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408发布日期:2018-12-18 20:3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



背景技术:

目前,牛、羊类的养殖为了方便管理和统一控制,一般都是采用集中养殖,养殖厂一般采用厂房式养殖,即在牛舍中进行养殖,将牛舍分为若干个单独的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单独进行养殖和控制。现有的牛舍在喂养时一般使用饲料、水或者蔬菜等食料或上述食料的混合物对牛进行喂养,喂养时一般采用人工方法将食料放置于牛舍侧壁上设置的食槽内供牛食用,这种人工操作方法往往费时费力,由于需要对食料进行定时放置,若喂养人员遗忘或者定时提醒中断时,则会对牛的持续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影响,此外,由于不同的牛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不相同,有些牛生长发育迅速,食量大,而一些牛则生长发育较缓慢,食量小,而喂养人员无法对每头牛的食量具有清晰的判断,只有通过在食槽内均匀放置食料来喂养牛,这些具有不同食量的牛在食用食料时,食量大的牛食用速度快,当其食用完某段食槽内的食料时,在食料量不足的情况下,由于牛舍内其它牛占用了其它食槽段的位置,食量大的牛由于无法挤用其它牛的食用位置,往往在没有食用足够的食料的情况下放弃进食,而一些食量小的牛由于食用速度缓慢,但仍然占据了食槽中的某段食用位置,进食后该段食槽内的食料通常会有剩余,这些剩余的食料由于盛放在食槽内,往往不便于回收,并且,若有牛挑食时,则会影响食料继续食用的口感,造成食料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包括沿非封闭曲线修建于地面上的牛舍本体和配料机,所述牛舍本体内侧壁安装有食槽,所述食槽内安装有食料输送机,所述食料输送机的两端分别作为食料输入端和食料输出端,所述配料机具有食料输入口、食料回收口以及食料输出口,所述食料输入端与所述食料输出口连通,所述食料输出端与所述食料回收口连通。

所述牛舍本体外侧壁安装有粪便槽。

所述食料输送机为带式输送机。

所述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带,输送带横截面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形。

所述输送带的材质是不锈钢。

所述配料机包括机壳、混料台、推料板A、推料板B、驱动电机、进料气缸和出料气缸,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混料台中部设有混料槽,混料台底面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进料气缸安装于所述食料输出端侧壁上,出料气缸安装于机壳内,推料板A固定安装于出料气缸活塞杆上使推料板A可沿着混料台顶面往复运动,推料板B固定安装于进料气缸活塞杆上使推料板B可沿食料输出端底面往复运动。

所述混料槽横截面为弦月形。

所述食料输入端与所述食料输出端平行布置。

所述进料气缸和出料气缸均为薄型气缸。

所述牛舍本体由建设在地面上的封闭环形外墙体和覆盖于所述外墙体顶部的顶棚组成,所述外墙体上设有栅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食槽内设置食料输送机,方便了喂养人员对牛的喂养,使食料通过配料机混合后自动输送自食槽内供牛食用,减轻了喂养人员的劳动强度,配料机可对食槽内实现连续供应食料,保证了牛的健康生长,牛在食用食料时,由于食料连续供应,满足了食量大的牛足够的食用量,而食量小的牛食用后剩余的食料通过食料输送机送入配料机内的食料回收口,在配料机内与新加入的饲料、蔬菜、水等新鲜食料进行混合后再次送入食槽内对牛进行喂养,使剩余食料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处理,避免了食料的浪费,由于回收来的剩余食料与新鲜食料混合后对牛供应,有效防止了由于某些牛挑食而造成的食料浪费现象,大大节约了资源,保证了具有不同食量大小的牛均能够食用足够的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牛舍本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牛舍本体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配料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配料机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食料输送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牛舍本体,2-配料机,3-食槽,4-食料输送机,5-粪便槽,101-外墙体,102-顶棚,103-栅栏,201-食料输入口,202-食料回收口,203-食料输出口,204-机壳,205-混料台,206-推料板A,207-推料板B,208-驱动电机,209-进料气缸,210-出料气缸,211-有混料槽,401-食料输入端,402-食料输出端,403-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送食功能的牛舍,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沿非封闭曲线修建于地面上的牛舍本体1和配料机2,牛舍本体1内侧壁安装有食槽3,食槽3内安装有食料输送机4,食料输送机4的两端分别作为食料输入端401和食料输出端402,配料机2具有食料输入口201、食料回收口202以及食料输出口203,食料输入端401与食料输出口203连通,食料输出端402与食料回收口202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食槽内设置食料输送机,方便了喂养人员对牛的喂养,使食料通过配料机混合后自动输送自食槽内供牛食用,减轻了喂养人员的劳动强度,配料机可对食槽内实现连续供应食料,保证了牛的健康生长,牛在食用食料时,由于食料连续供应,满足了食量大的牛足够的食用量,而食量小的牛食用后剩余的食料通过食料输送机送入配料机内的食料回收口,在配料机内与新加入的饲料、蔬菜、水等新鲜食料进行混合后再次送入食槽内对牛进行喂养,使剩余食料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处理,避免了食料的浪费,由于回收来的剩余食料与新鲜食料混合后对牛供应,有效防止了由于某些牛挑食而造成的食料浪费现象,大大节约了资源,保证了具有不同食量大小的牛均能够食用足够的食料。

进一步地,牛舍本体1是沿地面U形曲线修建的,食料输送机4输送食料速度优选为0.1m/s至0.2m/s。

进一步地,牛舍本体1外侧壁安装有粪便槽5。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收集牛的粪便,对粪便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食料输送机4为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带403,输送带403横截面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形。输送带403的材质是不锈钢。采用该技术方案,降低了制造成本,输送带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减少了食料中的某些成分对输送带造成腐蚀影响,延长了食料输送机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配料机2包括机壳204、混料台205、推料板A206、推料板B207、驱动电机208、进料气缸209和出料气缸210,驱动电机208安装于机壳204内,混料台205中部设有混料槽211,混料台205底面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208输出轴上,进料气缸209安装于食料输出端402侧壁上,出料气缸210安装于机壳204内,推料板A206固定安装于出料气缸210活塞杆上使推料板A206可沿着混料台205顶面往复运动,推料板B207固定安装于进料气缸209活塞杆上使推料板B207可沿食料输出端402底面往复运动。采用该技术方案,新鲜食料通过食料输入口201送入混料槽211内,从食槽内回收来的剩余食料由进料气缸209驱动推料板B207使剩余食料送入混料槽211内,与新鲜食料进行混合后再次由食料输出口203通过食料输送机4送入食槽内供牛食用,使剩余食料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避免了食料的浪费,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地,混料槽211横截面为弦月形。食料在混料槽内混合时,在驱动电机208的运转下,食料不断旋转而充分混合,一些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被甩出混料槽211的边缘,这时再通过出料气缸210驱动推料板A206使混合后的食料送入食槽内供牛食用。

进一步地,食料输入端401与食料输出端402平行布置。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小配料机的占地面积,节约设备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208是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电机208得转速可控制在60r/min至200r/min以内,从而使食料在混料槽211内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进料气缸209和出料气缸210均为薄型气缸。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小动力装置的安装空间,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牛舍本体1由建设在地面上的封闭环形外墙体101和覆盖于外墙体101顶部的顶棚102组成,外墙体101上设有栅栏10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