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9715发布日期:2018-12-14 21:24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大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姜主要产自亚洲,亚洲生姜主要产自于中国。目前我国生姜常年种植面积为400万亩,产量超过900万吨。我国生姜的主要产地又以山东为最,山东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27.5万亩,总产量为450万吨,加工出口量为45万吨。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种植方式已严重地制约了生姜的规模化种植。

传统的生姜播种主要依赖人工劳作,据调查种、收生姜所耗费劳动力最大。据申请人在山东莱芜、潍坊、平度及莱州丰阳合作社的调研获知,种植每亩生姜需10余人,按农村劳动价格每人100元/天计算,收获费用达到2000元/亩的人工成本,且每年种植和收获季节只有30天左右,姜农普遍选择在这个时间种植,极易遇到人手短缺的问题,这是制约生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大姜种植设备仍是一项空白,现有技术没有提供一种大姜收获装置替代人工劳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其目的在于:替代人工劳作,降低大姜的种植成本和工作量,提高种植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开沟装置和播种机构;

所述开沟装置包括由前至后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分土器和开沟器,还包括设置在开沟器后侧的后置压实轮,所述后置压实轮用于将所开沟旁侧土压实;

所述开沟装置还包括位于分土器前侧的前置压实轮,所述前置压实轮用于将还未开沟的地面预先压实;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输送播苗器;所述输送播苗器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且用于放置和驱动姜苗向后行进的移动载体,所述输送播苗器为前高后低倾斜设置;

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输送播苗器尾部旁侧的覆土铲,所述覆土铲倾斜设置,用于在随移动装置向前行进时将位于覆土铲前侧的土推到输送播苗器所在的播种沟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置压实轮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装置上以实现相对于移动装置的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沟器为左右并排设置的两组,所述后置压实轮位于两组开沟器之间的后侧;

所述移动装置具有左右两组行走轮或左右两组行走履带,所述两组行走轮或两组行走履带分别位于两组开沟器的外侧的后方;

所述输送播苗器为两组,与所述开沟器一一对应,分别位于所对应的开沟器的后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沟器为链式开沟器,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移动装置的机体上,所述移动装置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一端与移动装置的机体相铰接、另一端与开沟器相铰接,以驱动所述开沟器抬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沟器为旋转刀片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输送播苗器后方的柔性限位装置,用于将落到土中的姜苗抚平;所述限位装置与播苗器尾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姜苗下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输送播苗器前部的移动载体相接触的除泥刷,用于去除移动载体上的泥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移动装置上,还设有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一端与机架相铰接、另一端与移动装置相铰接,用于驱动所述机架起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播苗器末端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15至40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移动装置上还装有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位于开沟装置和播种机构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实现了大姜种植的开沟、播种的一体式全自动化,极大地降低大姜的种植成本和工作量,提高了种植效率,一旦投入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2)开沟装置利用前置压实轮对地面进行预先压实,开沟后再利用后置压实轮对沟槽两侧地面进行压实,避免开出的沟槽侧壁塌陷;(3)合理优化了开沟器相对于行走履带的位置,借助行走履带压实沟槽外侧地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部件的利用率;(4)利用输送播苗器将姜苗顺序放入播种沟中,由于播苗器为倾斜设置,可确保姜苗平稳落到播种沟底部,避免姜苗翻滚、碰伤姜芽;(5)姜苗下落的同时进行覆土,提高播种效率,缩短姜苗暴露时间,同时避免姜苗翻滚;(6)尾部设有柔性限位装置,姜苗离开传动链后,沿柔性限位装置与传动链之间的间隙下落,避免姜苗方位变化、被碰伤,并且落到播种沟底部之后,柔性限位装置将已覆土的姜苗抚平,确保其方位与放到传动链上时的初始方位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沟装置和播种机构中主要部件的俯视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可以是专用工程车辆或农用车辆,所述移动装置上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开沟装置和播种机构。

所述开沟装置包括由前至后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分土器102和开沟器103,还包括设置在开沟器103后侧的后置压实轮105,所述后置压实轮105用于将所开沟旁侧土压实。

所述开沟器103为链式开沟器103或轮式开沟器103或犁式开沟器103。本实施例中,选用链式开沟器103,所述开沟器103由后向前撅起泥土,实现开沟。

所述分土器102优选为绞龙,绞龙的左右两部分的旋向相反,从而将开沟器103铲起的泥土向两侧排送。

所述分土器102和开沟器103的动力皆来自于车辆。

所述开沟装置还包括位于分土器102前侧的前置压实轮101,所述前置压实轮101用于将还未开沟的地面预先压实。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压实轮101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装置上以实现相对于移动装置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可以是油缸,也可以是齿轮齿条、连杆组等机构。

所述开沟器103为左右并排设置的两组,所述后置压实轮105位于两组开沟器103之间的后侧,用于压实两个播种沟之间的地面。

所述移动装置具有左右两组行走轮或左右两组行走履带301。如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组行走轮或两组行走履带301分别位于两组开沟器103的外侧的后方,从而可以借助其压实两个播种沟外侧的地面。后置压实轮105也可以包含其它压实轮来压实两个播种沟外侧的地面。

所述开沟器103为链式开沟器,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移动装置的机体上,所述移动装置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缸104,所述第一伸缩缸104一端与移动装置的机体相铰接、另一端与开沟器103相铰接,以驱动所述开沟器103抬落。需要开沟时,将开沟器103落下,车辆正常行驶时,将开沟器103抬起。

作为备选方案,所述开沟器还可以是旋转刀片式。

开沟时,前置压实轮101预先将地面压实,然后开沟器103将泥土铲出,开出播种沟,同时分土器102将铲除的泥土快速排送到两侧,避免干扰播种;而后,后置压实轮105和行走履带301将每个播种沟两侧的地面进行压实,彻底确保播种沟的侧壁不会塌陷。

移动装置上还装有施肥装置401,所述施肥装置401位于开沟装置和播种机构之间,用于将肥料洒在还未播种的播种沟中。

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机架201,所述机架201上安装有输送播苗器202;所述输送播苗器202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且用于放置和驱动姜苗向后行进的移动载体。所述移动载体为传动链或传送带,优选为传动链;所述输送播苗器202还包括间隔设于移动载体上的隔离板,用于分隔姜苗。所述输送播苗器202为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输送播苗器202末端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15至40度,该角度有利于姜苗平稳地落入播种沟中,避免翻滚而破损。

如图2,所述输送播苗器202为两组或多组,与所述开沟器103一一对应,分别位于所对应的开沟器103的后侧。播苗器的末端位于播种沟中。

开沟器、分土器和输送播苗器的动力来源,可以是通过齿轮箱等传动装置从移动装置接入,也可以是配备单独的动力装置。

如图1,优选的,所述输送播苗器202通过弹性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201上:输送播苗器202本体前端与机架201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缓冲装置为弹簧203,所述弹簧203一端与输送播苗器202本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201相连接,当播苗器在播种沟中移动时,会受到泥土的作用发生震颤,所述弹簧203能够避免播苗器在剧烈颠簸过程中损坏。

所述机架201上还安装有位于输送播苗器202尾部旁侧的覆土铲205,所述覆土铲205倾斜设置,用于在随移动装置向前行进时将位于覆土铲205前侧的土推到输送播苗器202所在的播种沟中。

所述机架201上还安装有位于输送播苗器202后方的柔性限位装置,所述柔性限位装置优选为扶持刷204,也可以是其它皮质材质,用于将落到土中的姜苗抚平;所述限位装置与播苗器尾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姜苗下落。

所述机架201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输送播苗器202前部的移动载体相接触的除泥刷206,用于在下一次放置姜苗之前去除传动链上的泥土。

所述机架201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移动装置上,还设有第二伸缩缸207,所述第二伸缩缸207一端与机架201相铰接、另一端与移动装置相铰接,用于驱动所述机架201起落。需要播种时,将机架201落下,车辆正常行驶时,将机架201抬起。

所述机架201上还设有座椅。播种时,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将姜苗放在传动链上,使姜苗沿输送播苗器202顺序进入播种沟沟底,在进入播种沟、还未离开传动链时,覆土铲205将泥土盖到姜苗上,而后姜苗和泥土沿传动链与扶持刷204之间的间隙垂直落到沟底,而后被扶持刷204抚平,此时姜苗的角度与操作人员放置到传动链上的角度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