偏心轴;所述籽棉输入通道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采摘辊一侧;所述开口组之间布置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一端位于所述采摘辊的另一侧,另一端紧贴所述工作面绕过所述采摘辊后延伸至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内;所述板齿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偏心轴到所述采摘辊顶部的距离。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采摘辊的工作时前进方向上的后方。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风机为高速离心风机,在所述籽棉输入通道的入口形成的气流流速大于等于8m/s。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板齿厚度为1.5mm到3mm;所述采棉齿是v字形齿或凹形齿。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流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采摘辊竖直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中,板齿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运动与往复运动的复运动,减少对籽棉勾拉行程,同时与导流体组合形成迅速脱棉过程;脱棉终端处于负压气流区,辅助引导籽棉向输入通道口运行;从而减少籽棉采摘过程中可能会对籽棉损伤,降低拉拽行程以及打击次数,以保持棉纤维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主框架8、采摘辊3、偏心轴4、板齿1、籽棉输入通道5、风机6和带轮7;风机6安装在主框架8上;采摘辊3竖直设置并铰接在主框架8上,并能够由带轮7带动而进行转动;带轮7布置在主框架8的顶部,并能够由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动力源一般来自外部动力,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等。

采摘辊3为空心;采摘辊3上具有沿着轴向均匀间隔布置的若干开口组;每个开口组包括沿着采摘辊3轴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的若干开口;采摘辊3的部分外表面自整个装置中露出,形成工作面,以便进行采棉作业。偏心轴4自采摘辊3内穿过,其位置在采摘辊3的轴心的靠近工作面一侧,也即是图1中的下方;偏心轴4与采摘辊3的轴心平行;偏心轴4固定在主框架8上;板齿1的一端具有通孔,另一端具有采棉齿;板齿1与开口一一对应并穿过开口,板齿1通过通孔套装在偏心轴4上;籽棉输入通道5连接风机6,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位于采摘辊3一侧;开口组之间布置有导流体2,导流体2的一端位于采摘辊3的另一侧,另一端紧贴采摘辊3工作面绕过采摘辊3后延伸至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内。

板齿1长度大于等于偏心轴4到采摘辊3顶部的距离,从而确保在转动过程中板齿1不会从开口中脱出。

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位于采摘辊3的工作时前进方向上的后方,如图1所示的方向,左侧为前进方向,采摘辊3在图1视角中逆时针转动。

风机6为高速离心风机6,在籽棉输入通道5的入口形成的气流流速大于等于8m/s。

板齿1厚度为1.5mm到3mm;采棉齿是v字形齿或凹形齿。

导流体2由弹性材料制成。

工作时,采摘辊3在动力源的驱动的带轮7带动下高速旋转,带动板齿1绕偏心轴4旋转;并同时相对于采摘辊3表面,进行轴向滑动。由于偏心轴4相对于采摘辊3的中心处于偏心位置,那么板齿1转动到如图1的最下侧时,即为近端,转动到到如图1的最上侧时,即为远端。当板齿1处于近端时,板齿1伸出勾起棉花;处于远端时,板齿1缩回吐出棉花。采摘辊3每旋转一周,板齿1完成一次采棉与吐棉的周期行为。在脱棉过程中,在导流体2的弹性与负压气流的双重作用下,籽棉很容易从板齿1的端面迅速脱离,送进籽棉输入通道5。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包括:主框架、采摘辊、偏心轴、板齿、籽棉输入通道、风机和带轮;本发明提供的气力辅助板齿式采棉装置,能够减少籽棉采摘过程中可能会对籽棉损伤,降低拉拽行程以及打击次数,以保持棉纤维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林;石磊;孔凡婷;黄铭森;孙勇飞;谢庆;张玉同;吴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8.28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