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732发布日期:2018-11-14 01: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及其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应用,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氧虫啶为一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是国际上第一个nachr的拮抗剂,其活性显著优于吡虫啉。对害虫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半翅目、鞘翅目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无交互抗性,对鳞翅目害虫也有效。本品使用剂量低,对环境安全,对有益生物无害或危害极小。对小麦、棉花、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的蚜虫、飞虱、粉虱、跳甲、棉铃虫、小菜蛾、斜纹液蛾、黏虫等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另外,其对蜜蜂的毒性也明显低于吡虫啉,使环境安全性得到提升。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低毒,在紫外光下转变为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对蔬菜上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夜蛾科害虫及害螨。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连续使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次数多将会加重环境的污染。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高效广谱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已商品化的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大量使用,害虫对常规新烟碱类的杀虫剂抗药性不断上升。环氧虫啶是商品化新烟碱类对抗性害虫高活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与合适组分进行复配,能克服上述缺点。同时,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延缓害虫、害螨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目前,环氧虫啶与丁醚脲的复配及应用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有助于延缓害虫产生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有效成分用量。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通过大量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发现环氧虫啶和丁醚脲以一定比例复配后,对白粉虱和稻纵卷叶螟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含有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环氧虫啶与丁醚脲,两者的质量比为1:50-50:1,优选质量比为1:40-40:1,更优选质量比为1:20-20:1,最优选质量比为1:10-10:1。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5%,余量为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助剂和/或载体。所述杀虫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另一方面,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上半翅目、鳞翅目害虫的应用。所述鳞翅目害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菜心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茶小卷叶蛾、卷叶蛾、小菜蛾、甘蓝夜蛾等。所述半翅目害虫包括:甘蓝粉虱、甘薯粉虱、温室粉虱、棉蚜、甘蓝蚜、蚕豆蚜、苹果蚜、苹果棉蚜、桃大尾蚜、麦长管蚜、绿小叶蝉属、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梨木虱、烟粉虱、粉蚧等。所述助剂和载体选自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消泡剂、崩解剂、黏结剂、填充剂、填料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环己酮、三甲苯、s-100、s-150、s-200、乙醇、丙醇、丁醇、植物油、脂肪酸甲酯和松脂基植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选自烷基苯磺酸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氧丙烯基醚、eo/po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拉开粉bx、月桂醇硫酸钠、润湿渗透剂f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选自bht、bha、有机酸、有机碱、无机酸和无机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镁铝、有机膨润土、白炭黑、酚醛树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自硅酮类、聚醚类、c8~10脂肪醇类和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膨润土、尿素、硫酸铵、葡萄糖、可溶性淀粉和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黏结剂选自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黄原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组合物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对半翅目及鳞翅目害虫有明显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的杀虫效果较其单剂有明显提高;2、组合物中各个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不同,作用位点增加,能够延缓或克服害虫产生的抗药性;3、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同时降低使用成本;4、组合物具有速效性好和持效期长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使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等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剂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抗性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白粉虱等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这可从以下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的结果中很清楚地看出。生物测定实施例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对象: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试验方法: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4-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4部分:浸叶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选择温室内连续饲养3代、生理状态一致的白粉虱成虫。再选取生长一致的番茄叶片,制成3cm的叶段。环氧虫啶原药和丁醚脲原药分别用二甲基亚砜和丙酮溶解,再用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稀释。将叶段浸于待测药剂溶液中,10s后取出晾干置于含有保湿滤纸的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接入试虫,每重复10头,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只含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处理的试虫置于温度为(25±1)℃、湿度为60%-80%、光周期为l:d=(16:8)h条件下饲养和观察。药剂处理后48h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并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和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详见表1。表1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从表1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在配比1:50~50:1之间时,共毒系数(ctc值)均大于120,对番茄白粉虱成虫表现为增效作用,尤其在1:10~10:1之间时,所列配比共毒系数均大于150,增效作用最明显。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6%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2+4)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活性成分丁醚脲4活性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乳化剂eo/po嵌段共聚物2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钙5乳化剂n,n-二甲基乙酰胺10溶剂松脂基植物油补足100溶剂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乳化剂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6%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实施例22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分散油悬浮剂(20+1)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0活性成分丁醚脲1活性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润湿剂聚羧酸盐2分散剂烷基磺酸钙5乳化剂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2乳化剂凹凸棒土1增稠剂白炭黑1消泡剂油酸甲酯补足100溶剂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溶剂,混合、砂磨至粒径为1μm~5μm,过滤即得2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340%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10+3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10活性成分丁醚脲30活性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0分散剂白炭黑4填料高岭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并将其混合、研磨、粉碎,即得40%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40%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30+10)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填料和适量去离子水,混合、砂磨、过滤得粒径为1μm~5μm悬浮剂,悬浮剂经压力喷雾干燥即得40%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实施例580%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50+3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50活性成分丁醚脲30活性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5润湿剂聚羧酸盐6分散剂尿素3崩解剂羟乙基纤维素1黏结剂膨润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经过粗粉碎和气流超粉碎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即得80%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实施例630%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5+25)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5活性成分丁醚脲25活性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钙5乳化剂n,n-二甲基乙酰胺16溶剂s-200补足100溶剂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乳化剂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30%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实施例710%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5+5)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5活性成分丁醚脲5活性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钙5乳化剂环己酮5溶剂三甲苯补足100溶剂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乳化剂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10%环氧虫啶·丁醚脲乳油。实施例84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40+1)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40活性成分丁醚脲1活性成分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4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2分散剂白炭黑4填料高岭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并将其混合、研磨、粉碎,即得4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实施例925.5%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25+0.5)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5活性成分丁醚脲0.5活性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5润湿剂聚羧酸盐3分散剂硫酸铵6崩解剂羟乙基纤维素1黏结剂膨润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经过粗粉碎和气流超粉碎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即得25.5%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024%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20+4)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0活性成分丁醚脲4活性成分润湿渗透剂f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6分散剂尿素4崩解剂高岭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适量去离子水,混合、砂磨、过滤得粒径为1μm~5μm悬浮剂,悬浮剂经压力喷雾干燥即得24%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实施例1151%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1+5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1活性成分丁醚脲50活性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6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3分散剂硫酸铵5崩解剂高岭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适量去离子水,混合、砂磨、过滤得粒径为1μm~5μm悬浮剂,悬浮剂经压力喷雾干燥即得51%环氧虫啶·丁醚脲干悬浮剂。实施例124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1+4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1活性成分丁醚脲40活性成分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4分散剂白炭黑5填料葡萄糖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并将其混合、研磨、粉碎,即得4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33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分散油悬浮剂(30+1)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溶剂,混合、砂磨至粒径为1μm~5μm,过滤即得31%环氧虫啶·丁醚脲可分散油悬浮剂。实施例1444%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40+4)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经过粗粉碎和气流超粉碎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即得44%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531%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1+3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1活性成分丁醚脲30活性成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润湿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2分散剂硫酸铵7崩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2黏结剂轻质碳酸钙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经过粗粉碎和气流超粉碎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即得31%环氧虫啶·丁醚脲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642%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2+4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活性成分丁醚脲40活性成分月桂醇硫酸钠5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4分散剂白炭黑5填料硅藻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并将其混合、研磨、粉碎,即得42%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722%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2+20)组分比例(%)备注环氧虫啶2活性成分丁醚脲20活性成分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3润湿剂木质素磺酸盐15分散剂白炭黑3填料高岭土补足100填料按照上述表格中组分分别称取活性成分环氧虫啶原药、丁醚脲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并将其混合、研磨、粉碎,即得22%环氧虫啶·丁醚脲可湿性粉剂。田间应用实施例1: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于2017年10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鸦岗村进行,试验地历年番茄白粉虱发生严重。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2,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共4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常规喷雾法,药液用量为900l/hm2,均匀喷洒全株,以喷湿叶片不滴水为度。在番茄白粉虱始发高峰期施药1次,另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3天和10天调查残虫数,计算防治效果。每小区平行跳跃法调查5个点,每点固定调查3株,每株调查顶上部5片叶片,每小区共调查15株番茄共75片叶上的白粉虱成虫虫口数。表2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从表2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对番茄白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天的防效为81.31%~86.11%,药后10天的防效为84.64%~90.65%,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和25%丁醚脲乳油的防效78.96%、81.47%和73.70%、77.68%。在相应试验剂量下,供试药剂可有效控制番茄白粉虱的发生危害,持效期较长,对同期发生的番茄斑潜蝇、蓟马有兼治作用。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对试验作物安全,无药害发生,对蜜蜂和天敌赤眼蜂等有益生物安全。田间应用实施例2: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于2017年6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福林村进行,历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3,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共4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采用常规喷雾法,药液用量为750l/hm2,均匀喷洒全株,以喷湿叶片不滴水为度。在稻纵卷叶螟幼虫1-2龄高峰期施药1次,水稻处于孕穗期,另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施药前调查水稻剑叶卷叶率,药后16天调查残存幼虫数和剑叶卷叶率。每小区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25丛禾,记录稻纵卷叶螟幼虫数和剑叶卷叶率。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卷叶防效(%)=(空白对照区卷叶率增长值-药剂处理区卷叶率增长值)*100/空白对照区卷叶率增长值表3环氧虫啶与丁醚脲复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从表3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6天的卷叶防效达到89.01%~95.54%,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和25%丁醚脲乳油的防效79.95%和83.06%。在相应试验剂量下,供试药剂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持效期较长,对同期发生的稻飞虱和二化螟有兼治作用。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对试验作物安全,无药害发生,对蜜蜂和天敌赤眼蜂等有益生物安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